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艳;李芳;张晓芳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6.0%,显著低于实验组98.1%,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并发症发生、治疗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肺栓塞,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它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肺栓塞治疗方法.
作者:古海日妳萨·麦提喀斯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深入的研究骨科手术感染病患的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以便从中分析出影响骨伤切口的相关因素,为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努力.方法 选取2005年3月到2012年9月因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病患835例,分析这些病患的住院资料,总结出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特征.按照常规培养骨科手术病患切口的分泌物,使用上海生产的培养鉴定仪与BD血培养仪,统计出各种病菌的分布情况.结果 在这835例病患中,因手术切口导致感染的病患33例,感染率为4%,在众多导致切口感染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细胞菌株所占比例做多,然后是金色葡萄菌与大肠埃希菌.处理性别因素外,其他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 <0.05.结论 骨科手术的切口极易产生感染,所以在手术操作中,以及术后恢复期都要对这些感染因素加以预防.同时糖尿病、开放性骨折也是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做好预后工作,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廷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病房常见的护理风险,探讨其风险管理对策.方法 收集神经外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200例,统计分析其护理风险以及护理情况.结果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较多,其中,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占主要地位,实施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全面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可有效预防或者减少神经外科护理风险.
作者:曹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患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手术室护士作为特殊的护理群体,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职责和角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服务范围大大延伸.其工作重点也从“以疾病为中心”,机械性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转变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者:夏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产妇产程中施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产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产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两组孕妇在护理后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孕妇中手术产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在产程过程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该类孕妇的分娩方式更加理想,可以使母婴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
作者:陈丹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乡镇卫生院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手术室环境不合理、组织不健全、领导不重视、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消毒灭菌不规范等不安全医疗隐患.结论 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对乡镇卫生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必须实行规范化管理.
作者: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健康教育在构建循环内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循环内科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40例患者未进行任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满意度95%;对照组40例患者,满意度67.5%.观察组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构建循环内科和谐医患关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书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从导致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抽取1000例,统计分析导致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及比例.结果 从导致剖宫产的因素看,首先,病理因素为212例,占43.9%,其次,社会因素202例,占41.8%,再次,医源因素69例,占14.3%.结论 剖宫产率上升与诸多因素有关,只有通过医患双方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淑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加游离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清创后通过VSD治疗使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后游离植皮覆盖创面,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有25例植皮完全成活,5例植皮有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结论 糖尿病足通过VSD加游离植皮治疗及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临床上有全面推广价值.
作者:肖春霞;赵亮;李建军;乔秀娟;刘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在医疗制度改革步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是永恒课题.本文以日照市人民医院的实践为例,阐述了通过强化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大力开展专题教育;不断深化人性化服务;树立正确经营理念;积极开展爱心救助;全方位强化医患沟通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对策,并取得了切实的效果.
作者:许爱德;苗翠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 康复的定义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尽管一个人的病理变化无法完全消除,但经过康复,仍然可以达到其佳功能状态.2 作业治疗译自英文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通过安排患者参与经过选择和设计的、有目的性的作业活动,以治疗躯体和精神疾患,或促进患者在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功能和独立性,使其尽可能达到高水平的一种技术和方法.它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作业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设计有治疗性的作业活动,与患者建立可促进疗效的医患关系,提供治疗器具和生活辅助工具,开展健康教育并提供健康咨讯,改良家居及工作环境设施等.
作者:魏英梅;王洋;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强化降脂治疗对肥胖及非肥胖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8-80岁成人的肥胖及非肥胖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给予强化降脂治疗.结果 肥胖患者160例,采用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LDL-C变化显著,非肥胖患者145例,LDL-C、总胆固醇、ApoB变化显著.结论 无论是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采用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强化降脂治疗可有效地降低LDL-C、总胆固醇、ApoB水平.
作者:袁红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儿科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心得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儿科收治的需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共110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儿的护理方法.并对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情况进行统计,以了解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科学的护理后,110例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情况良好,除2例患儿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留置失败,其余患儿均未出现意外情况.结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安全性、操作简便性与实用性,在儿科中应用广泛.对于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应给予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护理,以达到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俊巧;陈红;苗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8例介入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经成功的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恢复快的治疗方法,细致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该类手术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脊柱退行性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中医治疗护理脊柱退行性变有着独特的理论,根据其发病的病理基础,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根据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其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根据脊柱退行性变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对其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翟文静;王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收治的6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对照组:在患者手术后对患者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试验组: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患者采用肱骨外踝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围手术期间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没有出现严重性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肱骨外踝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永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研究在急性盆腔炎诊治过程中检验C反应蛋白的价值,以提高对患者的诊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90例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被检者均检查C反应蛋白.对比观察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 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被检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后,其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可以监测治疗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古力加汗·沙都拉;马继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萤光定量PCR检测TB-DNA对菌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菌阴肺结核患者160例行纤支镜检查,进行活检、BALF培养结核杆菌及BALF行TB-DNA测定.结果 160例经纤支镜BALF培养结核杆菌、BALF行TB-DNA测定阳性的检出率分别是63.33%和81.67%;其中100例行纤支镜活检,经病理证实符合结核的68例,检出率68%.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DNA测定对菌阴肺结核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阮琰;林剑东;严红梅;陈力舟;陈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Braden-Q量表对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7月在本院住院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3例)患者使用Braden-Q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CU住院患者应用Braden-Q压疮评估量表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护士识别压疮高危人群,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护士劳动强度,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王春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20例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22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对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力地保障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邱振美;井东臻;李瑞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