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琼
目的探讨儿童睾丸扭转临床发病的原因以及在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证儿童睾丸的正常功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儿童睾丸扭转病例,总结儿童睾丸扭转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及优质的临床护理,80例患儿的睾丸扭转均得到有效治疗,并终康复。结论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睾丸扭转的关键,尤其是儿童睾丸扭转患者更是要在临床护理中注意护理质量,对保障睾丸功能性和存活率以及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凤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论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我院17名护理人员的柔性管理需求进行调查,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加强与一线护士沟通,丰富护理工作,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推进激励制度的多样化和人性化。结果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后,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结论实施柔性管理后,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职业满足感得到明显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分析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臂丛麻醉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手术医治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麻醉采取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麻醉,B组患者麻醉采取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复合进行。结果 B组患者在清醒时间以及躁动现象明显低于A组,并且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作者:米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2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预见性护理,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作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明显较少,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产妇在产前及产后的情绪较为稳定。两组产妇在产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出血、休克以及死亡等症状。结论给予产妇预见性护理可以大大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的预后,提高产后生活质量,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方萍;常学江;高承香;邱建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013年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5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小儿共5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2组小儿静脉采血之后,使用免疫比浊法对C-反应蛋白进行测量,对比2组小儿的各项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有35例,占所有患儿比例为70.0%,男女患儿之间无显著差异性( P>0.05),患儿的细菌感染阳性检出例数为50例,达到了100%,相对于病毒感染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C-反应蛋白检测,具有极高的检出率,能够成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临床诊断治疗来说有重要价值。
作者:庞智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CYP1B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中特异性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量极低,以 CYP1B1为靶点研制肿瘤组织 CYP1B1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并初步应用于卵巢癌组织CYP1B1表达的检测,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指标和依据。
作者:王秀珍;陈奎生;杜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包头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的情况。方法①膳食测算,采用3天膳食称重记录法;②采用身高、体重测量法。结果包头市学龄前儿童总体发育状况良好,WAZ、HAZ、WHZ的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低体重、发育迟缓发生率基本为零,消瘦、肥胖无差异,超重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省示范幼儿园和一类幼儿园儿童营养供给合理。农牧区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在营养膳食不够合理。②农牧区幼儿园伙食供应未达不到RNI标准。
作者:周怡;孟宪梅;王晶;郭龙;栗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味对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失眠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名,予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名,每晚睡前半小时予安定2.5mg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及临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相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治疗组药物临床依赖性及副作用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双侠;郭成龙;毛茂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全麻患者手术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为全麻患者的护理方法提供借鉴。方法从我院的麻醉恢复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0例全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三组,其中儿童组300名,成人组300名,老年人组400名,并对他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术后患者发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分别有154例,64例,139例。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儿童组和老年人组明显高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和老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对此类特殊人群,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术后能更好更快恢复。
作者:石红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6.92%(10/13).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临床凡遇到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干咳少痰者或有双肺弥漫性网格状结节样间质浸润者,应高度警惕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可能,早期、足量、足疗程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莉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质量改进在中心注射室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中心注射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护理服务的提高,对改善前后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在患者等待实时间、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巡视间隔、患者满意率的表现上,均优于改进前。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在中心注射室应用中,护理质量呈平稳上升趋势,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薛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补肾壮骨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占48例,显效占20例,有效占16例,无效占6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补肾壮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患侧叶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等,术后复发或转移与手术的范围密切相关。本组3例术后复发转移者均为患侧叶部分切除者,占该术式的33.3%;其他术式术后无复发转移者。结论应依据病灶的部位、数量、有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选择相应术式,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及减少复发和转移率。
作者:张岩;张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内异症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腹腔镜剥除卵巢囊肿的患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术中创面止血,A组患者采用缝合法, B组患者采用电凝法。于患者术前、术后第二次月经和术后6个月后第1次月经进行抽血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黄体生成素( LH)、阴道超声检查窦状卵泡数(F0)及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以判断卵巢的储备功能。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二次月经和术后6个月后第1次月经的FSH、E2、LH、F0、PSV与术前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二次月经和术后6个月后第1次月经的FSH、E2、LH、F0、PSV与术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第二次月经和术后6个月后第1次月经的 FSH、E2、LH、F0、PSV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剥除卵巢囊肿术中用电凝止血法较缝合止血法对卵巢储备功能损伤大,推荐使用缝合止血法。
作者:吴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利用健康教育卡片,使患者更容易而且有效掌握健康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复发率,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美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和临床意义做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1000例血液标本,使用 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并分析其复检规则和临床意义。结果经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血液标本呈真阳性的有182例,占18.2%,呈真阴性的有706例,占70.6%,呈假阳性的有104例,占10.4%,假阴性为8例,占0.8%,复检率为28.6%。结论科学合理的复检规则,能够为血常规检查质量作保证,同时也能降低复检率,从而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报告,便于医生展开更科学的治疗,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申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所收治的5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被确诊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超声诊断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的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4.3%。结论由于超声诊断检查具有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无辐射以及无创等优点,且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曹文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医辨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要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停止用药后,中医治疗无一例复发,而西医治疗组有2例患者复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治消化性溃疡,短期有效率低,但是长期作用良好,停止治疗后,病情不复发,疗效较为理想,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鄢斌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方法对本科近年来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技术训练、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和对患儿的心理干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为医院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与护士的穿刺技术、专业形象、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穿刺后的固定及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患儿的心理干预等因素有关。
作者:覃菊英;李晓荣;岑在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经过临床实践,分析 MA方案联合小剂量反应停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50例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他们实施MA方案联合小剂量反应停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之后,显效患者有16例,有效患者有14例,总有效率为60%;症状没有缓解并死亡的患者有5例,占总数的10%。经过两个疗程治疗之后,显效患者22例,有效患者18例,总有效率为80%。出现的毒副作用。临床上出现多的为髓抑制,但非血液不良反应表现的并不显著。该组患者都出现了血小板减低和粒细胞缺乏,同时出现了严重感染症状,其中20例败血症,5例肛周脓肿,4例肺部曲霉菌感染,3例严重出血。结论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采取MA方案联合小剂量反应停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医生对症选用。
作者:郝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