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纠纷在妇产科产生的原因及有效处理措施

李慧英

关键词:妇产科, 护患纠纷, 原因, 处理对策
摘要:寻找护患纠纷在妇产科的产生原因,总结有效的纠纷处理措施。认识到只有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才是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

    总结1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对急性脊髓炎的患者,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自主神经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金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试论金双歧、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金双歧、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10例,按入院次序分为两组,均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停止母乳、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金双歧、思密达治疗,定期检测血胆红素,比较两组患儿血胆红素值变化,黄疸消退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胆红素值平均日下降值高于对照组,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在治疗时,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双歧、思密达,症状恢复更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胡连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运用。方法制定“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质量督查的相关标准,病区创造人人参与督查的氛围,落实护理质量班班督查;统计3年来使用“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后病区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指标的持续改进成效。结果使用护理质量“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后,护理质量问题发生数及重复发生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综合得分高于使用前。结论使用护理质量“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病区基础管理的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提高。

    作者:杨新雅;蔡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供应室工作内容与服务范围的拓展

    我院是总院的新分支医院,科室设置有内外科,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床位设置为688张,占地面积4万余㎡,全院护理人员326人,外科手术较多,每日均在40台左右包括手术室、心导管室、妇科等。手术病人术后需要换药,换药碗、临床护理包应在无菌环境下由专业护理人员配制,为节省人力、财力,故将中心换药室配制换药碗的工作交予供应室完成。2011年6月至今,2年多来,流程顺畅,效果满意,得到了医院领导及临床科室的肯定。

    作者:王少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耳气压伤的预防

    高压氧治疗对多种疾病具有独到的疗效,是其它疗法不能替代的现代疗法,在临床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但中耳气压伤是高压氧治疗中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耳痛,鼓膜充血,严重的可出现鼓室积液甚至鼓膜穿孔[2-3]。笔者从事高压氧工作十余年,共治疗病人37294人次,发生中耳气压伤128例,远高于其他副作用(其中陪护101例,患者本人27例;鼓膜穿孔3例,中耳积液需穿刺治疗者5例,轻症患者一两天后逐渐自行恢复者120例),分析其原因如下:

    作者:林素莲;高惠珍;黄桂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门诊小儿输液上的应用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析护理干预在门诊小儿输液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心门诊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小儿输液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这两组门诊小儿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为95%,对照组为6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临床疗效上,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小儿输液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有助于患儿早日恢复,值得在各中心门诊推广应用。

    作者:镇琼;戚凤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对甲状腺术后护理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72例患者中,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2%;观察组73例患者中,发生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医疗护理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妇科是发生医疗纠纷高风险科室之一。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妇科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妇科护理安全越来越重要,还会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在日常妇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保证在护理过程中不出差错,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妇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作者:蔡恋香;曾玉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治高度近视伴弱视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伴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采用 LASIK治疗的53人106眼高度近视伴弱视患者分别进行一年以上的临床观察。结果术后1月至2个月达佳矫正视力,术后一年裸眼视力达预矫视力有82.07%,超过预矫1行以上有18.86%,未达预矫有17.94%,主要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无Haze形成及医源性圆锥角膜。结论 LASIK治疗高度近视伴弱视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张鸿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香菇多糖对慢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香菇肌理玉洁,气味芳香,味道鲜美。常人多只知道香菇之美,却不知道香菇的药用价值。香菇是我国传统的食、药二用真菌。古代医书记载,香菇有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健胃助食之功效。近年来,有关香菇药理和疗效的研究很多,普遍认为香菇有多方面的功效,如能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生长、平肝、解毒等效。本文通过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香菇多糖对慢性肝炎的临床药用价值,使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香菇在中药临床应用上的价值。

    作者:李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丹毒辅助LED红光治疗的护理体会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炎症。皮损好发于面部及小腿。以红肿疼痛为主要症状。我们将LED红光治疗法运用于治疗丹毒红肿疼痛,对于促进炎症的消退,水疱的吸收,疼痛减轻有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葛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如何为护理实习学员讲好一堂专题讲座

    临床护理学员讲好一堂专题讲座就是每个护理教员都将面临的一堂必修课,也是我们提高护理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护理教员应如何备课,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方式等问题进行以下综述。1、精心备课:了解情况、有的放矢;掌握深度,广度;抓住重点、难点;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总体设计要得当;主题思想要明确;从共性到个性;逻辑与层次要分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衔接要自然;3、精心安排教学方式:讲授应留有余地;提问与课堂讨论应适当穿插;提问方式合理安排;后还需温故而知新。综上所述,如果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必然能够对护理临床实习学员的业务学习效果有很大的提升。

    作者:汪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脾栓塞护理体会

    脾脏是人体内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免疫功能,它能产生淋巴细胞,合成大量的抗体,也是体内的血液储存库,能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细菌、寄生虫和碎屑等。肝硬化继发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组临床表现为脾大、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功能则相应增生的综合征。脾亢导致的白细胞降低,使患者容易合并感染,血小板降低,易诱发出血。而随着介入治疗学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部分脾栓塞术(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时,既能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和减少过大的脾体积,又能保留部分脾脏的功能,PSE已被认为是脾亢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9年至今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为取得预期疗效,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贾玉芹;范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9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经过耐心、认真、细致、到位的护理及有效的康复指导,59例患者均增强了透析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规律的血液透析是拯救尿尿毒症患者极其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颅多普勒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46例临床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好发于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危及生命健康。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自2002---2012年间使用EMS-9STANDARD经颅多普勒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46例进行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供参考。

    作者:孙思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分析

    目的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出现比较频繁,经常由于各种因素致使漏诊和误诊;为了减少或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并为临床恶心呕吐提高科学依据。方法从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的恶心呕吐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导致恶心呕吐的病因较多,比如肝功能损害、粪石梗阻、12指肠溃疡以及急性阑尾炎等都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现象。

    作者:周存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试论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心理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

    当前社会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各地医疗纠纷事件层出不穷,医患冲突的新闻屡现媒体。媒体镜头中患方人员哭天抢地的景象颇能获取人们的同情,这导致公众颇为关注患方的诉求和心理感受,而往往忽略医患纠纷事件对当事医务人员心理造成的冲击和伤害。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在一家省级三甲医院专职处理医患纠纷的工作人员,根据自身工作经历,从几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作者:上官文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身麻醉患者手术中的护理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通过对25例施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行的有关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知晓的护理、管道的护理、低体温的护理、体位的护理等,总结出对此类麻醉手术患者的一般护理常规。结果所实施的25例全身麻醉患者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实施全身麻醉手术中护士细致、全面的护理可以减少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3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包括基础治疗、控制感染、去除痰液、哮喘处理以及饮食控制等,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其中治愈10例(33.33%),好转15例(50%),有效5例(16.67%)。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两者会相互影响,诊断较困难,全方位的病情分析有助于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利于疾病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南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晃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为了解新晃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给进一步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防控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新晃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新晃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3335例,总发病率为271.99/10万,报告乙类传染病死亡病例33例,总死亡率为2.69/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3704例,总发病率302.09/10万。结论新晃县5年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丙类传染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肺结核、乙肝、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为主。

    作者:吴志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