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胆囊与腹腔镜胆囊术后的护理体会

谢建珍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术,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与腹腔镜胆囊术后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41例胆囊手术的患者,21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手术治疗,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结果21例小切口胆囊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96.5±20.6)min,术中出血量(92.5±21.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7.2±9.1)h,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48.1±6.1)h,住院时间(8.1±1.2)d,腹腔镜胆囊术治疗的20例患者手术时间(71.6±29.8)min,术中出血量(36.5±20.6)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1.6±2.3)h,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3±4.3)h,住院时间(4.2±1.1)d。结论手术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操作技术,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护士的辛勤护理,护士要熟悉手术的步骤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要密切配合医生、配合患者,娴熟的完成各项护理任务,才能减少患者痛苦,早日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6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跟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行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牛莉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0例患者术后应用 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进行压迫止血的护理经验。结果3例出现穿刺局部皮下血肿,4例患者有少量渗血及时加压处理无继续出血发生,1例周围皮肤出现水泡,2例前臂以下有瘀斑,12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无严重心脏事件、桡动脉闭塞、手部缺血及桡动脉搏动消失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用于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具有安全、操作简便、可调节性强、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侯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肝硬化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及护理要点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硬化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操作要点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并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具体操作情况和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其中2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2例患者轻度昏迷,患者管道的留置时间为(16.34±2.06)天。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特殊,对静脉置管的要求较高,在临床治疗期间掌握正确的置管操作方式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颇具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口腔门诊外科操作过程中医用手套破损的风险分析

    目的分析医师在进行口腔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用手套破损对医患之间健康的危害。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到10月间口腔门诊外科手术整体操作过程中使用的4000只医用手套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医师左右两手手套的破损数量。结果左手的手套破损数量明显高于右手,且多为示指和拇指出现破损,以示指破损为主。结论为避免出现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医师应提高感染防护意识,随时观察手术期间手套的破损情况。建议医师在手术时对左手采用双层手套防护。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试论金双歧、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金双歧、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10例,按入院次序分为两组,均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停止母乳、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金双歧、思密达治疗,定期检测血胆红素,比较两组患儿血胆红素值变化,黄疸消退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胆红素值平均日下降值高于对照组,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在治疗时,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双歧、思密达,症状恢复更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胡连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肺结核不典型X线、CT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不典型X线、CT的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通过分析X线及 CT扫描的诊断率,探讨其不典型X线、CT的影像学特征以及误诊原因。结果 X线诊断肺结核患者其误诊率为53.85%。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为肺结核其误诊率为11.54%。结论老年肺结核的确诊不能依赖片面的某种明显征象,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特征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从而达到正确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郑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推拿手法完成后外敷中药,辨证内服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结果痊愈34例,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能解除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学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并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炎症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选自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0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并将70例盆腔炎的患者资料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病例35例,对照组患者病例35例,那么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部为7天为1个疗程,共计给予两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的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的患者总体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使用的甲硝唑治疗的效果。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经x2检验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炎症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护理

    目的探讨加强对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积极护理是否能提高治愈率及好转率。方法通过对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结果降低了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结论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好转率。

    作者:熊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个体化运动方案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析个体化运动方案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胃肠道疾病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都按胃肠手术的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同时给予研究组的患者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对比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比较发现,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较短。结论体化运动方案能有效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

    作者:王天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外科护理教学中操作技能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是希望透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先前凝固的教学。对于外科护理教学而言,也存在着以上问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均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外科护理学是一项非常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他要求学生学会应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教学环节也应当以实验教学为主。为此,本文探索现今外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外科护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技能。

    作者:华毛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监护室护患沟通技巧

    神经内科监护室是救治危害患者相对封闭的医疗场所,入住的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多变。患者家属会感到紧张、无助和恐惧、情绪激动。一周两次的探视时间,不能满足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家属做为患者的主要社会支持系统,对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减少了纠纷的发生。我科按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疾病对家属实施了科学细致、全面的沟通。

    作者:徐翠芳;王小锋;王金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110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产胎儿出生缺陷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2013年110例出生缺陷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妇。结果2007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住院分娩及引产共5253例,出生缺陷儿11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09%,其中94例单发畸形者(85.45%),16例多发畸形者(14.55%)。110例出生缺陷儿中,有利接受产前超声检查,超声共检出84例,总检出率为80.00%。漏检21例,漏诊率为20.00%。各器官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超声检出率高,达100%,心血管系统和颜面部畸形检出率较高,分别为88.24%和79.31%,骨骼系统和消化系统漏诊率较高,分别为41.57%及44.44%。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出生缺陷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继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供应室工作内容与服务范围的拓展

    我院是总院的新分支医院,科室设置有内外科,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床位设置为688张,占地面积4万余㎡,全院护理人员326人,外科手术较多,每日均在40台左右包括手术室、心导管室、妇科等。手术病人术后需要换药,换药碗、临床护理包应在无菌环境下由专业护理人员配制,为节省人力、财力,故将中心换药室配制换药碗的工作交予供应室完成。2011年6月至今,2年多来,流程顺畅,效果满意,得到了医院领导及临床科室的肯定。

    作者:王少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145例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血液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2月---2012年11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45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患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淋巴瘤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88例患者(淋巴瘤46例、急性白血病22例、多发性骨髓瘤20例)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结果141例患者造血均成功重建,Allo-HSCT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为14.2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为24.56%,移植相关死亡率7.12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快,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血液病的方法。

    作者:尹永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浦北县2012年婴幼儿配方食品监测调查

    目的了解浦北县2012年市售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污染状况,对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阪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进行监测,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2012年广西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要求,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编写的《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2012年共监测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食品20份,总检出率为50.0%(10/20);其中阪歧肠杆菌15%(3/20);蜡样芽胞杆菌35%(7/20);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结论经过监测调查,浦北县市售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存在阪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应加大对婴幼儿食品的监测,以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谢春燕;邹冠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实行医院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医院整体的精细化管理是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后勤安全保障工作是医院医、教、研等工作的重要支撑,其精细化管理也是必然趋势。我院后勤保障部门涵盖总务科、安全保卫科,主要承担全院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任务,因此,如何抓好安全保障上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好事前预防、超前控制,是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近两年来在后勤保s障部门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我认为实行医院安全管理精细化,将有利于全面推进医院的建设发展。

    作者:李鉴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及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是护理心力衰竭患者的首要条件,特别是老年患者。然而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可根据自身条件,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压疮局部治疗。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邵小红;郭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进行治疗,以同期收治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免疫与体液免疫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胞免疫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能力,使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鞠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3例食道闭锁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共收治23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能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术前加强基础护理,控制肺部并发症,提供营养支持,注意保暖;术后做好各个管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通畅,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明兄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