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卜雪娇
为加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本文总结了本院神经外科开展循证护理的情况,旨在帮助护理工作者认识循证护理,运用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郑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临床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通过对我院92例患者(男58例,女34例)的分析,从入院24-48小时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因素,探讨为临床高血压患者制定自我监测的管理措施。结果92例住院患者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管理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王迎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与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2月累计收治80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名和干预组40名,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干预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好转率达到95%,对照组好转率为50%;同时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ADL)、住院天数比较,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消减患者的恐惧和悲观的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从而增强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张仕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经过8周的护理监护,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痊愈出院45例,痊愈率为66.2%;有17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综合以上两项,总有效率达到94.0%;其余6例重症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死亡率为3%。结论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后,有效率达到94.0%,效果明显。
作者:王宝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且使得医药信息系统和数字式的医疗设备等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机构。伴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不断普及,医学中常常应用分类模型中的决策树算法来辅助诊断与治疗。本文主要分析小儿肺炎临床辨证中决策树算法的应用和构建,并研究小儿肺炎临床辨证中该模型的准确程度。
作者:毕建伟;夏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早产儿提前从母亲子宫温暖的羊水及柔软的胎盘中娩出,置于暖箱中或辐射床上,四肢暴露于外部空间中,活动中易触及边缘较硬的有机玻璃及金属类物体,使早产儿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针对这一问题我科采用患儿自己的棉衣制作成鸟巢用于早产儿体位的固定,按需塑形,颈肩部垫一件自己的单衣制成的小枕,有利于呼吸道的通畅,患儿在使用监护设备的前提下加穿一件单衣对早产儿的紧张和不安情绪有一定的安抚作用。此方法既简单经济又安全舒适柔软而且又符合感染消毒隔离管理要求。
作者:田园园;谢芳芳;李丹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ICU重症病患的人工气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ICU重症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对 ICU 重症病患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入住 ICU 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娟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手术室患者11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提高,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程度,并且护理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作者:蔡心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稀释液在PICC导管堵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剂量10万单位的尿激酶1支加生理盐水20ml稀释,用10ml抽取尿激酶稀释液5ml,将PICC导管管端的肝素帽换成三通接头,侧臂接上10ml的空注射器,直臂接上10ml抽有尿激酶的注射器,利用注射器回抽形成管腔内产生负压,利用负压将尿激酶吸入导管内,30分钟回抽一次,反复多次操作,直至回抽有血,持续数小时或几十个小时不等。结果15例 PICC患者中有5例出现导管堵塞,5例通过尿激酶的溶栓作用均复通成功,再通成功率为100%。结论尿激酶在PICC导管发生血栓性堵管的再通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邓燕玲;新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长期饮酒者红细胞MC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2例长期饮酒者的红细胞MCV,并与55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长期饮酒者红细胞MCV有显著升高,且28例饮酒10年以上与54例5年以上者红细胞MCV亦有显著差异。结论红细胞MCV的检测可作为长期饮酒者的一个监测指标。
作者:王健;鞠健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中护理、输液护理、保持正常体温、术后早期活动、腹腔引流管护理等。术后住院5-7d、平均6d,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张春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有计划地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了解云南边境地区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2年抽取398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及既往免疫史调查。结果抗体总阳性率为89.95%,不同年龄组织间抗体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40.762,P﹤0.01)其中,<8/12组阳性率低,有无接种史组间抗体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8.883,P﹤0.01)其中有接种史组阳性率为94.8%,无接种史组阳性率为81.76%。结论经分析我县目前不会出现大的麻疹暴发流行,但有出现散发和小范围流行的可能,可考虑对1.5岁以下适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的普种工作,以消除麻疹的流行。
作者:刘安恒;段正华;刘光杰;张国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22岁。因发热、咽疼,全身不适就诊。查体:T38.2℃, P86次/min,BP100/70mmHg,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表面有小脓点, WBC16×109/L,RBC3.5×1012/L,N0.75,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青霉素800万单位,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一日2次,甲硝唑注射液250ml静滴,一日1次。用药2天后症状减轻,体温仍37.8℃,拟停用甲硝唑注射液加点清开灵注射液(神威药业,每支10ml)20ml加入5%的葡萄糖250ml中静滴,滴速30滴/分。滴注约10min后患者自感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绀,四肢湿冷,BP80/40mmHg,HR120次/min。诊断为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性休克。
作者:纪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结核病痰涂片的检查状况,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选取我中心结核科120例结核病患者通过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其结果判定按照《痰涂片镜量保证手册》来进行。结果总共120例结核病患者做痰检,总的涂阳率为19.4%;男性的涂阳率为19.3%,女性的涂阳率为13.5%,其中15-34岁组的涂阳率为27.6%,34-54岁的涂阳率为18.3%,55-74岁的涂阳率为15.6%,15岁以下为1.3%,由此得知,男性患结核病的概率比女性高,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涂阳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概率,应适当扩大接受痰检病人的覆盖面;加强实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合理的加大经费的投入,保证结核病网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作者:叶永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脊柱结核为骨结核中发病率高者,手术治疗多采用病灶清除术,必要时同时行植骨术及植骨内固定手术。我院骨科自2008年1月---20012年12月共施行此类手术25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丰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骨钙丢失加速,每年丢失2%-3%,尤以绝经后2-3年快,易导致骨质疏松、骨折、骨关节疼痛等。本研究采用不同方案用药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选择在我院妇科门诊经骨密度测量诊断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52例为观察对象,近3月内未服用过可能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作者:姜淑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观察和分析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为62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医按摩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64.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运动功能等于治疗之前相比,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裴渝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牙周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形成和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烦渴饮冷,口臭,胃脘嘈杂,便秘,尿黄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阐述了清胃散治疗牙周炎的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临床疗效等,研究表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正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探讨的目的在于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LC)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560例LC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560例中发生并发症5例,占0.89%,其中胆管损伤1例,胆漏1例,胆囊动脉出血3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对手术的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晓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50岁以后的老年男性。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前列腺增生患者也逐渐增多,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持久的特点,是治疗前列腺增生较为先进的一种手术方法。根据个人多人临床护理经验,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加以总结。
作者:赵姝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