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留胆管括约肌功能的内镜乳头肌切开术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嵌顿的胆总管结石和蛔虫

孙志为;莫一我;刘玉明;金焰;朱秀芳;乔欧;唐建中;孟春城;李新宇

关键词:胆管括约肌, 肌功能, 内镜乳头肌切开术, 气囊扩张治疗, 胆总管结石, 球囊扩张术, 胆总管残石, 蛔虫嵌顿, 疗效, 患者
摘要:1997年6月至2003年2月,我们为16例胆总管残石和2例胆总管蛔虫嵌顿患者采用保留胆管括约肌的乳头肌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急诊结扎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于1997年开始对40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止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郑文棋;徐祖纬;黄朝忠;龚锦容;张美金;沈秀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内镜诊断青年人结肠癌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1].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3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也不少见.我院1992至2002年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5 539例,检查出大肠癌1 450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8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华星;武春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双钳道胃镜用于Billroth-Ⅱ术后胆道疾病的治疗

    作者:黄永辉;车筑萍;孙诚谊;王于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994年~2002年间常规检查难以明确病因的16例小肠出血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腹腔镜下直接发现病灶5例,联合应用内镜检查发现病灶11例;病理检查显示平滑肌肉瘤1例,平滑肌瘤4例,小肠腺瘤4例,黏膜下血管瘤2例,血管畸形和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Meckel憩室炎伴出血3例.结论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对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小肠出血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该技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病变阳性检出率高,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丁华;卫冰;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远期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开展已有30年,适应证较广,我国也已普遍应用于临床.EST其短期并发症已为大家所熟知,如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经适当治疗,大多能痊愈.现在远期胆道并发症如结石的复发、乳头狭窄等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将EST远期并发症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江华;李兆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镜外附管在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1999年2月至2001年5月,我院用单孔道内镜外附管成功地治疗了23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成宏伟;吴国平;黄震;顾明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胃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作者:廉小延;刘贵生;闫胜美;刘海峰;王宪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低剂量咪达唑仑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胃镜检查具有侵入性,会引起患者的焦虑和痛苦,适当给予镇静剂可减轻患者的焦虑与紧张心理,提高检查及治疗的耐受性.我们对30例胃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静脉滴注低剂量咪达唑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孝忠;乔秀丽;车金玲;汪吉红;王晓丰;刘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胃黏膜萎缩胃小区形态变化的可视性研究

    作者:郑京华;魏虹;杨林海;杨海燕;任珺;时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胆道镜治疗

    胆肠吻合口狭窄常引起胆道梗阻、胆管炎、再生结石,反复发作可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严重者可能死亡.二次手术处理创伤大,且术后可能再狭窄,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1994年至今我们应用胆道镜治疗33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金钢;富德煜;余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6年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回顾

    我院自1974年5月至2000年5月间,经胃镜检出早期胃癌4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作一回顾.

    作者:黄小让;赖日权;王卓才;孙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arrett食管内镜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Barrett食管是食管及食管-胃连接部腺癌唯一已知的癌前病变.国外研究报道:Barrett食管的癌变率较一般人群高30~125倍,且80%的食管腺癌来源于Barrett食管.因此,对Barrett食管及与其相关的异型增生和黏膜内腺癌的治疗,已日益引起消化界的重视.

    作者:刘萱;于中麟;张澍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分级

    作者:潘卫东;许瑞云;邓美海;刘波;汤照峰;陈幼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内镜引导沙氏探条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狭窄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沙氏探条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内镜引导沙氏探条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狭窄45例.观察扩张后狭窄部内镜通过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等.结果原狭窄部孔隙0.1~0.4 cm,扩张后胃、十二指肠镜均能通过狭窄进入十二指肠降部,临床症状缓解,随访6、12、18、24、30、36个月症状缓解率为97.8%、97.8%、94.4%、93.7%、91.7%、87.5%.扩张后未进行正规溃疡治疗的患者症状复发率(4/18)明显高于坚持溃疡病治疗者(2/37).结论内镜引导沙氏探条扩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惠明;黄勋;王立生;李银鹏;罗伟香;师瑞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食管动力变化的比较

    目的了解经内镜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2种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后食管动力的改变.方法118例经内镜、钡餐及食管测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扩张组56例,注射组62例,分别采用内镜下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方法.治疗前、治疗后1周内测定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压(LESRP)以及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LESRR)等指标,并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食管动力学3个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扩张组治疗后LESP降至(6.03±3.45)mm Hg,LESRP为(-0.11±2.34)mm Hg,LESRR升至92.50%±13.8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注射组治疗后LESP降至(23.16±16.17)mm 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LESRP、LESR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疗效,扩张组:显效45例,改善11例;注射组:显效15例,改善38例,无效9例.结论气囊扩张法治疗贲门失弛缓近期疗效较肉毒毒素注射法要好,临床症状的改善同LESP及LESRP的降低,特别是LESRP的降低有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

    作者:蔡逢春;刘庆森;郭荣斌;孟江云;程留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47例临床分析

    作者:施先艳;朱尤庆;邓长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食管静脉曲张反复硬化剂注射预防再出血

    作者:武丽萍;吴毓麟;陈隆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三资企业青年工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483例分析

    我院10年来收治三资企业青年工人(下称三企青工)上消化道出血病例612例,其中经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PU)合并出血483例.现探讨三企青工PU并出血的发病相关因素及其特点如下.

    作者:黄庆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结肠黑变病患者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作者:张志坚;吴秋萍;文小冬;王雯;张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食管狭窄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以往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内镜治疗器械的发展,目前内镜治疗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使不少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下面将本中心近几年做的工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麻树人;潘汝明;张宁;杨琳;宫照洁;高飞;常丽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