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霞
目的探讨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分别采用西药、中药与手术治疗后都痊愈,有效率为100%。结论急性盆腔炎患者起病时均有下腹痛,伴发热、寒战,主要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性传播的病原体,可根据病情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作者:郭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1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对急性脊髓炎的患者,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自主神经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金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56例产后出血产妇,采取心理护理、抗休克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本组56例,显效46例(46/56)占82.14%,有效9例(9/56),占16.07%,无效1例(1/56),占1.79%,总有效率98.21%。结论产后出血常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精神紧张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坚强心理护理,抗休克护理,预防感染及健康教育,可提高产后出血治疗的总有效率。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当今社会在趋势上越来越走向老龄化,老年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老年群体已不容忽视,与此同时,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长辈们健康,是每一个晚辈的希望。社会发展的越快,老年人的活动就愈加的丰富,但是由于老人运动机能退化,反应迟钝,大大的增加了老年人骨受伤的机率,骨折发生率大大增高。医学救治所有案例中,老人骨科手术的病历也日益增加,通过本文我们将了解老年骨科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这不仅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医治,同时也有助于家属更好地照顾老人。
作者:车远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实验室作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置各种突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技术支撑,其检验能力和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实验室的高效运转和效能的充分发挥,加强组织与机构建设是前提;仪器设备管理和维护是仪器设备真正发挥效益的关键,制度建设是保证;质量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实验室生存的基础;安全管理是要点,是工作人员生命健康的保障;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科研能力、客户服务水平是目标,要加强实验室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不断优化实验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崔敏;王功军;张晓芬;郑祥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讨论远程心电监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000例和实验组10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脏监护方法,如患者发生不适来院进行普通的心电图诊断监护;实验组采用远程心电监护技术对患者进行监护,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没有完全被监护到,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因没有得到及时的防治而病情加重;实验组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监护,也均得到了有效的防治,两组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程心电监护技术能够长时间地实时监护患者的心脏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救治,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接敬凤;蒋文仁;许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介绍了产科心理护理的基本内涵、主要原则以及影响产科心理护理的重要因素,基于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必要性,分析了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护理策略。
作者:苏美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在产科中,为产妇提供“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方式后,产妇对产科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3月期间,未采用“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的16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3年2-3月期间,采用“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的160名产妇作为实验组,并以本院自制的产科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在两组产妇中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对产科工作的满意度为98.8%,对照组产妇对产科工作的满意度为88.1%,两组产妇间满意度比较非常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科为产妇提供的“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方式,与过去的产时服务方式相比较,“一对一”责任陪伴助产方式在有效提高产时服务质量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作者:彭丽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3月的住院病人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200份,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由病人(或家属)在出院前填写,通过调查表对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分析。结果患者对护士的总体满意度达90%以上,对病区环境、自我介绍等满意度较高,对健康教育内容满意度偏低,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满意度有一定的差距。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护理服务的各个方面,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义;阿依古丽·吾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病情的影响程度。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60例患者经患者同意随机平分为教育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教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教育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教育组患者在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教育能够使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注意影响糖尿病病情发展的因素,使患者在患病后,能大程度地提升生活质量,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思考、推广、使用。
