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冠心病在急性发作时的急救措施

孜里哈·买赛尔

关键词:冠心病, 冠心病急性发作, 急救措施
摘要:目的 探究与讨论冠心病在急性发作时的急救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1月份——2013年1月份我院急诊收救的134例冠心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时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析、总结治疗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的救治方法和措施.结果 在患者进行急救后,胸部刺痛和胸闷、心悸等冠心病发作时的临床症状比之前都有所缓解,而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总有效率可达到98%.结论 患者在实施救治以后,病情得到控制,症状也有所缓解,所以说做好冠心病的急救,对于降低冠心病的急性发作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脑梗死60例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等.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预后欠佳,大多留有后遗症.笔者对60例脑梗死患者用血塞通(冻干)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2003年2月——2005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40-54岁15例,55-64岁28岁,65-74岁13例,75岁以上4例;发病7天以内18例,7-13天10例,14-21天20例,21天以上12例;伴语言障碍12例;肌力0-Ⅰ级4例,Ⅰ-Ⅱ级20例,Ⅱ-Ⅲ级32例,Ⅲ-Ⅳ级4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0例,合并冠心病35例,合并高血压病44例.

    作者:高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胰腺疾病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螺旋CT及MRI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研究、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50例胰腺癌患者的16层CT和MRI表现.结果 胰腺癌显现胰腺肿块在旋CT胰腺期薄层扫描的效果好;相较于螺旋CT而言,MRI在螺旋CT三期检查上显示胰腺肿块的效果较差.结论 在对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上面,螺旋CT三期扫描显示胰腺癌的直接征象较高,这可以大大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作者:李艳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青中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对青中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以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34例青中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我院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对比.结果 除冠心病外,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除Fib、D-二聚体、UA、HDL外,观察组患者其余指标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酗酒、血脂异常、tHCY以及C反应蛋白的提升均可导致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微动脉病变,推动血栓的形成,进而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张永银;林星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黄栀花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黄栀花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抗菌、退热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清洗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治疗组在治疗基础上加用黄栀花口服液和康复新液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黄栀花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有效.

    作者:段莉;何俊明;邱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我院2010-2012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我院近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61.02%),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其他系统症状较少.对症及时处理,对原患疾病病程影响小.无致残致死病例.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疗效值得肯定,临床上应辨证施治,减少配伍,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的体会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应该提供怎样的服务,才能更好地配合临床优质护理的开展.方法 通过认真履行承诺,规范岗位职责与质量标准,逐步开展信息化服务.结果 提高了临床科室的满意度,确保了无菌物品的质量,实现了持续质量改进.结论 强化了消毒供应中心各级护理的质量管理理念,更能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品质.

    作者:王丹;林承怀;李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病人药物依从性的体会

    依从性:又称顺应性,是指病人对医嘱及相关指导的服从或遵守发生相应的效用.病人的不依从将影响药物的疗效、疾病的康复、病人对医生的信赖和治病的信心以及干扰医生的判断,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糖尿病是代谢障碍性疾病,需终身用药,血糖的控制用药是关键.许多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未做好药物的依从性,血糖控制不好加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生活质量.

    作者:彭建容;冯前玉;马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替吉奥单药维持治疗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替吉奥单药维持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2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经过14天的化疗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4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0%,将两组进行对比可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好,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6.9个月、5.8个月,中卫生存期(MST)分别为11.2个月、7.1个月.观察组出现1例极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6例极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恶心、腹泻、肢端麻木等不良反应较低.结论 替吉奥单药维持治疗胃癌疗效良好,副作用相对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谷田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贮藏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本文指出中药在贮藏过程中常见霉变和腐烂、虫蛀和鼠害、变色和变味、变形和泛油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预防的对策.

    作者:石德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尿生化指标检测在肾功能早期改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尿生化指标检测对肾功能早期改变的诊断价值,提高肾功能的早期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病且伴有肾功能损伤的患者90例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肾功能正常者9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被检者均检查尿生化指标,包括尿胱抑素C,尿NAG、尿β2微球蛋白、尿比重,观察比较两组被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肾功能损伤组患者中,其尿胱抑素C,尿NAG、尿β2微球蛋白检查结果均高于健康组健康人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损伤组患者尿比重低于健康组健康人员,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肾功能损伤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联合使用尿胱抑素C,尿NAG、尿β2微球蛋白、尿比重可以对肾功能进行早期检测,简单便利且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陈晓玲;蒋琼;曹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风险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手术室患者为对象,分为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前(2011年2月——10月)和应用后(2011年11月——2012年7月)两个阶段,并对这两个阶段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纠纷投诉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经过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后,手术宣的纠纷发生率和投诉发生率均降到了0,护理服务满意度上升到99.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应该予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素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与前提,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许多科研人员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好的快速检测方法不断出现,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相关方法的新进展.

    作者:刘蓉;邹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由分散式处理向集中式管理转变中的难点及其对策分析

    目的 总结医院消毒供应室由分散式处理向集中式管理转变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热点问题,并且采取的解决方法.方法 通过医院集中式宣传教育以及供应室的格局改造,合理配置资源,解决问题.结论 使医院消毒供应室由分散式处理向集中式管理转变顺利完成;提倡集中式管理,促进医院发展.

    作者:宋中芳;闫欣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酸菌颗粒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很多疾病,尤其是腹泻相关的一些疾病,又称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如婴幼儿腹泻,原因可能为消化不良,慢性迁移性腹泻.乳酸菌颗粒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黏膜电解质、水分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以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作者:张春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骨科护理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采取必要的对策.方法 通过对骨科护理过程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即医院的管理、骨科护理人员自身的因素、医院的基础条件因素等几个方面,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思路.结果 在护理的过程中有效的降低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能够很好的提升骨科患者的护理水平,有效降低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良事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 分析骨科护理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安全的因素,采取相对应的一些对策,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骨科患者的护理水平,降低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事故,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汪瑞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央型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胎心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指导临床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423例产妇及胎儿为观察组,利用中央型胎心监护仪系统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397例采用常规的方法(多普勒)听胎心观察产程.分别计算两组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产程中的连续胎心电子监护仪的监测,使医护人员能够更直观、动态、及时地了解胎儿宫内安危,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尽早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对提高产科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谢怀红;许慧;农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ICC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ICC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56例行PICC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肝硬化患者PICC全部穿刺成功,通过科学精心的护理,输液通畅,无特殊严重并发症.结论 PICC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输液通道,科学细致的护理方法可以维持PICC使用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瑞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德尔影响.方法 将5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心理护理使急性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降低了不舒适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韩淑梅;栾春蕾;张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7例腹膜后血肿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

    腹膜后血肿可因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多系高处坠落、挤压、车祸等所致腹膜后脏器(胰腺、肾、十二指肠)损伤,骨盆或下端脊柱骨折和腹膜后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后,血液可在腹膜后间隙广泛扩散形成巨大血肿,并可渗入肠系膜间.巨大血肿的失血多达3000-4000ml.其常合并严重复合伤、可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死亡率可达35%-42%.

    作者:麦麦托合提·麦木塔吾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作业疗法促进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作业疗法在促进脑瘫患儿康复中有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脑瘫患儿,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作业疗法,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8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43%;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业疗法可显著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改善患儿脑瘫症状,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尤秦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