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林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整体而有效的护理模式,在血透室开展人性化护理,可提高透析护理质量。本文中,笔者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在血透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理论,通过护理实践和探索,在优化护理质量的同时,促使护士积极更新业务知识,让病患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赵善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处理原则及其效果的对比。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诊治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前阶段处理29例,其中术中修复11例,术后18例,术中以胆管端端吻合修复为主,后期以胆管-空肠Roux-Y吻合为主;后阶段处理20例,术中修复4例,术后修复16例,术中以胆管修复加T 管引流为主,后期以胆管-空肠 Roux-Y 吻合为主。第一阶段手术修复成功率55.17%明显低于第二阶段修复成功率90.00%,两者相比P<0.05,差异显著。结论患者修复率受手术方式、手术者、手术时机等因素的影响,一期重建手术不成熟时则要果断延期手术。
作者:赵志强;徐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对肛瘘以及肛周脓肿诊断中采取高频线阵及经直肠腔内超声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能够取得的诊断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名患有肛瘘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采取高频线阵及经直肠腔内超声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50名病人中,有28名病人采取了手术治疗措施,在检查结束后,将检查得到的结果和手术产生的结果作分析和对比。结果对50名病人的肛瘘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将检查中发现的症状和得出的结论与临床上肛瘘定义标准相对比,发现经超声诊断,有23名病人属于低位单纯型,有11名病人属于复杂型,有7名病人属于高位单纯型,有9名病人属于高位复杂型。28名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人在诊断主管的过程中,敏感度结果为91.6%,对病症漏诊率为8.2%;在诊断支管的过程中,敏感度结果为90.8%,对病症漏诊率为7.9%,病症的特异度为100%。结论采取超声诊断措施能够有效的提供相应的诊断影响学依据,对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中心在一次处理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井水和粪便里检出人毛滴虫滋养体,确定这起群体性发病是经水传播人毛滴虫感染,引起病人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症状。证实人毛滴虫感染不仅对人有致病作用,引起群体性骤集性感染发病,而且感染性强。但其离开特定的环境,抵抗力弱。回顾这次经过,对人毛滴虫感染途径、致病性、以及检验人员在这次调查处理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检验人员在工作中意外发现病原体意识,因此作者认为检验人员应参加流调,在卫生流调人员没考虑到的情况下,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病源体特征,提供新的调查、检验线索,以便于检验工作在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时发挥更好作用,更快更好的完成病原体调查工作,本次调查过程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唐竹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急性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的高效途径。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运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实施治疗,对照组运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平均止血时间17.5h、输血量1.0U、2d内再出血率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2%,平均止血时间29.4h、输血量2.1U、2d内再出血率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疗法疗效较好,能够促进止血、减少失血量以及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治愈率高。
作者:范俊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哮喘正确用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将2009年门诊治疗的哮喘患儿应用舒利迭未进行护理干预的30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进行完善的护理干预30例未观察组,比较两组,家长对该药物的认同率,以及肺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中家长对该吸入性药物的认同率更高(p<0.01);②观察组临床症状控制机肺功能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吸入药物的认同率,有效改善他们用药的依从性,提高了患儿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海香;仇惠文;区燕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 s后留置尿管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直肠癌 Mile’ s后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n=42)直肠癌Mile’s后病人24小时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直肠癌 Mile’s后留置尿管病人舒适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直肠癌 Mile’s后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直肠癌 Mile’s后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王艳丽;宋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早期声门型喉癌激光微切后前联合在局部治愈、复发以及术后喉功能保护和恢复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接收的50例用激光微切治疗T1,T2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探讨50例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后前联合在局部治愈、复发以及术后喉功能保护和恢复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结果喉癌细胞侵犯前联合者25例,局部治愈20例(75%),局部复发2例(8%),喉功能保留22例(88%);无喉癌细胞侵犯前联合25例中局部治愈24例(96%),局部复发4例(16%),喉功能保留25例(100%)局部复发累及前联合者3例(12%)、无累及前联合者1例(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声门型喉癌如果涉及前联合,若激光微切不彻底,将增加患者复发率,T1期患者复发率增加明显。
作者:白晓明;钟绵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观察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5月儿科住院患儿84例按照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57%、95.24%,组间数据比较χ2=11.3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护理并发症、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进行应用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不良结局,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谭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其中常见的为青紫型和单一畸形,对患者进行诊断,出诊原因为:气促和喂养困难以及咳嗽、早产、紫绀。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出现不典型的心脏杂音和紫绀以及气促,严重时还会出现心衰和窒息。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对于新生儿患者出现紫绀和气促以及喂养困难的症状,则应该引起重视,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联合患者心脏杂音等症状来对患者进行确诊。
