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英
近年来,肠内营养技术因其符合生理条件、吸收好、费用低等诸多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为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肠内营养治疗的内容、技术及注意事项,笔者搜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肠内营养治疗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内容搭配、给药途径及给药不良反应。
作者:马晓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肺癌的放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间于我院治疗的8例肺癌患者进行不同剂量的常规放射治疗。疗程一年,并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对比3年内不同剂量放射治疗后的患者存活率差异。结果经调查发现肺癌患者的3年内存活率与放射治疗的剂量有一定关系,以30Gy-39Gy剂量组低,50Gv-59Gy剂量组高。结论肺癌患者以高龄人群为主,并多发于晚期,采用放射治疗,大大减少了手术风险。值得进一步地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院长久以来就存在着医院感染问题,但是,科学认识医院感染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乃是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逐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医院感染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医院感染的危害,开始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而由于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占据的重要地位,使得护士成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护士良好的防范意识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鲁芹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脑卒中伤患者由于意识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而不能经口进食,且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鼻饲已成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营养方式。鼻饲直接向肠道内提供营养,不仅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而且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强度,同时维护了肠道正常功能、促进患者痊愈。2010年---2012年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共收治中重型脑外伤中患者56例,有50例患者进行了鼻饲营养。在鼻饲营养中,我们在遵循公式化标准护理的前提下,采用个性化护理,成立鼻饲营养小组,有效得降低了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鼻饲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正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患有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光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减少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加速其分解和排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应用方便,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用药。
作者:丁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1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对急性脊髓炎的患者,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自主神经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金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分析电子医嘱收费时常见的问题,如与收费项目、沟通、科室管理及少收或漏收费等,提出及时发现收费管理缺陷、制定合理收费管理措施、减少费用纠纷,是解决收费问题的重要管理措施。
作者:陈平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患侧叶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等,术后复发或转移与手术的范围密切相关。本组3例术后复发转移者均为患侧叶部分切除者,占该术式的33.3%;其他术式术后无复发转移者。结论应依据病灶的部位、数量、有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选择相应术式,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及减少复发和转移率。
作者:张岩;张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7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按照护理程序采用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观察统计两组的急救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对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和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急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取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金菲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民主建设”的深入开展与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护理纠纷也增加了,儿科护理是无疑是纠纷事故的高发科室。为有效减少在儿科护理中的风险要素,首先应明确风险的具体内容,结合儿童的特殊心理需求,在以往正确护理经验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可能的风险要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张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多发伤是指机体在单一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及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2013年4月我科收治一例严重多发伤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张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特点、治疗原则。方法对28例妊娠合并哮喘发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妊娠合并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并发子痫前期(轻度),经吸氧、应用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母婴预后良好;4例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并发子痫前期,2例发生呼吸性碱中毒,3例出现胎儿生长受限。结论妊娠可使部分哮喘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并加重,对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以半卧位、吸氧、应用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氨茶碱、广谱抗生素等药物综合治疗是主要处理原则。
作者:陈永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血磷为6.2mg/dl(1.984mmol/L),至少30%患者血磷在7mg/dl(2.24mmol/L)以上,其中10%的患者高于9mg/dl (2.88mmol/L)据有关部门研究,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以上患者存在高磷血症。血磷升高不仅仅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转移性钙化、瘙痒症,血磷升高与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住院率直接相关,据加拿大研究者发现,血磷升高1mmol/L,死亡率相对危险度增高56%。高磷血症的原因主要为1体内摄入磷过高,2体内磷吸收和生成增加,3体内磷排泄减少。在治疗上1限制磷的摄入2使用磷结合剂3充分透析。限制饮食磷摄入,使血磷降低,可血钙升高,从而改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程度,降低肠道对磷的吸收。开同可作为含钙的磷结合剂纠正高血磷,同时提供营养物质,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开同中含有有机钙:酮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钙盐与磷能够在肠道中( ph>5)结合成不溶的钙磷复合物而抑制磷酸盐的吸收。与无机钙碳酸钙相比,尽管开同钙含量较无机钙低,但结合磷的效率更高。
作者:谢怀章;付金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制备并评价尼莫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超声辅助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尼莫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考察包合物的溶解度、相溶解度及红外光谱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红外光谱分析尼莫地平被β-环糊精包合物充分包合,包合物溶解度得到显著提高,表观稳定常数达到874.4L· mol-1。结论本实验采用的包合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尼莫地平的溶解性能。
作者:蓝海珍;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3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结果。并与同期健康人群30例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中T3、FT3低于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 p<0.05),两组中T4、FT4与TSH测定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评价此类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具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李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外伤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7月---2013年7月于我科施行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的63例手外伤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3例手术均成功完成,皮瓣全部存活,2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经清除血栓及血肿、血管重新吻合后危象解除;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皮瓣弹性、色泽良好,手功能得到恢复。结论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手外伤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的成功率,促进患手功能恢复。
作者:王书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给病人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及过重的经济负担。通过对糖尿病足的护理与健康教育,使病人对其有正确的认识,重视预防、治疗和护理,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率。
作者:何晓霞;李玲;董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解决临床实习矛盾、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办法。方法从医学本科生实习与考研的矛盾、实习与就业的矛盾及医学本科生自身医德和自身能力素质欠缺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提出了调整考研或实习时间安排、开展标准化临床实践技能水平测试和加强医德教育及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三方面的建议。结论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李晓宇;田字彬;王雪梅;单信芝;刘晓英;李丹;张文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湘潭市近四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出生缺陷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湘潭市县级以上接产医疗保健机构的出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湘潭市20家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在102.5/万-121.9/万之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按出生缺陷病种分类位于前3位的为:先心病、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低龄产妇(<20岁)和高龄产妇(≥35岁)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检出率明显高于25-30岁年龄组( P<0.05)。男性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湘潭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形势不容乐观;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等出生缺陷发病多疾病的病因学研究非常必要;提倡佳年龄生育;农村仍是我们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工作重点地区。
作者:张丹;韩爱辉;杨伦;刘沿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HBeAg阳性 CHB 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开始用药及用药后3个月及6个月的选择、依从性、回归社会等。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情况、HBV的标志物、肝脏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用药时、用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恢复劳动能力、生活质量、用药时机的选择、依从性、回归社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能够及时把握用药时机,明确药物疗效及依从性,正确认识药物的副反应,消除心理障碍,并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心理疏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霞;冯淑宏;陈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