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刘兆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冠心病, 24h心电图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检测并记录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尿病组)与96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ST-T变化以及HRV时域4项指标。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缺血性ST-T改变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加重,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预防接种反应的护理体会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疫苗接种的种类增多,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受到预防接种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预防接种副反应指的是,接种生物制品后对机体可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的同时,伴随发生的对机体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免疫反应,而伴随的免疫反应过程中表现的临床症状即为免疫副反应[1],也叫预防接种反应。预防接种反应是计划免疫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尽管其发生率极低,但处理不当会影响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如果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可以减少预防接种反应。而且预防接种工作者有必要把儿童预防接种前的注意事项和接种后的反应与处理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宣教。为搞好预防接种工作,对接种反应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

    作者:于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突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7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对50例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5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动态护理、营养护理、胃肠护理、导管护理、伤口护理、结肠造瘘口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护理。结果50例患者均经过了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发现患者腹部内有肿瘤的患者有27例,占总人数的54%,在手术中发现肠粘连患者1例,占总人数的2%,在手术中发现肠扭转的患者有5例,占总人数的10%,在手术中发现嵌顿疝患者有17例,占总人数的34%。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并发症患者有8例,占总人数的16%。结论通过对50例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了解到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与中青年肠梗阻患者中不同之处,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预后治疗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爱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降低院内感染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

    目的浅谈降低院内感染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方法抽取手术室2012年下半年以及2013年上半年的护理工作进行研究,2012年度下半年实施陈旧的护理管理方法为对照组,将2013上半年实施相关的手术室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内发生院内感染率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开展降低院内感染的管理方法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了低于对照组,而且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主要是提高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方法,从而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赵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三合一心理干预应用于低龄脑卒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6例低龄脑卒中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38例患者在常规组的护理模式上加用三合一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以及ADL的对照比较后发现,研究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龄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三合一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加强日常生活的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素霞;陈文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心内科老年患者人性化护理

    由于年龄的原因,老年患者各功能器官呈衰退趋势,不仅反应迟钝,而且行动缓慢,同时由于疾病原因、药物作用、环境改变、生理学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多种危险。与此同时,心血管疾病由于其特殊性,用药品种很多,而对于老年患者,多有其他并发症,因此药物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多,漏服、错服等现象常有发生,而药物的错误使用对老年人往往会产生比较大的伤害,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药物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症状、尿潴留、肾毒性以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刺激血管等,这些都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做好老年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

    作者:张建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运用。方法制定“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质量督查的相关标准,病区创造人人参与督查的氛围,落实护理质量班班督查;统计3年来使用“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后病区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指标的持续改进成效。结果使用护理质量“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后,护理质量问题发生数及重复发生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综合得分高于使用前。结论使用护理质量“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病区基础管理的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提高。

    作者:杨新雅;蔡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肝硬化并腹水患者的护理体会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而腹水又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为显著的临床表现,病情复杂,所以及时观察病情和优质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莉;李东华;程海英;宋淑华;李金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进行综合护理的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科学细致的综合护理,治愈47例,死亡1例,治愈率97.92%,死亡率2.08%。结论科学细致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瑞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刺配推拿治疗颈源性咽炎26例

    目的对颈源性咽炎患者采用针刺配推拿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颈源性咽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3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推拿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试验组:痊愈6例,占46.2%;好转6例,占46.2%;无效1例,占7.6%;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痊愈3例,占23.1%;好转5例,占38.5%;无效5例,占38.4%;治疗总有效率为61.6%。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颈源性咽炎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患者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介绍急性脑梗塞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语言、肢体功能,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及肢体血供及全身皮肤色泽情况。结果30例患者平均治疗20d,存活27例,其中日常生活能自理20例,部分自理7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护理,注意溶栓药物在一小时内的药效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各种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塞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作者:杜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所起的作用

    目的分析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06月期间收治了患有牙周炎患者4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正畸治疗,在进行正畸治疗之前试用了牙周序列的治疗,并且牙周序列的治疗贯穿于整个正畸治疗的过程当中,对于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对于这些患有牙周炎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和牙周序列治疗之后,进行的关于牙周的各个方面的数据的检查结果都比治疗之前有明显的改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当中起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白瑞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护士长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指挥系统中的重要管理人员,作为护士长不仅要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才能为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起积极作用。护士长还肩负教学科研、护理教研和行政等方面的素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病房的开展,为了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护士长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技术操作、具备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的交往能力。因此,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护士长,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特谈一些感受。

    作者:任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电子医嘱收费的管理

    分析电子医嘱收费时常见的问题,如与收费项目、沟通、科室管理及少收或漏收费等,提出及时发现收费管理缺陷、制定合理收费管理措施、减少费用纠纷,是解决收费问题的重要管理措施。

    作者:陈平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影响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骨科手术后有效的处理方式,为今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处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安慰和术后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人数,伤口恢复速度,患者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骨科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伤口疼痛和精神焦虑人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骨科患者术后的精神焦虑和伤口疼痛,并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旦珍;赵丽辉;吕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香菇多糖对慢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香菇肌理玉洁,气味芳香,味道鲜美。常人多只知道香菇之美,却不知道香菇的药用价值。香菇是我国传统的食、药二用真菌。古代医书记载,香菇有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健胃助食之功效。近年来,有关香菇药理和疗效的研究很多,普遍认为香菇有多方面的功效,如能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生长、平肝、解毒等效。本文通过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香菇多糖对慢性肝炎的临床药用价值,使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香菇在中药临床应用上的价值。

    作者:李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科护理中对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的应用

    目的对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妇科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6.8%,对照组则为68.4%,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7%,对照组则为73.7%,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在妇科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立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晕切口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护理及疗效分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临床护理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行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行乳晕切口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患者行乳腺手术治疗时,采用乳晕切口的方式并加以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在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肖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病因分析和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发病原因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共9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孕妇92例做为对照组,认真分析患者早期阴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并针对病因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以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导致孕妇早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先兆流产、宫外孕、宫颈炎以及阴道炎,观察组患者中先兆流产组的孕酮水平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孕妇(P小于0.01),非先兆流产组孕妇的孕酮水平和对照组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大于0.05).全部早期阴道出血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共有80例成功保胎。结论先兆流产属于早期阴道出血患者为常见的病因,应当针对发病原因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保证妇婴的健康。

    作者:李金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6.92%(10/13).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临床凡遇到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干咳少痰者或有双肺弥漫性网格状结节样间质浸润者,应高度警惕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可能,早期、足量、足疗程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莉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血透室的应用研究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整体而有效的护理模式,在血透室开展人性化护理,可提高透析护理质量。本文中,笔者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在血透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理论,通过护理实践和探索,在优化护理质量的同时,促使护士积极更新业务知识,让病患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赵善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