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曾鹏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科, 激光液,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针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激光辐射充氧(激光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患儿死亡率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85.2%,1例死亡,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2d;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52.2%,3例死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9d,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治疗,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激光辐射充氧(激光液)临床效果显著,辅以后期相应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死亡情况发生,推荐临床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ICU综合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ICU收治着各科室中危重的病人,尽管重症监护病房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精英的护理人员,有严密动态的监测、治疗、护理,但仍有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即ICU综合征。本文通过对ICU综合症原因及护理对策的浅析,希望今后更好地护理ICU综合症病人。

    作者:陆夏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肝硬化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及护理要点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硬化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操作要点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并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具体操作情况和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其中2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2例患者轻度昏迷,患者管道的留置时间为(16.34±2.06)天。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特殊,对静脉置管的要求较高,在临床治疗期间掌握正确的置管操作方式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颇具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饮食教育的不同护理方法对比

    目的比较不同饮食教育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饮食教育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强化饮食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血糖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正确饮食的掌握情况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遵照护士饮食指导,合理控制饮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显著由于对照组,P <0.05。结论饮食控制是成功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应用食物模型加强 DM患者的饮食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水平,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梅;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50例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并发面部麻木的患者占2例,并发小脑血肿的患者占2例,并发轻度面瘫的患者占1例,并发口唇疱疹症状的患者占2例,并发颅内低压症状的患者占3例,并发脑脊液漏症状的患者占1例,听力下降患者占1例。结论针对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取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秋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结核病在我国是常见的多发病,是影响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国约有近600万结核病人,约占全球病例的1/4,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肺结核。我市自2001年实施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以来,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达85%以上,各项成绩的取得,除了严格管理,规律服药外,健康教育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对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结核病控制项目是一项政府承诺与国际合作的卫生项目。其策略目标是“高治愈率”和“高发现率”,主要技术政策核心是以化疗控制传染源。开展此项工作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首先向市政府有关领导,讲述了肺结核在全国和本市的流行状况,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的确实施项目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是为人民群众办的一件好事,以及我们工作所面临的任务和困难。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使结核病控制工作走向法制化轨道。

    作者:唐国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观察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5月儿科住院患儿84例按照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57%、95.24%,组间数据比较χ2=11.3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护理并发症、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进行应用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不良结局,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谭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80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开展有效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结果73例(91.25%)安心配合治疗,能讲述糖尿病相关知识要点,77例(96.25%)能主动控制饮食,患者的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个性化护理管理,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175例

    我科于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扁平疣17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75例,其中男87例,女188例,年龄8-35岁,平均年龄23岁,病程6个月至3年,疣体分布颜面部125例,分布手背50例,疣体少者4个,多者达113个,随机分为:治疗组175例,对照组100例。

    作者:洁晓;吕春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降糖药物与洛汀新联合钠催离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工作,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血压、血钾、血钠、血胆固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情形。结果经过本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的血压都有所降低,其中显效患者45例,有效患者50例,无效患者5例,总有效率为95%,相比于治疗前,其临床疗效有显著提升。在血钾、血钠、血胆固醇比较上,治疗前后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3例心绞痛、2例脑梗死、1例脑出血,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洛汀新联合钠催离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高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建国;鄢新兰;陈亮;戚凤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探讨

    目的通过对17例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儿童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都在入院前后摄开口位X线片1次,治疗期间症状缓解后再摄同样条件下的X线片一次进行对比,必要时加做颈椎三维 CT并重建或MRI检查,正位X线片可以了解有无侧向移位及旋转移位,侧位片可以测量咽后壁软组织厚度(以第4颈椎水平为准)。如果颈疼和斜颈症状比较轻,而且持续存在不到1周,简单的用颈托领固定和口服止疼药物。持续1周以上,应该采取卧床休息、颌枕带等牵引和使用止疼药物。如果寰椎相对于枢椎向前移位,应该进行逐渐复位,并在矫正的位置上用头颅-躯干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病史已持续1-3个月,通常需要头颅环-躯干塑料背心牵引,持续3个月以上需要采取寰椎与枢椎融合手术。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X线片示齿状突居中,双侧寰齿间隙正常,CT提示寰前间隙正常,无1例复发,未留畸形,颈部旋转及屈伸正常。结论开口位X 线片是初期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理想的手段,对于诊断不清而又高度怀疑本病的,可以加做CT扫描和重建,治疗上以保守为主,难复性病例,可以采用后路植骨融合手术。

