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珺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患者采用相关的护理措施,探讨和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新生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成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8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患者进行必要的针对性护理,有效地预防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採用血管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操作体会。方法确定穿刺点、穿刺针的使用、退送导管方法、刀片应用、带鞘扩皮器使用及后应用超声判断导管位置。结果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的成功率高於传统的盲穿法,异位率低於传统的盲穿法,併发症低於传统的穿刺法。结论在血管超声引导下,即时PICC置管术能够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一次性成功穿刺率,降低穿刺出血量,缩短穿刺时间,使病人手臂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黄本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中护理、输液护理、保持正常体温、术后早期活动、腹腔引流管护理等。术后住院5-7d、平均6d,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张春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长期饮酒者红细胞MC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2例长期饮酒者的红细胞MCV,并与55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长期饮酒者红细胞MCV有显著升高,且28例饮酒10年以上与54例5年以上者红细胞MCV亦有显著差异。结论红细胞MCV的检测可作为长期饮酒者的一个监测指标。
作者:王健;鞠健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所收治的5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被确诊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超声诊断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的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4.3%。结论由于超声诊断检查具有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无辐射以及无创等优点,且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曹文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护理学员讲好一堂专题讲座就是每个护理教员都将面临的一堂必修课,也是我们提高护理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护理教员应如何备课,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方式等问题进行以下综述。1、精心备课:了解情况、有的放矢;掌握深度,广度;抓住重点、难点;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总体设计要得当;主题思想要明确;从共性到个性;逻辑与层次要分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衔接要自然;3、精心安排教学方式:讲授应留有余地;提问与课堂讨论应适当穿插;提问方式合理安排;后还需温故而知新。综上所述,如果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必然能够对护理临床实习学员的业务学习效果有很大的提升。
作者:汪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炎症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选自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0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并将70例盆腔炎的患者资料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病例35例,对照组患者病例35例,那么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部为7天为1个疗程,共计给予两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的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的患者总体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使用的甲硝唑治疗的效果。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经x2检验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炎症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的动态的病理学过程。能否阻断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对阻止或延缓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医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对活血祛瘀药的研究,将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开辟新的领域。
作者:龚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科雷氏骨折有效诊断及治疗的途径。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科雷氏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患者在3个月后恢复功能,无外观畸形。1例肩关节活动轻微受限,1例腕关节轻度畸形,前臂旋转受限,经后期功能锻炼,日常生活与生产不受影响。结论科雷氏骨折患者诊治中,及时科学诊断,并采取复位、固定、中药治疗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患者康复效果好,功能恢复快,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诸体位改变对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进行喘息性肺部炎性疾病治疗的56例患儿进行不同体位诊断后的临床资料和测定参数分析。结果侧卧位与仰卧位相比各潮气呼吸参数均有显著性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进行测定时,对患儿的体位进行统一是必要的,可以减少诊断误差的出现。
作者:黄传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的护理体会,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整理和综合。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这一年期间收治的8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资料,分析针对其进行的临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对患者的血管通路护理、血糖的控制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结果本组的85例血液透析患者有45例病情好转,15例患者由于自己的原因放弃治疗,5例患者转院治疗,20例患者因并发症死亡。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是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医院对患者进行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也取决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
作者:周莒红;魏延乐;房启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进行排便方法指导和腹部按摩,合理调节膳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71例便秘病人中徒手排便18例,其余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顺利排便。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并且还能有效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浅谈老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近35例老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血糖水平的监控,饮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肤及切口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病情好转,无伤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对老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童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阑尾炎小切口局麻下切除,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用1%利多卡因,于麦氏点处,做局部全层腹壁浸润麻醉,在局麻前5-10分钟,静脉滴注杜冷丁60-100mg;麦氏点处做一小切口长约2.0cm,切开腹壁各层,进腹,用食指探查阑尾位置及情况,常规切除阑尾。术后给抗炎、补液、对症等治疗。结果110例病人均于术后24小时进少量流质,肠功能恢复提前。其中7例因慢性黏连,术中有4例需延长切口;另有3例切口红肿,加强抗炎,刀口痊愈;术中发现黏连的7例病人中有2例,术后仍右下腹部疼痛不适(轻度疼痛,考虑继续黏连可能。),无梗阻症状。结论采用局麻小切口切除阑尾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在心肺功能允许下进行。其方法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基层医疗。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主要研究脑外科手术麻醉用药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药的基本疗效,并就其临床应用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1年9月期间入院治疗需要执行开颅手术的患者74例,对患者在执行手术过程中使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后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患者执行开颅手术过程顺利,在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后,患者MAP以及HR指数均显示正常,并且均低于诱导前的起始水平,患者在接受开颅手术后,麻醉效果在3min内对患者所造成的SpO2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患者在执行手术后的对其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等进行统计,患者的表现基本正常。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例,主要表现是头晕、恶心等症状,但并未出现低氧血症。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技术在脑外科手术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比较平稳的效果,并且能够对气管插管起到一定的反射作用,在执行手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镇静、镇痛效果比较理想,术后恢复效果较好,不会出现低氧血症等现象。
作者:冷敦雁;陈森;聂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期患者43例,分析所有患者的现存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几乎都存在严重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情绪,在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不良情绪明显好转,透析前后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期尿毒症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扭转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申蕾;潘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机制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73例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紧急处理,实施快速有效的护理,大部分患者能够顺利进行充分透析。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快速纠正低血压,即能够保证透析充分性,又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临沂罗庄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11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10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后位组胎头吸引器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等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停滞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枕后位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并选择佳分娩方式,这对减少母儿损害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新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加强对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积极护理是否能提高治愈率及好转率。方法通过对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结果降低了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结论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好转率。
作者:熊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析临床输血护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方法对某医院的血液流程进行调查分析,重点抽查输血病历,对其进行汇总、分类及分析。结果临床安全输血的问题有护理服务意识低、输血流程不规范、输血记录不规范、输血管理不到位等。本院针对这些问题,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的规定,提高操作者的输血技巧,规范输血操作程序,采取全程监控措施,经过以上要求践行,保证临床的输血安全。结论安全输血管理可以保证抽血、输血的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这在安全输血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卡丽毕努尔·力提甫;祖拉亚提·库尔班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