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淮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可溶性 Fas水平(sFas)和 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情况,以及用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123例,根据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成Ⅰ期组(n=39)、Ⅱ期组(n =41)和Ⅲ期组(n=43),并纳入4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所有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和Toll样受体的浓度,并比较各组间浓度的差异。结果疾病组血清可溶性Fas和TLR4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6.76,P=0.000;T=-50.55,P=0.000)。Ⅱ期组血清Fas和TLR4浓度显著高于Ⅰ期组(T=-17.05,P=0.000;T=-10.31,P=0.000),Ⅲ期组血清Fas和TLR4浓度显著高于Ⅱ期组(T=-28.10,P=0.000;T=-34.96,P=0.000)。结论血浆中sFas和TLR4浓度检测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慎锋;王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外科住院患者费用的系统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明显减少医患、护患之间的矛盾,杜绝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采取各部门各科室加强协调沟通,医护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学习并掌握各项规范收费标准,全面解释收费明细,实施的各项治疗及护理与收费同步等5项基本措施,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规范收费管理及常规管理进行对比调查分析。结果194例手术患者在规范收费管理后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提高了手术效果及疾病治愈率。结论系统规范的收费的收费管理,可以促进疾病康复,有效防止医患、护患矛盾的发生。
作者:张辉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病情的影响程度。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60例患者经患者同意随机平分为教育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教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教育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教育组患者在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教育能够使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注意影响糖尿病病情发展的因素,使患者在患病后,能大程度地提升生活质量,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思考、推广、使用。
作者:陈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结合临床数据资料观察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应用腔镜治疗8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腔镜技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结果8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经治疗,手术平均时间为50±4.3min,术中出血量20.4±3.2ml,书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其中输卵管通畅71例,通畅率达83.5%,不畅8例(9.4%),阻塞6例(8.23%)。随访1年,其中妊娠59例,妊娠率69.4%。结论应用腔镜技术可以及时准确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降低对患者的损伤,显著提高输卵管的通畅率和妊娠率。
作者:王礼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讨山东省安丘市关于老年人长期护理现状及需求状况和影响因素,为以后开展山东省安丘市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工作提供给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从山东省安丘市选取100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和访谈的对象,从个人基本情况、护理利用现状和需求方面展开调查,探讨该区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现状及需求。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1年07月---2013年07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将他们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1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7d、14d、28d的生存率分别为(12例,80.0%)、(9例,60.0%)、(4例,26.67%);对照组患者在7d、14d、28d的生存率分别为(8例,53.33%)、(0、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法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能够较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对器官的保护作用和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骨质增生是一种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长期不良习惯以及破坏性外伤所导致,随着发病率的日益增加,医学界对骨质增生的关注必须得到加强。本文简要概括了对骨质增生的理解,分析了造成骨质增生的原因及其症状表现,并提出了有关骨质增生治疗上的建议。
作者:王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观察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5月儿科住院患儿84例按照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57%、95.24%,组间数据比较χ2=11.3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护理并发症、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进行应用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不良结局,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谭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6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跟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行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牛莉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癫痫在临床上的表现特征,寻求佳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 MR I确诊)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结果86例脑血管疾病出现继发性癫痫患者,54.7%的患者是由原发病脑出血引起的,39.5%的患者是脑梗死引起的,5.8%的患者是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57%的患者是部分性癫痫发作,与患者原发性病灶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与患者的原发性病灶、癫痫类型以及癫痫发生的时间有关。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对癫痫的控制作用强。
作者:佟智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餐饮具集中消毒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实质就是把餐饮店的清洗环节外移出来。餐饮具集中消毒较传统的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具有突出的优势:消毒效果好、便于保存、消毒成本低。但是,由于对集中消毒餐饮具没有专门的国家强制标准和地方标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无需卫生许可,卫生监管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通过对一起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中心消毒的餐具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案的查处来分析探讨餐饮具集中消毒的安全与监管。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钛夹止血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37例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即时止血率100%,无一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疗效显著。
作者:黄明海;谭瑞明;廖志丹;刘勇;陈铭;李红莲;匡绚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及不耐受食物禁食/轮替治疗对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每例患者均收集2-3 mL血置于干燥管保存,采用酶联免疫方法( ELISA法)检测患儿对14种食物的不耐受状况。针对观察组阳性患者制定出专门的饮食指导,进行饮食调整治疗及疗效观察。结果80例受检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 IgG阳性率达100%。其中较高的有鸡蛋,鳕鱼,蟹。所有患者中,有58例中重度食物不耐受,经过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食物不耐受与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有相关性,不耐受食物禁食/轮替治疗对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作者:段志娟;冯亚兰;罗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推进我国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更好地开展,探索慢性病社区干预的新模式,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干预管理效果,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抽样法,选取辖区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人,调查干预对象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情况、疾病控制率和对管理效果的评价。结果干预组在血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测量结果均比干预前有所以降低,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干预慢性病管理应该以定期随访和行为干预为主,针对不同疾病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终在社区医务人员中达成共识。
作者:彭俊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血液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2月---2012年11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45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患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淋巴瘤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88例患者(淋巴瘤46例、急性白血病22例、多发性骨髓瘤20例)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结果141例患者造血均成功重建,Allo-HSCT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为14.2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为24.56%,移植相关死亡率7.12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快,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血液病的方法。
作者:尹永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效果和相关对策。方法将我院采用胃镜治疗的6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胃镜治疗护理干预。结果此次的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和治疗后,消化道异常顺利取出。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9%明显优于对照组78.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胃镜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胃镜治疗还具有微创、快速、住院时间短、安全等优点,此外,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自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缓慢,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发展病情逐渐加重,且部分病人彻夜难眠,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皮肤瘙痒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血糖高刺激皮肤发痒,或因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的状态出汗减少,皮肤处于干燥而发痒,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目前的现代医学治疗措施都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效果。多采用一些对症治疗,多采用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药物。但病情容易复发、疗效欠佳。为解决这一难题为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患者解除痛苦。我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汇集多年的临床经验筛多种中成药。并辨证施治随证加减采用口服中药汤剂的方法,疗效显著,现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王伯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科于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扁平疣17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75例,其中男87例,女188例,年龄8-35岁,平均年龄23岁,病程6个月至3年,疣体分布颜面部125例,分布手背50例,疣体少者4个,多者达113个,随机分为:治疗组175例,对照组100例。
作者:洁晓;吕春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长沙市2004---201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4---2012年甲肝信息,利用Excel2003对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2年长沙市甲肝年平均发病率2.43/10万,2004---2007年疫情上升,自2008年湖南省将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管理后,发病逐年下降。病例主要集中在宁乡县、浏阳市所在的农村及城乡结合地带,春季(3-5月)为高发期,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农民占病例一半以上,年龄集中于20-59岁人群。结论长沙市甲肝疫情近年平稳,但应加强对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的监测,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发病。
作者:刘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归纳总结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当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经循证医学优化后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经过循证医学优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指标方面如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病种使用费用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性,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循证管理优化后的治疗方案以及管理模式,能够大程度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患者经济负担得到有效缓解,有重要的临床与社会意义。
作者:胡斌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