作者:江溪;韩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含丹参成分注射剂致水肿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对380例应用含丹参成分注射剂药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在38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发生水肿,发生率为1.58%,应用氢氯噻嗪治疗效果不佳,经停用含丹参成分注射剂后水肿消退。结论含丹参成分注射剂在临床各科均广为应用,应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
作者:赵德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凉血益肾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采用自拟凉血益肾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共8周。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3.3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6.66%。结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并推广。
作者:李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与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2月累计收治80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名和干预组40名,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干预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好转率达到95%,对照组好转率为50%;同时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ADL)、住院天数比较,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消减患者的恐惧和悲观的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从而增强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张仕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口腔患者流行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市自2008年---2012年期间所收治的口腔癌患者共计3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因素包括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吸烟因素、以及生活环境因素这几个方面,对以上因素与口腔癌的相关性关系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性别方面:不同分期中,男性、女性患者的分布情况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早期口腔癌患者中,女性患者分布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晚期口腔癌患者中,男性患者分布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年龄方面:男性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城市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农村患者;吸烟方面:有吸烟嗜好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患者中有吸烟嗜好的患者比例;生活环境方面:城市患者中,早期口腔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晚期口腔癌发病率;农村患者中,早期口腔癌发病率明显低于晚期口腔癌发病率。以上数据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老年、有吸烟嗜好、农村患者是诱导口腔癌疾病的关键因素,需要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宣传教育的方式,对口腔癌疾病进行合理的控制。
作者:李学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尧峰社区糖尿病人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的因素。方法在尧峰村开展慢性病体检的基础上,选取笔者所在社区146名糖尿病患者,调查他们健康档案中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的随访记录,以及与部分病人直接交流相结合的办法,分析目前糖尿病人药物治疗效果的总体情况,总结多数糖尿病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因素。
作者:吴金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阶段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恶性肿瘤内科治疗阶段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与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 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阶段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护理水平,消除不良心理,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丁延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患者经过护理后,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急,伴呼吸困难,采取综合的护理能有效缓解病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龙柄桥;杨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压疮风险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卧床患者3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进行专业护理。结果观察组共发生压疮19例,压疮发生率为11.9%,其中Ⅰ期14例,Ⅱ期5例,对照组共发生压疮148例,压疮发生率为92.5%,其中Ⅰ期64例,Ⅱ期42例,Ⅲ期32例,Ⅳ期10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压疮风险评估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舒适度。
作者:席德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一天一次,每次10mg,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患者子宫和肌瘤大小、血清中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促卵泡激素变化情况。结果对比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及孕酮变化,治疗后各项数值均有显著变化,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登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癫痫在临床上的表现特征,寻求佳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 MR I确诊)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结果86例脑血管疾病出现继发性癫痫患者,54.7%的患者是由原发病脑出血引起的,39.5%的患者是脑梗死引起的,5.8%的患者是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57%的患者是部分性癫痫发作,与患者原发性病灶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与患者的原发性病灶、癫痫类型以及癫痫发生的时间有关。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对癫痫的控制作用强。
作者:佟智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