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林;胡毅文;骆子义;刘艳;袁静;周伯平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化疗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晚期胰腺癌随机分成2组.A组为鸦胆子油乳配合化疗组,B组为单纯化疗组,化疗为28d重复,鸦胆子油乳20d为一周期.结果 A组总有效率(RR)43.75%,中位生存期8.6个月,一年生存率25%.B组总有效率(RR)12.5%,中位生存期6.4个月,一年生存率18.75%;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A、B二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Ⅰ度12.5%vs25%,Ⅱ度25%vs37.5%,Ⅲ度12.5%vs18.75%,Ⅳ度6.25%vs6.25%.结论鸦胆子油乳配合化疗疗效好于单纯化疗组,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姜洪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回顾分析垂体瘤卒中的MRI表现,探讨MRI(磁共振成像)对垂体瘤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垂体卒中进行回顾性分析,占同期收治的垂体腺瘤89例病人的20.2%.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25~77岁.18例行MRI检查,均为平扫+增强.结果 18例均为垂体大腺瘤合并出血和(或)坏死.18例行MRI检查者,其中12例表现为T1WI,T2WI偏心不规则片状高信号影, 4例T1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内见散在小点、片状高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出血合并坏死有2例,表现为T1WI高低混合信号,有分隔,有液平,T2WI高信号,境界清,肿瘤内坏死2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出血坏死区无强化.临床手术及病理表明17例瘤内均见出血,其中12例为陈旧性出血,4例为新鲜出血,2例囊变伴出血,2例为肿瘤内坏死.病理学18例均为嫌色细胞瘤.结论 MRI结合临床表现对垂体瘤卒中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信号的表现与病人的起病特点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黄瑾瑜;付志辉;沈海林;陈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血沉全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在血浆中有相对的悬浮稳定性,沉降缓慢.但在很多病理情况下,血沉可明显增快[1].其测定在许多疾病的鉴别诊断、病情变化观察及健康状况检查中有重要意义,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魏氏法为血沉测定的标准方法.
作者:余小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致中轻度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符合COPD住院患者分为3组:A组10例,PaO2<55mmHg且60mmHg>PaCO2>45mmHg;B组12例,PaO2<55mmHg且PaCO2>60mmHg;C组16例,PaO2<55mmHg且PaCO2>45mmHg,拒绝无创通气治疗.A、B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常规治疗.C组仅常规治疗.治疗前后监测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组1h后血气指标及一般情况明显改善,24h继续改善,常规治疗组1h上述指标无改善,24h时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改善较无创正压通气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COPD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方法.
作者:盛泽波;缪正鸣;张丽萍;曹美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合并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2年1月收治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GCS3~8分)中手术2例,保守治疗4例.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病人合并脑梗塞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作者:周仲明;黄法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与发展趋势.方法本院2001年~2003年门诊处方97 335张,对其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者进行应用品种、种类、处方数量、药品配伍、人群分类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与结论 (1)常用抗高血压药不同年龄使用量与不同年龄段高血压发病率相符.(2) 常用抗高血压药仍然以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三类为主,虽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用量不是大,但增长速度是快的.
作者:邹振新;侯新;周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心川洛伐他汀、凯西莱和熊去氧胆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对64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洛伐他汀、凯西莱和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予常规护肝治疗.两组同时戒酒,调整饮食结构,并适当增加健身活动.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68.6%),有效9例(25.7%), 无效2例(5.7%),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5例(17.3%),有效13例(44.8%),无效11例(37.9%),总有效率为62.1%,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应采取综合治疗,洛伐他汀、凯西莱和熊去氧胆酸联合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疗效.
