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华
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过早分娩使得早产儿中断了子宫内正常的生长发育,体内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而此时体外生存率较低,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此降低早产的发生,延长胎儿宫内的妊娠期对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至关重要,对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盐酸利托君可有效延长孕周,我院产科对76例先兆早产孕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霞;林淑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推拿手法完成后外敷中药,辨证内服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结果痊愈34例,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能解除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学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骨科手术后有效的处理方式,为今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处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安慰和术后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人数,伤口恢复速度,患者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骨科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伤口疼痛和精神焦虑人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骨科患者术后的精神焦虑和伤口疼痛,并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旦珍;赵丽辉;吕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86例,行腔内覆膜支架植入,在围手术期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通过镇静、降压、监护及积极抗感染等处理,顺利出院。结论术前密切留意患者疼痛症状并给予有效止痛;术中的必要保障措施是降低心率和控制血压。术后护理的关键是恢复呼吸功能,积极预防与观察并发症。
作者:项葆;齐少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现实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作出统计,并对其危害进行分析,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作者:徐宝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浦北县2012年市售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污染状况,对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阪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进行监测,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2012年广西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要求,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编写的《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2012年共监测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食品20份,总检出率为50.0%(10/20);其中阪歧肠杆菌15%(3/20);蜡样芽胞杆菌35%(7/20);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结论经过监测调查,浦北县市售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存在阪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应加大对婴幼儿食品的监测,以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谢春燕;邹冠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40例(男27例,女13例)大咯血患者,咯血量300ml -2000ml/24h,其中支气管扩张19例,肺癌5例,肺结核3例,肺血管畸形7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病因不明5例。采用改良Seldinger方法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使用明胶海绵颗粒,主干血管或血管粗大者选用合适的微弹簧栓塞。结果35例一次栓塞成功,3例两次栓塞成功,1例肺癌咯血栓塞后出血量明显减少,1例栓塞后5天大咯血窒息死亡,术中无死亡病例。栓塞术后即时止血率87.5%,近期复发率5%,中远期复发率17.5%。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咯血的措施。
作者:郑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抽取我院10例心脏穿透伤患者的手术抢救与护理,总结心脏穿透伤患者急救与护理要点。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心壁裂开修补、心包开窗引流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加强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急救护理,术后监测生命指征、尿量,保护脑细胞,加强呼吸系统及相关方向的管制,防止其他症状的发生。结果10例患者进行心脏修补术后,有8例成功,2例抢救无效身亡,抢救成功率80%。本组无一例患者因为术后所产生各种引发的症状。结论严格细致的观察患者术后病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其他症状的引发。
作者:段艳红;谢国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的动态的病理学过程。能否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对阻止或延缓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医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对活血祛瘀药的研究,将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开辟新的领域。
作者:龚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痰培养标本共计4261例,分离出病原菌926株,阳性率为21.7%,其中 G 一菌696株(75.2%)、G +菌153株(16.5%)、真菌77株(8.3%)。临床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常见,其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A)36株。通过药敏监测发现G一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为敏感。 G +菌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及利福平等较为敏感,其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3.6%,对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但是G +菌、真菌感染亦占有一定的比例,临床用药应注意结合临床经验及痰培养、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鸿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野外重症创伤患者的120急救和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此次救治的60例野外重症创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抢救和护理,抢救成功率为95.0%(57/60)。结论为了提高患者的抢救率,挽救患者的生命,需要加强院前相关急救。其中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护和途中监护以及运送等。
作者:叶云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乙型肝炎(乙肝)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进展较慢的传染病,是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应用抗病毒治疗缓解病情非常重要。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已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有效方法。因为派罗欣有较多的临床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我们对20例乙肝患者使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顾丽娅;董翠霞;安俊丽;袁媛;岳文化;李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乙型肝炎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HBsAg携带者是HBV赖以生存的寄主,对HBV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HBsAg携带者的来源以血液传播为主,母婴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家人之间密切接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要阻止 HBV 的传播,一方面要加强对HBV感染者的管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健康人群。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四方面进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16例,死亡6例,随访16例,精神、运动、发育、智力正常12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及时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体温,营养支持;重视合并症的支持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会存;李格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56例产后出血产妇,采取心理护理、抗休克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本组56例,显效46例(46/56)占82.14%,有效9例(9/56),占16.07%,无效1例(1/56),占1.79%,总有效率98.21%。结论产后出血常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精神紧张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坚强心理护理,抗休克护理,预防感染及健康教育,可提高产后出血治疗的总有效率。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上的异同。方法选取2008---2012年间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性哮喘40例,慢性支气管炎40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经诊断老年哮喘患者组病程显著低于慢性支气管炎组,两组患者在发病诱因、急性起病时间、夜间发作次数以及发病季节等方面均有差异。结论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经对比显示出较大差别,但要提高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率,需要对多项临床指标加以综合分析方可作出正确诊断,从而为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兴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该病具有容易反复、病程长、并发症种类较多,不仅成为各种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沉重负担,也给患者本人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精神折磨。糖尿病和患者本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不良生活习惯较多的城镇居民而言,构建糖尿病防治模式可以说意义深远,因此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作者:薛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牙周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形成和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烦渴饮冷,口臭,胃脘嘈杂,便秘,尿黄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阐述了清胃散治疗牙周炎的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临床疗效等,研究表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正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血液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2月---2012年11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45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患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淋巴瘤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88例患者(淋巴瘤46例、急性白血病22例、多发性骨髓瘤20例)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结果141例患者造血均成功重建,Allo-HSCT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为14.2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为24.56%,移植相关死亡率7.12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快,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血液病的方法。
作者:尹永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治疗胫骨骨髓炎、骨不连的新方法。方法将病灶病骨大块切除,用外固定支架缩短加压固定病骨切除骨的两断端,同时在干骺端用自行研制的针锯潜行截骨,用同一支架进行缓慢延长,恢复肢体长度。结果共用此方法治疗10例病人,全部是属于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而且都是骨外露,由于骨髓炎、骨不连,经用各种常规手术及治疗未获成功,使用大块病骨切除,外固定架加压压缩固定,同时在干骺端用自行研制的针锯潜行截骨,恢复切除病骨的长度。10例分别切除病骨死骨3.0-14公分,干骺端分别延长3.0-14公分,全部获得成功,骨髓炎治愈。结论大块病骨病灶切除缩短加压固定是治疗骨髓炎及骨不连的一种方法,干骺端截骨延长可以完全恢复切除的长度,恢复患肢功能。
作者:姜振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