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

张宁莉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病人, 跌倒,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病人发生跌倒的原因,并提出了护理对策,以降低跌倒率。方法对本科9例病人发生跌倒事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病人跌倒的原因有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等,安全意识淡薄和设施不合理是跌倒的主要原因。结论对病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对危险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重点防范,加强健康宣教,可降低病人跌倒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探究普通外科手术中患者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原因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100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30例,其中Ⅰ类Ⅱ类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是1.0%、4.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程学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穴位埋线治疗便秘的护理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属于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肠道动力紊乱尤其是结肠传输功能减弱,使得肠内容物下传延迟而引起的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大便干结,便次减少,便意消失,可伴腹胀等症状。

    作者:李昱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血液透析室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

    分析血液透析室护士综合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血液透析室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真正实现对患者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胡萍;王芳;曾白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疗管理中有关医疗服务质量的探讨

    作为医疗管理的核心,医疗服务质量正成为提高医院声誉,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该概述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论述了医疗服务质量优化的相关对策,强调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作者:温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来曲唑联合HMG促排卵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促排卵药物来曲唑联合HMG在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促排卵治疗的不孕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来曲唑(LE)组(38例)和对照组:克罗米芬(CC)组(40例)。 LE组从月经第3-7天给予LE5mg/d口服,第8天加用促性腺激素(HMG)至HCG日;CC组从月经第3-7天给予CC100mg/d口服,第8天加用HMG至HCG日。观察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记录妊娠率、流产例数、异位妊娠例数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例数。结果 LE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CC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排卵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LE组无一例发生0HSS。 LE组周期妊娠率高于CC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LE促排卵效果好,对子宫内膜无抑制作用,妊娠率高,并能减少OHSS风险。

    作者:赵伟;刚春玲;李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70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病人累计有30%-40%发生肾病,是首位死亡原因,约20%2型糖尿病病人累计发生肾病,在死因中列在心、脑血管硬化疾病之后。积极防治本病已成为全世界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前,西药尚不能有效阻止其肾功能损害的自然进程,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方法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毒药物/毒物的特征选择多种血液净化治疗。结果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74例,52例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重症中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护理的重点包括:熟练掌握各项血液净化技术、严密的病情监测、严格的无菌操作、良好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作者:王超英;温丽贞;杨水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对34例室性心动过速进行分析。结果多数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阵次少,每次持续时间短,频率不过快(多在130-150次/min),以多源性居多,单形性少。结论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性心动过速较多,其临床意义应结合心功能状况及相关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再行处理,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无需特殊处理。

    作者:罗莉娟;盛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临床护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结果部分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预防措施认知不足,与护士的工作经验有关。结论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认知水平是影响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应开展系统的防跌倒认知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

    作者:黄铣明;严晓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麻患者护理质量分析及效果观察

    目的对全麻患者手术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为全麻患者的护理方法提供借鉴。方法从我院的麻醉恢复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0例全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三组,其中儿童组300名,成人组300名,老年人组400名,并对他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术后患者发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分别有154例,64例,139例。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儿童组和老年人组明显高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和老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对此类特殊人群,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术后能更好更快恢复。

    作者:石红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病人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ICU病人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自2011年8月至2012年8住院ICU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喂养不耐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有51例不能耐受,占56.67%,平均出现不耐受时间为2.56±2.11d,高峰出现在3d内。不耐受的临床表现为:胃潴留伴腹胀14例,腹泻31例。在对 ICU 病人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期间耐受性因素分析中表明年龄、A-PACHE-II、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血清白蛋白及是否鼻饲药物均为影响其耐受的因素。耐受者与不耐受者在喂养起始速度、起始量上经比较(P>0.05),在大速度、大量上经比较(P<0.05)。结论 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情况除了与年龄、APACHE-II、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血清白蛋白及是否鼻饲药物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喂养速度、喂养量的调节有关。

    作者:徐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遵义市存活麻风病人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遵义市麻风病人生存状况,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救助措施。结果调查病人960例,外迁31例,失访155例,死亡115例,存活659例。存活病人中Ⅰ级畸残77例,Ⅱ级畸残218例,无残疾364例。结论麻风病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要实现麻风病人与社会融合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吴铁菊;李林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特色藏医霍梅灸法护理外科手术病人

    目的探讨分析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护理对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进行,将临床上14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手术及麻醉方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72例手术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72例患者采取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进行护理,一段时间后对144例外科患者治疗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72例患者的HA-MA量表和HAMD量表评分有所改善,且实验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通过对72例外科病人进行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护理有利于改善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模式,促进外科护理向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桑姆;普赤·央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的研究质变进行观察。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体重开始增加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出现腹胀、胃潴留消失、呕吐消失时间也都早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积极意义,可以改善其肠胃功能,促进早产儿的发育。

    作者:张先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湖南省长沙市2004--201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长沙市2004---201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4---2012年甲肝信息,利用Excel2003对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2年长沙市甲肝年平均发病率2.43/10万,2004---2007年疫情上升,自2008年湖南省将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管理后,发病逐年下降。病例主要集中在宁乡县、浏阳市所在的农村及城乡结合地带,春季(3-5月)为高发期,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农民占病例一半以上,年龄集中于20-59岁人群。结论长沙市甲肝疫情近年平稳,但应加强对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的监测,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发病。

    作者:刘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宫颈癌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情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腹腔镜保留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术顺利完成手术,其两组淋巴切除的数量比较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而腹腔镜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由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留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临床效果好,在临床治疗宫颈癌具有可行的治疗手段与临床价值。

    作者:金晓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进行治疗,以同期收治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免疫与体液免疫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胞免疫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能力,使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鞠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血透室的应用研究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整体而有效的护理模式,在血透室开展人性化护理,可提高透析护理质量。本文中,笔者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在血透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理论,通过护理实践和探索,在优化护理质量的同时,促使护士积极更新业务知识,让病患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赵善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肺结核不典型X线、CT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不典型X线、CT的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通过分析X线及 CT扫描的诊断率,探讨其不典型X线、CT的影像学特征以及误诊原因。结果 X线诊断肺结核患者其误诊率为53.85%。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为肺结核其误诊率为11.54%。结论老年肺结核的确诊不能依赖片面的某种明显征象,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特征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从而达到正确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郑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论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我院17名护理人员的柔性管理需求进行调查,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加强与一线护士沟通,丰富护理工作,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推进激励制度的多样化和人性化。结果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后,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结论实施柔性管理后,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职业满足感得到明显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