作者:陈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49岁,主因活动后心悸、胸闷、气短两日,加重伴咳嗽、咳痰、左侧季肋区疼痛3小时而入院,患者于2天前,从事体力活动后开始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症状,因为既往有类似发作,在家自行服用心律平100mg,3次/日,自觉症状可稍微缓解,3小时前因忙于家务,心悸、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并出现咳嗽、咳痰,痰呈白色泡沫样,痰中偶可见血丝;左季肋区疼痛,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倾向,故来院就诊。发病以来,饮食尚可,睡眠欠佳,无发热,无胸骨后疼痛及左上臂放散痛,无恶心及呕吐,无腰背部束带感,二便基本正常。既往风湿热病史10余年,否认肝炎及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及冠心病史。查体可见 T:36.7°C, P:106次/分, R:24次/分, BP:125/85mmHg,患者急性病容,痛苦表情,呼吸稍急促,听诊呼吸音粗,双肺散在湿罗音,心尖搏动可见,位于左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侧约0.5cm,心律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III/6级,向心底传导,脉短绌,心脏叩诊左心缘上中部略突出。腹软,肝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脾未触及,脾区深压痛,叩痛(+),双肾区无叩痛,全腹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脊柱、四肢活动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检心电图回报:异位心律,QRS 电轴不偏,异常心电图,快速性心房颤动(心室率129次/分)。急检超声心动图回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中度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二尖瓣瓣口面积1.36cm2,左房增大,左房内未见明显血栓样回声)。急检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梨形心。根据患者风湿热病史多年,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胸片结果,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衰I度。因患者左上腹持续钝痛,脾区深压痛,叩击痛(+),考虑脾梗塞可能,故急检脾脏、肾脏彩色多普勒。结果:双肾未见异常;脾大小约12.7X4.3㎝,肋下及边,脾上极回声减低,不均匀,边界模糊,略不规则形,范围约5.9X3.7cm2,CDFI显示该处血流信号不明显。超声诊断:脾实质回声减低,声像改变考虑脾梗塞可能。治疗上给予西地兰控制心室率的同时,立即给予尿激酶可用本品4400单位/公斤体重,生理盐水配制后15分钟滴完。然后以4400单位/公斤体重/小时静脉滴注维持。患者心悸、胸闷、气短及左侧季肋区疼痛逐渐缓解。次日复查脾脏彩色多普勒显示,原回声减低区内可见血流信号显示。
作者:刘庆语;刘美丽;金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和自行设计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60例老年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同时给予睡眠障碍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60例二级护理老年住院患者中有38例存在睡眠质量问题,PSQI总分(8.99±3.68)分,与国内常模(3.88±2.52)分比较,差异显著(P <0.01);影响睡眠的因素主要有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环境等三方面;两组患者干预前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是患者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以及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睡眠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苗天爱;李群;王春芹;杜中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环形电极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对通过妇科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8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1次成功率98.0%,手术时间5-15min,平均6min,出血量5-10ml,术后无感染。结论 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好、安全有效,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宫颈疾病具有极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尔西达·阿不都热依木;索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在婚前医学检查中肝脏性疾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谷丙转氨酶升高,脂肪肝的发病情况,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2012岱山县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男女共检查4339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493例占11.36%男性占63.08%,谷丙转氨酶升高567例占13.07%男性占83.07%,脂肪肝254例占5.85%男性占93.70%,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实施建议性医学意见是阻断和控制肝脏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陆志刚;徐梅;张彤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遵义市麻风病人生存状况,针对性地制定有效救助措施。结果调查病人960例,外迁31例,失访155例,死亡115例,存活659例。存活病人中Ⅰ级畸残77例,Ⅱ级畸残218例,无残疾364例。结论麻风病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要实现麻风病人与社会融合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吴铁菊;李林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挽救人们生命健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突发事件院前急救的护理流程,以及院前护理的新进展,对如何提高当前我国的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提出建议,明确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明确有序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检测并记录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尿病组)与96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ST-T变化以及HRV时域4项指标。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缺血性ST-T改变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加重,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
作者:刘兆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病患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患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中,痊愈的有36例,占比49.3%,显效的有28例,占比38.3%,有效的有6例,占比8.2%,无效的有3例,占比4.1%,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病患中,痊愈的有25例,占比34.2%,显效的有18例,占比24.6%,有效的有16例,占比21.9%,无效的有14例,占比19.1%,总有效率为80.9%。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岩;黄云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源型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6起食源型霍乱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然后对其流行的因素采用Pearson单因素结合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16起食源型霍乱疫情,共计诊断霍乱患者数为82例,带菌者为118例;病例主要分布两个年龄段,即20-30岁与40-50岁年龄段,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9.00%(58/200)与21.00%(42/200);病例性别构成为120:80;患者及其带菌者中,主要以工人、学生、农民以及餐饮人员较多。经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终确定聚餐、水污染、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四个因素为影响食源型流行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食源型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包括聚餐、水污染、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等方面,因此应该注意上述影响因素,做好疫情的预防与监督工作,降低食源型霍乱病例的扩散以及控制该病的蔓延。
作者:吴志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通过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并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得出天痳钩藤饮有较好的降压和改善症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脂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李红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