    作者:王晓乐;赵志坚;陈坤峰;白天峰;陈道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1例严重多发伤的护理

    多发伤是指机体在单一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及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2013年4月我科收治一例严重多发伤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张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护理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严重健康问题的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大部分人将终生携带,且每年有5千万-1百万乙肝病毒携带者死于肝脏疾病。护理的关键是调整好他们的心理状态,使其正确面对乙肝病毒携带,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提高免疫力,从而提高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作者:李玉霞;岳文化;刘辉;安俊丽;顾丽娅;窦艳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并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血气、电解质及BUN等变化情况,做好出血的预防和监测,给予抗感染和营养支持,随时酌情调整治疗方案。结果40例患者经过血液净化和心理护理、观察各项指标、做好出血的预防和监测、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和其他护理措施综合治疗后,对照组治愈率为70%,死亡率为30%;观察组治愈率为85%,死亡率为1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治疗效果明显,精心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马俊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把此次研究所抽取的84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42人,对照组42人,对84位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的42位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治疗组的42位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分期针刺治疗。结果对比接受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得出治疗组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加显著,并且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魏艳霞;李帅旗;王慧芳;赵阳;党辉;张保朝;杜思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乳汁淤积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乳汁淤积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发生乳汁淤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热敷乳房加中医穴位按摩乳房,对照组采用热敷加吸奶器吸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敷乳房加中医穴位按摩乳房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好。

    作者:杨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刺不同深度对缓解期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作用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临床缓解期偏头痛患者采用不同深度针刺疗法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相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浅刺经穴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不同阶段两组疗效并定期组织随访。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疗程结束后进行的为期4周的回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对照组有效率达到100%,而观察组无变化,仍保持在80.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缓解期偏头痛患者的预防性治疗过程中,浅刺针法在前期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而常规针刺法远期疗效更为显著,临床在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模式选取过程中,二者皆可。

    作者:陈玉明;赵有旭;戚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卵巢癌CYP1 B1免疫组化诊断试剂的初步应用

    CYP1B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中特异性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量极低,以 CYP1B1为靶点研制肿瘤组织 CYP1B1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并初步应用于卵巢癌组织CYP1B1表达的检测,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指标和依据。

    作者:王秀珍;陈奎生;杜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4月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3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行小切口改良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60例行常规手术的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情况、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疼痛较轻,且住院时间也较短。结论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手术。

    作者:侯延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供应室工作内容与服务范围的拓展

    我院是总院的新分支医院,科室设置有内外科,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床位设置为688张,占地面积4万余㎡,全院护理人员326人,外科手术较多,每日均在40台左右包括手术室、心导管室、妇科等。手术病人术后需要换药,换药碗、临床护理包应在无菌环境下由专业护理人员配制,为节省人力、财力,故将中心换药室配制换药碗的工作交予供应室完成。2011年6月至今,2年多来,流程顺畅,效果满意,得到了医院领导及临床科室的肯定。

    作者:王少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3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前房积血患者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采取半流食、半卧位、双眼包扎,情绪紧张者给予镇静剂。结果 I级积血治疗1-3天吸收,II级积血3-7天吸收,III级积血7-11天完全吸收。入院时伴眼压高者4例经甘露醇治疗,并随着积血吸收很快降至正常。所有患者无角膜血染发生。

    作者:金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