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兄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90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经抗炎治疗后再复查彩超,并且对治疗前后的图像特点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主要分布脐周和右中下腹,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楚,淋巴门结构未见破坏。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增多,可探及低速低阻力血流信号。治疗后复查18例患儿淋巴结消失,72例患儿淋巴结明显缩小,彩色血流亦减少。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便捷,能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脉冲安培检测法准确测定黄酒中的氨基酸含量。方法采用了阴离子交换色谱法-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了黄酒五种不同品牌的酒中的氨基酸。结果五种品牌黄酒的氨基酸平均含量是3155.15mg/L,其中氨基酸含量高的为5203.00mg/L,氨基酸含量低的为1224.58mg/L。结论氨基酸是酒的营养成分及品质和品味的反映;原料和酿造方式的差异使酒中氨基酸含量与构成各不相同;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黄酒中的氨基酸,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方法适用性宽,测定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结果满意。
作者:张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公司)100 mg/次/日,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2、4、8周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HBV DNA载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短疗程糖皮激素治疗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可以提高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救治成功率。
作者:谭永红;周金羙;刘小毛;李宗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方法选取95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果治愈92例,3例重症患者死亡。结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不应机械地以保守或手术治疗为主,应该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治疗措施,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李建新;张玉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MTA)有着十分优越的生物相容性,近些年来,MTA在儿童口腔治疗中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 MTA 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何桂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足周的新生儿。早产儿体重大多低于2500g,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据统计,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占75%,因此,早产儿护理的好与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我院2011年出生2013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86例,因孕妇妊娠并发症的早产儿有36例,多胎早产儿16例,前置胎盘3例,羊水过多早产8例,严重贫血7例,精神紧张5例,其余11例原因不明。体重1000-1250g 的22例,1250-2000g 的41例,大于2000 g的23例。我院根据早产儿的特点,运用护理程序,并经专人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早产儿出生后常规清理呼吸道、皮肤护理外,根据阿氏评分及全身状况,首先进行护理评估,提出如下护理诊断:
作者:李居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与正常产产妇40例进行对照,对照组、正常组常规护理,护理组进行全方位护理,包括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母乳,哺乳姿势指导,乳房护理,产妇心理调节和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护理组产妇离床时间早,开始泌乳时间早,泌乳量大,母乳喂养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围产期对产妇进行科学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加强乳房护理和饮食、心理调护,能提高剖宫产后的母乳喂养率。
作者:沈珍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初产妇围产期心理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方法对169例符合产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干预、各产程心理护理,产后心理护理,并进行问卷评价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本组169例,满意度调查:满意140例(82.84%),基本满意28例(16.56%),不满意1例(0.59%),总满意度99.41%;心理护理效果:显效136例(80.47%),有效31例(18.34%),无效2例(1.18%)。总有效率98.82%。满意度与心理护理效果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并取得产妇的高度满意、高度配合,可降低产道分娩的焦虑、恐惧和疼痛感。提高心理护理效果。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4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遵医嘱采取胺碘酮治疗,给予有效的用药护理治疗,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用药后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下降情况,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此组患者中显效率70.3%,有效率25.9%,总有效率96.2%,无效率3.7%。结论对于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使用胺碘酮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临床治疗得到效果的,加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姜慧玲;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心动过缓并发室性早搏老年患者行胺碘酮治疗的整体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并收治的心动过缓并发室性早搏老年患者37人,在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1周后为其采用胺碘酮口服疗法,剂量逐周递减至后长期行维持量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其心电图结果,观察整体疗效、心电图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7名患者合计22人显效,10人有效,5人无效,总有效率为86.49%。治疗后其心率显著降低(P<0.05),QT间期显著延长(P<0.05)。3人发生症状性心动过缓,厌食2人、恶心1人,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结论心动过缓并发室性早搏老年患者行胺碘酮治疗在有效地保障临床疗效的同时,亦拥有着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范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医辨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要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停止用药后,中医治疗无一例复发,而西医治疗组有2例患者复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治消化性溃疡,短期有效率低,但是长期作用良好,停止治疗后,病情不复发,疗效较为理想,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鄢斌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归纳分析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以及护理常规等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对其护理情况、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结果本组51例患儿治疗47例,好转4例。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一般护理、皮肤护理、严格饮食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可以有效地促进患儿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房兆丽;邢丽丽;扈爱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把此次研究所抽取的84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42人,对照组42人,对84位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的42位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治疗组的42位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分期针刺治疗。结果对比接受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得出治疗组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加显著,并且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魏艳霞;李帅旗;王慧芳;赵阳;党辉;张保朝;杜思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探讨的目的在于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LC)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560例LC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560例中发生并发症5例,占0.89%,其中胆管损伤1例,胆漏1例,胆囊动脉出血3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对手术的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晓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我县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趋势及与肥胖(超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我院体检的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1500例,对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的患病男女间有统计学差异(X2=19.89,P<0.01),40-49岁发病率明显高,脂肪肝组并肥胖(超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县应大力开展脂肪肝预防的健康教育,从而使人们意识到脂肪肝与肥胖(超重)有密切关系。
作者:彭远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机制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73例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紧急处理,实施快速有效的护理,大部分患者能够顺利进行充分透析。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快速纠正低血压,即能够保证透析充分性,又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者64例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内,肾功能逐渐恢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者必须加强临床病情特征的观察并实施有效的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HBeAg阳性 CHB 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开始用药及用药后3个月及6个月的选择、依从性、回归社会等。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情况、HBV的标志物、肝脏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用药时、用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恢复劳动能力、生活质量、用药时机的选择、依从性、回归社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能够及时把握用药时机,明确药物疗效及依从性,正确认识药物的副反应,消除心理障碍,并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心理疏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霞;冯淑宏;陈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进一步完善糖尿病与中医治疗之间的研究,提高中医药疗效,有效指导临床。方法通过中医药疗法,均以补脾益肾以及润肺养胃为主要治疗法则念。结果得出中医药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朱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了了解不同的健康指导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19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健康指导,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等方面获得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
作者:杨丹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