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肝硬化患者舒适的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孙娟霞

关键词:肝硬化, 舒适, 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舒适的因素以及舒适护理在肝硬化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护理。方法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肝硬化患者52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疼痛、腹胀、心理障碍程度、睡眠、饮食等情况。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高了治疗、护理的有效性,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棉衣制成鸟巢和加穿单衣在早产儿的应用体会

    早产儿提前从母亲子宫温暖的羊水及柔软的胎盘中娩出,置于暖箱中或辐射床上,四肢暴露于外部空间中,活动中易触及边缘较硬的有机玻璃及金属类物体,使早产儿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针对这一问题我科采用患儿自己的棉衣制作成鸟巢用于早产儿体位的固定,按需塑形,颈肩部垫一件自己的单衣制成的小枕,有利于呼吸道的通畅,患儿在使用监护设备的前提下加穿一件单衣对早产儿的紧张和不安情绪有一定的安抚作用。此方法既简单经济又安全舒适柔软而且又符合感染消毒隔离管理要求。

    作者:田园园;谢芳芳;李丹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左归丸治疗阳痿5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归丸治疗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阳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左归丸加减,对照组口服万艾可片(美国辉瑞公司),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为78.6%,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IEF-5评分(8.12±2.34)改善优于对照组(3.74±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左归丸治疗阳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荣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3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包括基础治疗、控制感染、去除痰液、哮喘处理以及饮食控制等,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其中治愈10例(33.33%),好转15例(50%),有效5例(16.67%)。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两者会相互影响,诊断较困难,全方位的病情分析有助于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利于疾病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南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滋阴祛风止痒汤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3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缓慢,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发展病情逐渐加重,且部分病人彻夜难眠,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皮肤瘙痒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血糖高刺激皮肤发痒,或因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的状态出汗减少,皮肤处于干燥而发痒,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目前的现代医学治疗措施都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效果。多采用一些对症治疗,多采用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药物。但病情容易复发、疗效欠佳。为解决这一难题为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患者解除痛苦。我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汇集多年的临床经验筛多种中成药。并辨证施治随证加减采用口服中药汤剂的方法,疗效显著,现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王伯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食源型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食源型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6起食源型霍乱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然后对其流行的因素采用Pearson单因素结合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16起食源型霍乱疫情,共计诊断霍乱患者数为82例,带菌者为118例;病例主要分布两个年龄段,即20-30岁与40-50岁年龄段,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9.00%(58/200)与21.00%(42/200);病例性别构成为120:80;患者及其带菌者中,主要以工人、学生、农民以及餐饮人员较多。经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终确定聚餐、水污染、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四个因素为影响食源型流行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食源型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包括聚餐、水污染、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等方面,因此应该注意上述影响因素,做好疫情的预防与监督工作,降低食源型霍乱病例的扩散以及控制该病的蔓延。

    作者:吴志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为保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的培训,强化规范操作,低程度地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陈喜哲;杨槐波;王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先兆流产孕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83.33%,对照组的保胎成功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孕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每天口服25mg的米非司酮,实验组每天口服12.5mg米非司酮,连续用药30天,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月经情况、肌瘤体积以及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对照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肌瘤体积改善情况对照,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较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病人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ICU病人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自2011年8月至2012年8住院ICU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喂养不耐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有51例不能耐受,占56.67%,平均出现不耐受时间为2.56±2.11d,高峰出现在3d内。不耐受的临床表现为:胃潴留伴腹胀14例,腹泻31例。在对 ICU 病人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期间耐受性因素分析中表明年龄、A-PACHE-II、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血清白蛋白及是否鼻饲药物均为影响其耐受的因素。耐受者与不耐受者在喂养起始速度、起始量上经比较(P>0.05),在大速度、大量上经比较(P<0.05)。结论 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情况除了与年龄、APACHE-II、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血清白蛋白及是否鼻饲药物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喂养速度、喂养量的调节有关。

    作者:徐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结合对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有效的提高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兰;张旭东;陈晓琳;庄爱君;李艳;丰景斌;李进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012年扬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进一步提高扬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方法按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和样本推断总体的原则,确定被监测家庭户,利用KISH表确定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调查2011户家庭人口。结果扬州市2012年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7.4,其中大专以上的为27.1,小学以下的为14.2。结论不同文化程度,健康素养水平由统计学差异,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

    作者:陈世兰;曹荣祥;张心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40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治疗及临床护理,本组患者临床治愈29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要求出院6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病情变化快,治疗时间长,病死率高,护士要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病死率。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在住院期间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均未发生并发症,表明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刺不同深度对缓解期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作用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临床缓解期偏头痛患者采用不同深度针刺疗法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相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浅刺经穴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不同阶段两组疗效并定期组织随访。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疗程结束后进行的为期4周的回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对照组有效率达到100%,而观察组无变化,仍保持在80.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缓解期偏头痛患者的预防性治疗过程中,浅刺针法在前期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而常规针刺法远期疗效更为显著,临床在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模式选取过程中,二者皆可。

    作者:陈玉明;赵有旭;戚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ICU患者应如何进行心理护理

    ICU患者需要隔离监护治疗,封闭的环境,陌生的监护仪、治疗仪,容易让病人产生心理障碍,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心理护理的配合,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增加患者对ICU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疾病救治率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张金玲;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门诊小儿输液上的应用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析护理干预在门诊小儿输液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心门诊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小儿输液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这两组门诊小儿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为95%,对照组为6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临床疗效上,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小儿输液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有助于患儿早日恢复,值得在各中心门诊推广应用。

    作者:镇琼;戚凤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2例病人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引流,烤灯照射,换药和Ⅱ期缝合等治疗措施。结果8例切口没裂开有少量渗液的病人,术后3-5天愈合;9例切口愈合不良有中等量渗液的病人,术后7-10天愈合;5例切口全长均不愈合,渗液量多,皮下组织全部游离的病人,术后18-22天愈合。结论皮下脂肪组织肥厚和高频电刀及操作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局部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陈天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0例患者术后应用 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进行压迫止血的护理经验。结果3例出现穿刺局部皮下血肿,4例患者有少量渗血及时加压处理无继续出血发生,1例周围皮肤出现水泡,2例前臂以下有瘀斑,12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无严重心脏事件、桡动脉闭塞、手部缺血及桡动脉搏动消失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用于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具有安全、操作简便、可调节性强、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侯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特点、治疗原则。方法对28例妊娠合并哮喘发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妊娠合并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并发子痫前期(轻度),经吸氧、应用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母婴预后良好;4例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并发子痫前期,2例发生呼吸性碱中毒,3例出现胎儿生长受限。结论妊娠可使部分哮喘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并加重,对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以半卧位、吸氧、应用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氨茶碱、广谱抗生素等药物综合治疗是主要处理原则。

    作者:陈永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3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前房积血患者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采取半流食、半卧位、双眼包扎,情绪紧张者给予镇静剂。结果 I级积血治疗1-3天吸收,II级积血3-7天吸收,III级积血7-11天完全吸收。入院时伴眼压高者4例经甘露醇治疗,并随着积血吸收很快降至正常。所有患者无角膜血染发生。

    作者:金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痛风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系统健康教育对痛风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指导,经一年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在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血尿酸正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社区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痛风患者的防治水平。

    作者:姚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