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华
培训护士在书写护理文件中存在较多问题,我们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①改变传统带教观念,明确护理文件书写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②培训护士上岗前,对护理文件书写重点强调;③书写护理文件由易到难;④开展对护士护理文件展评等,能大大提高培训书写护理文件的能力,为她们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路开芳;董玉会;彭燕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肝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治疗12个月后,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情况和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和HBV-DNA转阴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揭苏平;廖佳隆;温小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使用皮炎平联合湿润烧伤膏与使用造口护肤粉及皮肤保护膜治疗肠造口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肠造口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皮炎平及湿润烧伤膏,对照组应用造口护肤粉及皮肤保护膜,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炎平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肠造口皮炎方法简单、疗效快、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玲红;郑荣花;黄丽萍;林春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临沂罗庄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11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10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后位组胎头吸引器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等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停滞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枕后位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并选择佳分娩方式,这对减少母儿损害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新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是目前医治孕妇产后出血的一种非常常用的临床方法,为了探究其疗效和作用,文章将选择36例无基础疾病、妊娠状态下无其他并发症状出现的剖宫产孕妇进行研究和调查,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观察组是将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对照组只利用缩宫素。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使用的方法比对照组的药效和作用更为明显,对产妇产后出现的过多出血以及预防宫缩乏力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选取临床适宜病例验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清醒急诊手术病人的焦虑指数。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5月1日间入我科的既往无精神疾患的急诊清醒病人(或短时间内昏迷,经抢救迅速复苏的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人)和对照组(80人)。首先,对两组通过询问代笔方式进行入院后焦虑自评( SAS)的测试,并记录数据。第二步,实验组给于普通术前护理和特殊心理护理,而对照组仅给与普通术前护理。第三步,在术前数分钟再次对两组进行如上焦虑自评(SAS)的代笔测试,记录数据。后,利用SPSS13.0程序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处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的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评数据对比处理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实验前后病人的焦虑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降低急诊病人术前焦虑、恐惧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训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急性腹痛患者急诊分诊准确率。方法利用Larry weed的SOAP公式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6496例急性腹痛患者进行正确分诊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正确分诊及护理干预措施后分诊准确率平均达到95.93%。结论急性腹痛由于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发展变化迅速,是临床急诊病人中常见、痛苦的一种主诉,通过正确的方法可以提高急性腹痛的分诊准确率。
作者:赵海萍;陈琼;张月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检测含钛合金和钴铬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PFM )修复前后犬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的表达,观察两种非贵金属烤瓷合金的生物学性能。方法将6只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含钛合金和钴铬合金PFM修复,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1、2、3个月采集龈沟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含钛合金修复后1、3个月,TNF-α的表达有所增加(P<0.05)。钴铬合金修复前后,TNF-α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修复前后IL-6的表达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含钛合金较钴铬合金更容易导致牙周组织的炎性改变。
作者:李骏;陈林;王虹飞;杨成雪;祁佳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方法把6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任意分成两个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人,分别对其实施不同的干预方法,具体的是对照组实施正常护理,干预组则采用综合护理,综合护理有贴心的心理护理、子痫期的相关护理、分娩期的护理、产后护理,后针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患者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与干预组相比,对照组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早产、产后出血等症状,新生儿的死亡率也较高。结论经过护理人员精心的心理护理,子痫期的有效治疗及护理,还有相应的产后护理,这些护理工作可以让患者早日康复,患者的血压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症很少发生,胎儿出现的异常状况也相对减少。
作者:张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50岁以后的老年男性。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前列腺增生患者也逐渐增多,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持久的特点,是治疗前列腺增生较为先进的一种手术方法。根据个人多人临床护理经验,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加以总结。
作者:赵姝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儿科患者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细节管理的内容,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方面,对照组比观察组低,对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强化细节管理,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提高管理的水平。
作者:刘宏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河池市巴马县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对我县23145名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免费生殖健康检查。结果育龄妇女患有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占全部人数的84.52%。主要的疾病有:慢性宫颈炎和细菌性阴道炎以及盆腔炎等。结论经过调查发现,育龄妇女发生生殖道感染的几率非常高,由于其缺乏一定的生殖健康知识,同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要加强对育龄妇女人群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同时要提高政府的支出,减少和避免育龄妇女发生生殖道感染,进而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白秀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活动能力以及其日常的生活能力变化情况。方法以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54例,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77例患者,分别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蛛合康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治疗后其 NIHSS 数值以及 BI数值较治疗前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表明患者的活动能力以及其日常的生活能力都有所好转。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 NIHSS 数值以及 BI数值相比差异也显著,表明实验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治疗后的活动能力以及其日常的生活能力也都有所好转。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卒中患者活动能力以及其日常的生活能力的提高,减轻患者及其家人的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家属的压力
作者:方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 s后留置尿管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直肠癌 Mile’ s后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n=42)直肠癌Mile’s后病人24小时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直肠癌 Mile’s后留置尿管病人舒适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直肠癌 Mile’s后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直肠癌 Mile’s后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王艳丽;宋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在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内镜手术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后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内镜手术患者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风险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内镜手术的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肖达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骨科手术后有效的处理方式,为今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处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安慰和术后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人数,伤口恢复速度,患者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骨科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伤口疼痛和精神焦虑人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骨科患者术后的精神焦虑和伤口疼痛,并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旦珍;赵丽辉;吕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当前社会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各地医疗纠纷事件层出不穷,医患冲突的新闻屡现媒体。媒体镜头中患方人员哭天抢地的景象颇能获取人们的同情,这导致公众颇为关注患方的诉求和心理感受,而往往忽略医患纠纷事件对当事医务人员心理造成的冲击和伤害。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在一家省级三甲医院专职处理医患纠纷的工作人员,根据自身工作经历,从几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作者:上官文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2例病人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引流,烤灯照射,换药和Ⅱ期缝合等治疗措施。结果8例切口没裂开有少量渗液的病人,术后3-5天愈合;9例切口愈合不良有中等量渗液的病人,术后7-10天愈合;5例切口全长均不愈合,渗液量多,皮下组织全部游离的病人,术后18-22天愈合。结论皮下脂肪组织肥厚和高频电刀及操作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局部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陈天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肱骨骨折合并上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术后均随访2年,按照 cassebaum 标准进行功能测评,优31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6.0%。结论肱骨远端骨折通过手术治疗可使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患肢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四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原发性肝癌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来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共检出67个病灶,在所有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腹膜后淋巴结转移,8例患者存在门静脉癌栓的情况。结论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对肝癌与肝硬化进行有效的区分,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詹奕彦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