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梅
乙型肝炎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HBsAg携带者是HBV赖以生存的寄主,对HBV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HBsAg携带者的来源以血液传播为主,母婴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家人之间密切接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要阻止 HBV 的传播,一方面要加强对HBV感染者的管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健康人群。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使患者们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认识上进一步提高,积极配合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2名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他们不同时期对健康教育的需要,采用具有明确目的、适当的健康指导,保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1]。结果322名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时候配合都非常积极。结论健康教育更加系统,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血液透析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患者在遵医行为上也得到加强,使患者的生命得到延长,护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作者:程亚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治疗细胞菌性感染中应用呱拉西林-舒巴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129例细胞菌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呱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抗菌效果也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治疗细胞菌性感染中应用呱拉西林-舒巴坦的临床效果良好,抗菌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菲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促进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4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34例患者均配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患者身心舒适,可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建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经过8周的护理监护,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痊愈出院45例,痊愈率为66.2%;有17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综合以上两项,总有效率达到94.0%;其余6例重症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死亡率为3%。结论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后,有效率达到94.0%,效果明显。
作者:王宝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对于临床医学检验报告中的检验数据,要求做到及其严格准确,从而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有力地准确证据,确定病人的具体状况,进而为病人选择出佳的治疗方案,由此可见,检验数据准确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与大家探讨一下,提高检验报告数据准确性的方法。
作者:任东方;任镜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重度中暑合并电解质紊乱病人进行病情监测,通过积极的治疗及密切的临床观察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对重度中暑合并电解质紊乱病人各个系统进行病情观察。
作者:吴媛婷;姚爱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鼻是面部突出的部位,容易受外力所伤,鼻骨骨折( Nasal Fracture)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50%。鼻骨骨折可影响面部的外形及鼻腔的通气功能。鼻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严重者可合并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上颌骨额突、鼻窦、眶壁、颅底等的外伤,导致相应部位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作者:王宝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血液标准的采集是临床检验的基本项目之一,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是确保临床质量检验正确的保障,同时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血液检验报告的前提。
作者:张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硬化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操作要点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并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具体操作情况和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其中2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2例患者轻度昏迷,患者管道的留置时间为(16.34±2.06)天。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特殊,对静脉置管的要求较高,在临床治疗期间掌握正确的置管操作方式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颇具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011---2012年学生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给予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以传统教学法进行辅助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学生成绩考核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学生学习兴趣调查,研究组学生学习兴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即兴心肌梗死急救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炎症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选自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0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并将70例盆腔炎的患者资料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病例35例,对照组患者病例35例,那么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部为7天为1个疗程,共计给予两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的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的患者总体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使用的甲硝唑治疗的效果。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经x2检验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炎症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侵犯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肺孢子菌肺炎( PCP)(旧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一种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是常见威胁感染者生命的机会性感染,是 AIDS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PCP典型三联征包括:干咳、低热、逐渐加重的运动性呼吸困难。经常伴有明显的鹅口疮[1]。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 AIDS患者35例其中合并 PCP8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90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经抗炎治疗后再复查彩超,并且对治疗前后的图像特点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主要分布脐周和右中下腹,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楚,淋巴门结构未见破坏。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增多,可探及低速低阻力血流信号。治疗后复查18例患儿淋巴结消失,72例患儿淋巴结明显缩小,彩色血流亦减少。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便捷,能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微创抽吸手术)的情况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7例。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抽吸手术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开窗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22.9±6.1d)、死亡率(4,10.81%)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5.41%)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32.2±7.3d;6,16.22%;6,16.2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效率(34,91.8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率(31,83.78%),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抽吸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治疗时间短、术后恢复率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应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予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苗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在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中不同丙泊酚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TCI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中实施靶控输注麻醉方式,对照组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两组诱导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对照组SBP、DBP、HR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两组术中知晓、血氧饱和度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中采用TCI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相对平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分析血液透析室护士综合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血液透析室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真正实现对患者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胡萍;王芳;曾白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CT动态增强扫描及平扫在FNH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8例经手术证实为FNH患者的CT检测资料。结果平扫患者病灶呈等密度或者稍低密度;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均显著强化,但病灶中的瘢痕无强化现象;术前应用CT诊断FNH,其定性诊断准确概率75%,其定位诊断准确概率100%。结论 CT可显示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对FNH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品品;田静;刘保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考察奥曲肽在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现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80例肠梗阻患者,对其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严格禁食水,肠外营养、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积极补液、抗感染、润滑肠道,胃肠减压等;奥曲肽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注奥曲肽。结果常规组(40例)治疗有效率77.50%;奥曲肽组(40例)治疗有效率95.0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奥曲肽组的腹痛腹胀缓解、肛门排气、出院时间均早于常规组,胃肠减压量低于常规组。各数据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非手术型肠梗阻具有较好疗效,起效快,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作者:孟凡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挽救人们生命健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突发事件院前急救的护理流程,以及院前护理的新进展,对如何提高当前我国的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提出建议,明确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明确有序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