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夏英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8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情况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情况,提高认知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分成开腹手术组以及腹腔镜手术组,各30例。观察的指标包括:①手术时间;②术中的出血量;③术中的排气时间;④住院的时间;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腹腔镜手术组低于开腹手术组,对两组的数据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的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明显,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较高,可以作为剔除子宫肌瘤的优选方式。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预防和治疗腹部引流管口外渗引起的引流管周围皮肤问题。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传统引流法,B组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口渗出液,两组患者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侵袭程度、舒适度、引流效能、换药费用。结论造口袋应用组中引流管周围皮肤完好,无一例发生浸渍破溃,换药频率、费用明显低于传统引流组。
作者:沈雪凤;沈燕;陈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在留置导尿后常见护理不当给病人带来痛苦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院3年间150留置气囊尿管的病人留置后出现常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结果有效地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吉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提升供应室的服务及管理质量。方法在消毒供应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培训,强化与临床科室沟通。结果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和态度明显转变,责任心加强,服务质量提高,临床各个部门对供应室服务的满意度提升。节省了一线护士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间接对患者实行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结论通过优质服务,使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提升,提高了临床科室对供应室的满意度。
作者:翁丽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儿科在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32例,根据入院就诊顺序编号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一系列的吸氧、化痰、雾化吸入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上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药物停止使用后患儿发生感染的次数以及感染持续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停止使用后发生感染的次数也比对照组少,感染持续的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临床效果明显,可以减少患儿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次数,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黄艳春;肖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现状分析,找出能力建设和事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明确加强疾控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探讨全面做好基层疾控队伍能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对加快队伍建设、促进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发展起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者:马建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所收治的5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被确诊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超声诊断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的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4.3%。结论由于超声诊断检查具有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无辐射以及无创等优点,且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曹文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经过8周的护理监护,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痊愈出院45例,痊愈率为66.2%;有17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综合以上两项,总有效率达到94.0%;其余6例重症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死亡率为3%。结论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后,有效率达到94.0%,效果明显。
作者:王宝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麻风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麻风病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全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集中收治后麻风病防治中心的管理问题需要我们重点去思考与探讨,准确把握麻风病人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消除社会歧视和偏见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针对性地作好他们的思想疏导,是当前中心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朱立;孙超;吴丹;刘红芬;丁晒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认真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来诊断的80例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B组),每组各位40人。 A组采取各项预防措施,特殊照管;B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发现这些小儿患者经常因为一些保暖措施没做到位,因着凉造成抵抗力低下而患病。结论经过我院及家长对这些患儿进行营养、睡眠、体质等方面的细心照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小儿的呼吸内科上的疾病。
作者:陈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对不稳定心绞痛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陆春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进行排便方法指导和腹部按摩,合理调节膳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71例便秘病人中徒手排便18例,其余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顺利排便。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并且还能有效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肠套叠是一种多在五个月到一周岁的小儿群体中发生的常见腹部急症,是指人身体内部某段肠管像单眼望远镜被收起一样凹陷进其远端的肠管中,发病原因可能与季节变换、病毒感染、饮食失调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肠套叠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否则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乃至死亡。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儿肠套叠的发病原因,并重点探讨钡灌肠复位法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红光灯治疗糖尿病引发化脓性感染创面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8例化脓性感染创面的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治疗组使用红光灯治疗,治疗后进行效果观察。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红光灯治疗糖尿病引发化脓性感染创面的护理,起到很大作用。
作者:丁桂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间收治的92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对门诊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郭海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95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给予复方甘草苷片2#,3次/d,连用90d,局部外用0.05%卤米松乳膏,2次/d,连用90d;对照组31例,仅给予0.05%卤米松乳膏局部外用,2次/d,连用9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2.5%,对照组有效率为32.3%,2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草酸苷片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银屑病完全有效。
作者:曲力;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由于年龄的原因,老年患者各功能器官呈衰退趋势,不仅反应迟钝,而且行动缓慢,同时由于疾病原因、药物作用、环境改变、生理学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多种危险。与此同时,心血管疾病由于其特殊性,用药品种很多,而对于老年患者,多有其他并发症,因此药物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多,漏服、错服等现象常有发生,而药物的错误使用对老年人往往会产生比较大的伤害,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药物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症状、尿潴留、肾毒性以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刺激血管等,这些都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做好老年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
作者:张建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过多的原因及其特点,分析产科急救流程对降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对其给予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等治疗。结果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本组患者主要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等因素。结论孕妇一旦发生出血,流血量过多且情况较严重者将会导致孕妇及胎儿死亡。即使产妇抢救成功,产妇仍然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席汉氏综合征( Shandean syndrome)。因此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情况,必须要特别重视,另外也要做好出血的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孕妇发生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概率。
作者:许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神经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运用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方法,与外科二区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护生出科成绩及护生满意度。结果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模式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接受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模式的护生在理论、操作成绩以及满意度上都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神经科护理的实习教学水平,增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胡恩锦;吴云珊;郑春娟;伦雪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