学术投稿

用二氧化碳激光环切包皮与尖锐湿疣复发的关系

谢晓明

关键词:二氧化碳激光, 尖锐湿疣(CA), 包皮环切
摘要:目的观察用二氧化碳激光环切包皮尖锐湿疣复发影响及其关系.方法将106例尖锐湿疣合并包皮过长的患者随机分成二氧化碳激光包皮环切组56例(治疗组),与单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组50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1.5%和3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二氧化碳激光环切包皮可以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减少治疗次数,从而提高有效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定量与免疫标志物及谷丙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定量(HBV DNA)与免疫标志物(HBV-M)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用Tag酶荧光定量PCR法、ELISA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法分别检测HBV DNA、HBV-M和ALT.结果 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61.9%;HBsAg阴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1.7%;HBsAg、HBeAg、和/或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99%,其中载量>106为91%;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38.3%,其中>106为9%;其它HBV-M模式下,HBV DNA阳性率1.3%~18.3%;HBV-M全阴模式下,HBV DNA 阳性率1.3%;HBV DNA阳性者ALT升高,与阴性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HBV阳性而病毒载量不同的两组间,ALT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sAg阴性者,HBV DNA也可阳性.HBeAg的阴转不能说明是病毒复制的静息与好转,有些HBeAg/抗HBe的转换后,HBV DNA>106.ALT的升高常伴有HBV DNA阳性,HBV DNA阳性者不一定ALT升高,且ALT的升高程度不与HBV DNA值正相关.

    作者:朱蓉;王国政;邹红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国产北京降压0号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北京降压0号长期治疗的疗效和评价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方法高血压门诊就诊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北京降压0号半片/d开始,依据血压情况调整至1片/d,大剂量2片/d.对照组用氨氯地平,开始用5mg/d,后调整至10mg/d,大剂量20mg/d.观察2月、6月、1年、2年. 结果 2月末两组患者坐位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21.1±6.6/18.9±5.5mmHg,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20.8±6.4/17.5±4.7 mmHg,P>0.05.2年末两组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6.7%,P>0.05.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6.7%和10.0%,P>0.05.结论国产北京降压0号长期治疗疗效与氨氯地平疗效相似,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不失为价廉、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作者:邱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析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护理

    探讨了糖尿病人的有效而简便的辅助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发现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地稳定病人的血糖水平.

    作者:余佳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联合心得安治疗预防再出血40例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注射治疗(EVS)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后联合心得安维持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内镜下止血联合心得安治疗的病例随访3月~8年,再发出血率22.5%,死亡率20%,明显低于未经内镜治疗的出血患者.心得安等药物长程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门脉压,预防再出血.结论 EVS或EVL联合心得安治疗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沙莎;吴兵;孙英;吴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液标本的质量管理

    血站对全血的质量检测是留样管血进行检测,血液标本是检测的直接对象,血液标本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血液的质量.因此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前提.

    作者:项军;刘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8例分析

    目的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1年1月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8例临床资料.结果血栓组术后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利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体外过敏原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与哮喘诊治中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及哮喘儿童与过敏原的关系以及患儿年龄与过敏原的相关性.方法 82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153例哮喘患儿分别按年龄分组,用Uni CAP全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仪进行吸入性过敏原Phadiatop和食物性过敏原Fx5E筛查,观察阳性率及不同年龄组过敏原情况.结果 (1)哮喘组患儿Phadiatop阳性率为77.1%,Fx5E阳性率为34.6%,<3岁组Fx5E阳性率高于Phadiatop,随年龄增大Phadiatop阳性率逐渐升高,而Fx5E阳性率逐渐降低.(2)支肺组患儿Phadiatop阳性率为12.1%,Fx5E阳性率为25.6%,Phadiatop阳性率除<1岁组外与年龄间未显示明显规律性,Fx5E阳性以小年龄组为主,1~2岁组阳性率高达40.7%,随年龄增大阳性率逐渐降低.

    作者:计雪强;朱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频电波刀锥形切除治疗宫颈病变27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高频电波刀(LEEP)行宫颈锥形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LEEP刀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刀术后病理诊断,电极在病变边缘外1~2mm进出行锥形切除.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刀术标本的病理诊断有差别.27例病人术后随访,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无异常.结论 LEEP刀对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多点活检,LEEP刀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诊断模式.LEEP刀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CIN.

    作者:荣琴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维生素K2对NB4细胞生长、凋亡、周期阻滞及分化的诱导作用

    目的研究维生素K2(VK2)对NB4细胞生长、凋亡、周期阻滞及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四唑盐比色法、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细胞周期分析、NBT还原法和流式检测CD14、CD11b阳性率研究维生素K2对NB4细胞的影响.结果 NB4细胞经VK2作用后增殖受到抑制;VK2作用NB4细胞72h后,细胞形态呈现凋亡特征,细胞早期凋亡率随浓度升高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及两两比较P<0.01;各药加组G0/G1期细胞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各加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但各加药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各加药组NBT阳性率、CD14、CD11b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K2对NB4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VK2可诱导NB4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VK2可诱导NB4细胞周期受阻于G0/G1期,但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无量效关系;VK2无单独诱导NB4细胞分化作用.

    作者:王艳丽;滕镕;杨洪娟;丁润生;姜胜华;陆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2004年门诊健康体检人群4 715例,观察不同体重指数组、不同血脂水平组的脂肪肝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脂肪肝检出率随着体重指数、血脂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血脂成分有关,高甘油三酯血症组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胆固醇血症组增加,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体重指数、血脂水平呈正相关.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酯关系密切.