作者:孟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艾滋病患者合并相关机会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治疗经验.方法对51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检测了44例病人的CD4+/CD8+T细胞,对33例病人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结果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感染以真菌感染为常见,结核杆菌感染次之,病毒感染以疱疹病毒感染常见.结论对于青壮年并发真菌、结核杆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如不能用常规原因解释,应检查抗HIV以便尽早确诊.在HAART治疗的基础上,预防、诊断和治疗机会感染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杨桂林;胡毅文;骆子义;刘艳;袁静;周伯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等方法定量分析脑出血患者的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蛋白C(PC),用夹心酶联法定量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分别与对照组的凝血、纤溶各指标比较,同时对患者12h以内和24h时间段进行凝血、纤溶各指标的比较.结果脑出血的t-P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I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PC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TA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有凝血和纤溶活性增强及抗凝功能的异常;有一过性TAT升高的特点.
作者:易晓净;许丽珍;陆士奇;张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烟雾病患者进行DSA和MRA检查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DSA能直观、准确表现狭窄及闭塞血管,以及颅底毛细血管网;由于失位相和饱和效应以及小血管流空效应,导致MR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过高评价,细小血管不能充分显影.结论 MRA可提示大血管的狭窄和闭塞,同DSA相结合,可明确烟雾病的诊断.
作者:盛蕾;周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测定小细胞肺癌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并探讨该种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20例肺部良性疾病、2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以及45例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NSE的水平,再分别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NSE的水平高于良性疾病组,但CYFRA21-1在良性疾病和小细胞肺癌中、NSE在良性疾病和鳞癌以及良性疾病和腺癌中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NSE显著下降(P<0.01),鳞癌患者CYFRA21-1 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在腺癌患者只有NSE水平较化疗前下降,另两种标志物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均升高,其中CEA在腺癌、CYFRA21-1在鳞癌、NSE在SCLC中尤为明显,化疗后显著下降,三种指标的测定有助于肺癌的病理分型,并且可以分别作为判定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化疗疗效的指标.
作者:徐跃华;汪家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肘正中、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操作安全、方便、并发症少,为中长期输液、输注刺激性药物及化疗用药的病人提供了静脉通道[1,2].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输注化疗药物、血制品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临床上反复的浅静脉穿刺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化疗药物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及化疗药物外渗将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我科于2002年3月将PICC应用于临床,现将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及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赵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阳性预测价值.方法 304例婴儿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各电话或门诊随访一次并详细记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家族史阳性的婴儿77例,过敏的发生率为57.1%;阴性的婴儿为38.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4).父亲过敏史与婴儿荨麻疹有关,母亲过敏史与婴儿湿疹有关,双亲过敏史与婴儿反复喘息有关.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的PPV为55.8%,特异性为80.5%,敏感性为33.1%.结论阳性过敏家族史是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作者:俞雪梅;高树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稳定心绞痛(SAP)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共119例患者.所有入选病人均于入院次日进行血脂检测,且均无接受调脂药物治疗史.结果 SAP组HDL-C明显高于UAP组及AMI组(P均<0.05),TG、VLDL-C则低于UAP组及AMI组(P<0.01, 0.001).UAP组,TG、VLDL-C明显高于AMI组(P<0.001).各组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的血脂异常特点,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病基础.
作者:武宗义;宋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用CT灌注模型研究传统犬斜率方法的缺陷,并探讨其修正途径.方法建立CT灌注模型,将动脉端的团对比剂看作许多不同浓度的小节段组成,它们在流经毛细血管时相互分离,然后在静脉端再重聚在一起.模拟常规和较高的对比剂注射流率下的CT灌注过程,分别形成两组动脉和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用公式F=(dQ(t)/dt)/(Ca(t))计算两组的每个时间段的灌注值.结果常规注射流率下,当输入动脉TDC达峰值时,静脉内已有对比剂进入,用大斜率方法计算出的F值偏低.提高注射流率后,当输入动脉TDC达峰值时,静脉内无对比剂进入,此时用大斜率方法计算出的F值准确.结论大斜率方法的缺陷是它的假设前提实际情况下很难满足,以致计算出的F值偏低.可通过增加对比剂的注射流率或预先对动脉TDC进行人工处理的方法加以纠正.
