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艳
目的总结在留置导尿后常见护理不当给病人带来痛苦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院3年间150留置气囊尿管的病人留置后出现常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结果有效地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吉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学校结核病疫情同全球结核病疫情一样呈逐年上升趋势,形成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不仅危害了学生的身体,而且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和阴影,又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并给社会家庭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为此,本文对目前学生感染结核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学校在结核病防控方面的措施。
作者:蔡维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术后病人低O2血症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病人有可能发生低 O2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结果465例老年术后病人,发生严重低O2血症3例,中度低O2血症8例。轻度低O2血症12例因呼衰死亡1例,因肺梗转内科1例。结论科学的护理是老年术后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怡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1年07月---2013年07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将他们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1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7d、14d、28d的生存率分别为(12例,80.0%)、(9例,60.0%)、(4例,26.67%);对照组患者在7d、14d、28d的生存率分别为(8例,53.33%)、(0、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法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能够较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对器官的保护作用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历和CT影响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不同类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 CT表现。结果黏液性囊腺癌1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囊肿7例,无法判定1例。 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7%(11/12)。结论应用CT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检查,可对阑尾黏液性肿瘤类型进行明确诊断,CT检查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诊断价值。
作者:代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臭氧介入消融术与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180例病人均盘内注射臭氧,同时在椎旁结节、条索等痛点做小针刀治疗,通过3个月、6个月的随访,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60例,有效111例,无效9例,有效率达95%。结论臭氧介入消融术与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郑新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香菇肌理玉洁,气味芳香,味道鲜美。常人多只知道香菇之美,却不知道香菇的药用价值。香菇是我国传统的食、药二用真菌。古代医书记载,香菇有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健胃助食之功效。近年来,有关香菇药理和疗效的研究很多,普遍认为香菇有多方面的功效,如能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生长、平肝、解毒等效。本文通过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香菇多糖对慢性肝炎的临床药用价值,使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香菇在中药临床应用上的价值。
作者:李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而腹水又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为显著的临床表现,病情复杂,所以及时观察病情和优质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莉;李东华;程海英;宋淑华;李金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调查研究苏州地区牙体牙髓科门诊患者就诊原因分析。方法选取2011.9---2013.5我院牙体牙髓科收治的1022例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就诊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情况。结果就诊常见的原因为疼痛、牙齿修补、食物嵌塞。结论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彭宝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儿科在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32例,根据入院就诊顺序编号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一系列的吸氧、化痰、雾化吸入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上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药物停止使用后患儿发生感染的次数以及感染持续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停止使用后发生感染的次数也比对照组少,感染持续的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临床效果明显,可以减少患儿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次数,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黄艳春;肖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切口鼻饲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近三年在我院收治的30例危重症病人气管切开并给以鼻饲的临床资料,并对这30例重症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护理内容包括鼻饲护理、体位护理等,并且给予详细记录。结果27例患者没有出现返流,3例患者出现返流,当中有2例患者有较轻的并发症,1例患者因为返流并且诱发吸入性肺炎。结论护理人员一定要掌握正确的体位护理以及鼻饲护理,合理有效预防返流非常关键。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观察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06---2013.06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大出血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研究,将其随机性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术对2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结扎对2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等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平均出血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并且止血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导管实施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大出血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止血,并且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可以保留子宫,同时不会产生严重性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应予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纪兰;张晓云;王德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小儿脑瘫( C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不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在心理上容易出现多种相应问题,其个性情绪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都存在着密切关系。患儿家长因心理负担的加重,也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对于CP的康复不是简单的治疗过程,而是一个综合的、全身心的、全方位的功能训练过程。家长的参与,院内、外长期训练特别重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的方了解到了脑瘫患儿家属的精神压力,不仅给患儿家属带来了承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其心理也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医护人员需认真做好脑瘫患儿监护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效配合完成脑瘫患儿的长程治疗。
作者:刘金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开展有效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结果73例(91.25%)安心配合治疗,能讲述糖尿病相关知识要点,77例(96.25%)能主动控制饮食,患者的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个性化护理管理,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眼科医疗器械操作精细度比较高,眼科患者手术较多,内眼手术医源性感染几率高,如消毒或维护不当,将直接影响眼科手术效果和医疗安全纠纷事故。为降低交叉感染,使眼科手术患者得到安全治疗与后期康复,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眼科医疗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与防护工作,控制医疗器械的灭菌质量,保证眼科手术效果和术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了医疗器械的成本投入。
作者:王爱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浅谈降低院内感染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方法抽取手术室2012年下半年以及2013年上半年的护理工作进行研究,2012年度下半年实施陈旧的护理管理方法为对照组,将2013上半年实施相关的手术室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内发生院内感染率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开展降低院内感染的管理方法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了低于对照组,而且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主要是提高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方法,从而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赵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光纤溶脂术是利用等离子光热溶解理论的脂肪溶解技术,通过将脂肪细胞均匀液化,在人体自然代谢时将其液化的脂肪排出体外。传统射频、超声、激光等技术都是通过体外热效应使温度达到62-75度让胶原层断裂后重组达到紧肤目的,这样很容易损伤到受术者的皮肤,治疗效果也不够精确,而内进路光纤微雕更直观、更直接,超越任何传统射频、超声、激光等技术,是未来无创美容新趋势。
作者:雷晓丽;庄志;肖伊博;于紫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抽取我院10例心脏穿透伤患者的手术抢救与护理,总结心脏穿透伤患者急救与护理要点。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心壁裂开修补、心包开窗引流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加强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急救护理,术后监测生命指征、尿量,保护脑细胞,加强呼吸系统及相关方向的管制,防止其他症状的发生。结果10例患者进行心脏修补术后,有8例成功,2例抢救无效身亡,抢救成功率80%。本组无一例患者因为术后所产生各种引发的症状。结论严格细致的观察患者术后病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其他症状的引发。
作者:段艳红;谢国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对临床缓解期偏头痛患者采用不同深度针刺疗法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相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浅刺经穴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不同阶段两组疗效并定期组织随访。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疗程结束后进行的为期4周的回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对照组有效率达到100%,而观察组无变化,仍保持在80.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缓解期偏头痛患者的预防性治疗过程中,浅刺针法在前期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而常规针刺法远期疗效更为显著,临床在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模式选取过程中,二者皆可。
作者:陈玉明;赵有旭;戚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归类,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实施系统化的护理,使患者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化、个性化的护理符合临床需要,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