    作者:陆维;陆新安;华嘉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ystatin C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

    目的探讨血清Cystatin C对2型糖原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并与传统的肌酐指标进行比较.方法对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AER)分成三组.A组:AER<20μg/min,为白蛋白尿正常组;B组,AER20~200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AER>200μg/min,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同时测定三组的Cystatin C和血清肌酐.结果 A、B、C三组的Cystatin C和肌酐水平分别为0.73 mg/L、79.6μmol/L;1.17 mg/L、86.2μmol/L;1.43 mg/L、105.6μmol/L.B组Cystatin C水平显著高于A组 (P<0.01),肌酐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C组Cystatin C、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01).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比肌酐更加灵敏.

    作者:张晓宇;朱雪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低水平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离体增殖效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低水平γ射线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细胞分别接受0、2、4、6、8cGy γ射线照射,照射完毕在37℃水浴中培养3h.然后分成两组,一组测定其CPM值(每分钟放射性计数),一组测定其O2-量.结果小鼠骨髓细胞分别经0、2、4、6、8cGy低水平γ射线照射,发现经过6cGy照射后,其增殖效应明显,其增殖效应和一定剂量范围内低水平γ射线照射所产生O2-量正相关.结论 O2-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是小鼠骨髓细胞经低水平γ射线照射所产生增殖效应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作者:林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力衰竭患者IL-6 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26例CHF患者治疗前后IL-6、 TNF-α水平变化,同时测定10例正常人IL-6、 TNF-α水平作为对照.结果 CHF患者血浆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6:920.60±102.58 ng/L和1398.80±143.69ng/L,P<0.05; TNF-α: 125.5±40.25 ng/L和278.89±55.36 ng/L ,P<0.05).26例心衰患者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6:1130.13±138.52 ng/L 和1356.63±151.72 ng/L,P<0.01;TNF-α:271.64±58.36 ng/L 和 209.75±51.48 ng/L ,P<0.01).结论心力衰竭时炎性细胞因子增加,而经药物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降低可能是对CHF有益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彭群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以面神经麻痹及口眼歪斜为临床症状的针灸科常见病,笔者近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 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机理.方法将 122 例 HBsAg,HBeAg 阳性或 HBeAg 阴性,而HBV DNA 阳性的 CHB 患者随机分为三个组:①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组;②单用干扰素组;③单用拉米夫定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各组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三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联合组肝功复常率为89.3%.而干扰素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65.4%和60.9%.三组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组HBeAg阴转率为68.8%, HBV DNA 阴转率为82.9%,干扰素组分别为44%和61.9%,拉米夫定组分别为38.1%和59.1%,三组有显著性差异.干扰素组与拉米夫定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中干扰素组出现了相关不良反应,其余两组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 CHB 有协同抗病毒,保肝等作用.明显改善肝功能,优于单用干扰素组或单用拉米夫定组,提高了疗效,且安全经济.

    作者:雷一凡;李海华;邓炳修;何明汉;李春;徐永亮;丁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楔状缺损的损害形态与修复体固位关系的临床研究

    通过对215人1 595颗楔状缺损的损害形态调查,发现楔状缺损的损害形态可分为三角型(26.46%)、碟型(50.97%)和月型(22.57%)三种.在损害形态与修复体固位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三角型缺损固位较好,可采用常规操作方法,直接用复合体修复;碟型和月型缺损在牙体预备时,需磨除少量牙体组织,制作倒凹固位型,并加以调(牙合).

    作者:屠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肺炎衣原体IgG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滴度与血清炎症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MIF)和酶联免疫法(ELISA)方法对8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血中肺炎衣原体IgG抗体(CpIgG)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1L-6)、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34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CSA)患者52例.结果 UA组和CSA组的CpIgG阳性率分别为61.76%及55.77%,但差异无显著性;而UA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和CRP均较CSA组显著增高,单因素回归分析未能发现UA组心绞痛患者的血清CpIgG滴度与TNF-α、IL-6和CRP的相关性.结论 UA组患者血清中的炎症标志物较CSA组显著增高,但肺炎衣原体的感染不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育林;赵欣;杨向军;宋建平;刘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例血浆粘度增高的急性白血病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农民,因心慌气短,头晕乏力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来医院内科就诊.查体:病人常年在户外劳动,皮肤黝黑,贫血貌不明显;肝脾淋巴结不大;体温37.5℃.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X线透视:心肺无异常.

    作者:孙桂兰;贾银红;蔺巧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盐酸和氢氧化钠对豚鼠各段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和氢氧化钠对豚鼠各段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 方法制备离体小肠平滑肌标本,放置于灌流浴槽中,观察其收缩活动的影响.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盐酸对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有增强效应(P<0.05),而对回肠下段平滑肌的自发收缩活动有抑制效应(P<0.05),氢氧化钠对空肠和回肠收缩活动均有抑制效应(P<0.05). 结论盐酸对豚鼠十二指肠和空肠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有增强作用 ,而氢氧化钠对空肠和回肠的活动则有减弱作用.

    作者:李金华;王国卿;邹容;张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肾功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探讨血液流变性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糖尿病无明显血管并发症患者57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59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33例与普通体检者29例(以上均为男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合并脑梗组红细胞压积、高切与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而在糖尿病合并脑梗组更为突出;糖尿病合并肾衰组红细胞压积、高切与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显著下降,而纤维蛋白原则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随着病程进展、血管并发症的出现而有加重趋势.

    作者:沙洪;张志远;仝小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