作者:吴庆德;胡春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对KX-21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评价并报告.方法用手工方法和COULTER STKS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与KX-21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精密度:WBC、RBC、HGB、HCT、PLT的CV值(%)分别小于2.40%、0.86%、0.60%、0.85%、5.06%;线性试验:WBC在(0.03~48.8×109/L),RBC在(0.63~6.70×1012/L),HGB在(19.5~208.0g/L),HCT在(0.059~0.630),PLT在(12~610×109/L)之间有较好的线性;携带污染率:WBC、RBC、HGB、PLT的携带污染率均小于0.32%;血细胞参数与COULTER STKS进行对照,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在0.984以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分类结果对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929,0.960,0.554;两种测量模式的对照,除MXD%的相关系数为0.5604外,其它实验项目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KX-21血液细胞分析仪是一种性能较为优良,值得应用的血液细胞分析仪.
作者:顾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诊断肿瘤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临床怀疑为恶性肿瘤或肿瘤转移复发的患者,空腹静脉注射18F-FDG 370~555MBq后45~60min,采用PhilipsIRIX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进行显像,经迭代重建,获得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三维断层图像,以目测双盲阅片和计算病灶感兴趣区(ROI)与同一平面对侧正常组织(L/B)的放射性比值进行诊断分析,并与手术、组织病理或影像学和临床随访作出的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44例患者中后确诊为恶性者34例,良性者10例.恶性组L/B值为5.76±3.38,良性组L/B值为2.01±0.74.两组患者的L/B比值差异显著(P=0.000).采用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L/B值2.0为区分良恶性病变的分界值时,18 F-FDG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肿瘤或其转移复发灶诊断的灵敏度为94.1%(32/34)、特异性为80%(8/10)、准确性为90.1%(40/44).结论 18 F-FDG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鉴别肿瘤良恶性、寻找肿瘤转移复发灶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尹立杰;张玮;何杨;吴翼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职业、不良生活因素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HI)异常发生率及其所表现的血液高粘滞综合征(BHVS)类型.方法所有受检个体查血液表观粘度(ηa)、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I)和变形指数(DI)、血沉(ESR)以及血小板电泳时间(PET)和红细胞电泳时间(RET)等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按不同职业(公务员、知识分子、工人)和不良生活因素(吸烟、高脂饮食、运动和睡眠缺乏)等统计HI异常发生率,分析这些指标的改变分别属于哪些BHVS类型.结果不同职业人群HI异常发生率为公务员(20.23%)>知识分子(17.81%)>工人(15.26%);不良生活因素引起HI异常发生率为吸烟组(54.05%)>高脂饮食组(39.15%>睡眠不足组(18.10%)>运动缺乏组(11.77%);不同职业BHVS类型为:公务员以Ⅰ型为主,知识分子以Ⅳ型为主,工人则以Ⅱ型为主.不良生活因素引起的BHVS类型为:吸烟组以Ⅳ型为主,高脂饮食组以Ⅱ型为主,睡眠缺乏组以Ⅰ型为主,运动缺乏组以Ⅳ型为主.结论不同职业和不良生活因素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程度不尽相同,其高粘征以某一类型为主,多型性特点较明显.
作者:谢忠明;严翔;郑宽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初步创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低密度基因芯片,并对人两种肿瘤细胞中的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进行表达谱分析.方法主要为PCR和分子杂交技术.结果制成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低密度表达谱基因芯片,通过此芯片采用化学发光法能够检测到人肿瘤细胞中的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不同程度的阳性信号.结论在不同肿瘤细胞中,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家族表达谱有差异,但它们之间具体的联系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贾伟;史宁;吴士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环孢菌素A(CsA)联合雄激素治疗CAA 42例,同期单用雄激素治疗的CAA34例作为对照组.按全国统一标准评定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42例,基本治愈8例,缓解14例,明显进步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95%;对照组34例,基本治愈4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8.83%,P<0.05.治疗组有效病例起效时间为92.2±47.1d, 对照组有效病例起效时间为125.4±52.7d,P<0.01.结论 CsA+雄激素治疗CAA疗效高于单用雄激素治疗组,而且起效快.
作者:徐浩;陈天荣;张晓玲;方复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