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朱运良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2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均为B或C级,其中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2例(观察组),未行干细胞治疗20例(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2组患者血液生化、凝血、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氨水平下降,白蛋白合成增加;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增加(P均<0.05);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朱明慧;刘旭华;韩际奥;杨柯;杨璐;曹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溶血磷脂酸(LPA)受体蛋白Edg4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晚孕组、轻度PE组和重度PE组4组,分别用RPMI 1640培养液、含体积分数20%正常晚期孕妇血浆、20%轻度PE患者血浆和20%重度PE患者血浆的RPMI 1640培养液继续孵育48 h.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和RT-PCR检测细胞Edg4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4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Edy4蛋白、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4.200,χ2=32.941,F=5 803.360,P均<0.05).与对照组和正常晚孕组相比,轻度和重度PE组HUVEC增殖抑制率增大,Edg4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且重度PE组较轻度PE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PE患者血浆LPA水平升高可能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留霞;李秀芳;张兰兰;张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联萘酚对映体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HIRALPAK IC柱(250 mm×4.6 mm,5 μm)对联苯酚对映体进行拆分,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6040~955,VV)和正己烷无水乙醇(6040~955,VV);柱温15~35 ℃,流速0.4~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 nm.根据拆分结果确定佳色谱条件.结果:手性分离的佳色谱条件为正己烷无水乙醇=8020(VV),流速0.8 mL/min,柱温25 ℃,联萘酚对映体在6 min内分离度达到2.43.结论:CHIRALPAK IC柱可以快速、高效地拆分联萘酚对映体,该方法可用于联萘酚的分离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光学纯度的快速检测.
作者:马思佳;贾欣;孙慧斌;金建闻;庞丽;陈政;杜斌;张振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纤维介素2(fgl2)基因沉默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素-1、-2(Ang-1、Ang-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并包装人fgl2 RNA干扰慢病毒fgl2-RNAi-LV.将细胞分为单纯MMVECs组(对照组)、GFP空载体慢病毒转染组(GFP组)和fgl2-RNAi-LV转染组.稳定转染4 d后,应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fgl2、Ang-1和Ang-2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及GFP组比较,fgl2-RNAi-LV转染组fgl2 mRNA表达明显下调(F=180.301,P<0.001),Ang-1、Ang-2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F=59.450和54.572,P<0.001),MMVECs的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增强(F=5.341和6.122,P<0.05);对照组与GF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l2基因沉默促进MMVECs的增殖、迁移,其分子机制可能与Ang-1、Ang-2 mRNA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郑振中;王亮;吴友平;殷然;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魏云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铬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六价铬[Cr(Ⅵ)]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其所致的肺癌是8种职业性肿瘤之一.有研究[1-3]表明,活体细胞内90%的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c)参与Cr(Ⅵ)的还原代谢,且是Cr(Ⅵ)的主要还原剂.机体肺细胞内Asc的平均水平为1.3 mmol/L[4],但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含量却非常低[5-6],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孵育可以使细胞内氧化形成Asc,使其达到或接近机体正常生理浓度[7].Reynolds等[8]发现DHA孵育H460和IMR90细胞90 min后,再用Cr(Ⅵ)染毒细胞,细胞的急性毒性增强.作者用DHA孵育A549细胞后,观察重铬酸钾(K2Cr2O7)对A549细胞的增殖及毒性作用,探讨DHA在K2Cr2O7致A549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画宝勇;马丽华;李时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构建含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基因的乳酸杆菌分泌表达载体.方法:从培养的CasKi细胞中提取DNA为模板,经PCR得到HPV16 L1衣壳蛋白基因,将其连接入乳酸杆菌分泌表达载体pVE5523质粒中,并转化入Top10菌中保存.结果:构建的HPV16 L1-pVE5523重组表达载体经PCR鉴定正确;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经测序与GenBank公布的HPV16 L1基因序列符合.结论:成功构建了HPV16 L1-pVE5523表达载体.
作者:罗波;段素群;郑小莉;毛樱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电脑的普及应用等原因导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很多学者[1]均认为一经确诊就应考虑手术治疗,有明确的脊髓功能障碍者,不宜观望和消极等待,外科干预是恢复脊髓功能的重要手段.脊髓型颈椎病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的疾病,往往会在患者内心引起严重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同时外科手术作为一种能够解除病痛的有效治疗手段,常常也会带来躯体痛苦和心理影响.目前国内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其围手术期心理的定量分析研究.该研究通过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同时探讨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岩;李幼辉;陆刚;王利民;牛琪惠;郭慧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预备留学本科生自尊、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特征,评估该群体整体心理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调查大一到大四本科生330人,其中非预备留学本科生243人,预备留学本科生87人.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以及自尊量表、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收集数据.结果:预备留学本科生面临的压力较多来源于语言考试和学校申请,其自尊水平高于非预备留学本科生(t=5.301,P=0.022);但幸福感程度与非预备留学本科生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993,P=0.320);面对压力时,更多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也经常会采用幻想的消极应对策略,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会采用求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t=2.661,P=0.009).结论:预备留学本科生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对适应国外学习的担心;其自尊感水平较高;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是自尊和幸福感的部分中介变量.
作者:王中杰;耿耀国;王宇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家族史、BMI、吸烟、饮酒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记录16 605例贲门癌患者和26 053例非癌就诊者的家族史、吸烟、饮酒情况,并测量其身高和体质量.对贲门癌患者中电话或住址明确的2 000例进行电话或入户随访,以死亡或搬迁为随访中止事件.生存分析及死亡风险评估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 模型.结果:家族史阳性明显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P<0.001,OR=2.012,95%CI =1.874~2.160);不同BMI患癌风险有较大差异,低体质量组的患癌风险是正常组的近4倍(OR=3.864,95%CI=3.459~4.317),超重组的患癌风险低于正常组(OR=0.323,95%CI=0.293~0.357);吸烟明显提升贲门癌的发病风险(P<0.001,OR=1.979,95%CI=1.785~2.194),而饮酒对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影响较小(P<0.001,OR=0.749,95%CI=0.678~0.827).家族史阳性患者生存期优于阴性者(P=0.010,RR=0.677,95%CI=0.502~0.912).结论:家族史阳性、吸烟和低体质量均提示较高的贲门癌发病风险,而饮酒的作用较弱;家族史阳性可能是贲门癌患者预后较好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杨霞;王建坡;崔纪丽;蔺红丽;侯志超;朱文亮;宋昕;李学民;王心东;李吉林;王立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常用于危、急、重患者的紧急抢救,是解除上呼吸道阻塞、防止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保证正常供氧、维持生命的有效措施.但如果操作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术后拔管困难,甚至终生戴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发生率为3.3%~19.3%,气管切开术后引起拔管困难的原因约51.3%是气管狭窄[2-3].作者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置入可取出内支架治疗21例气管狭窄性拔管困难,顺利拔出气管套管,恢复正常气道通气,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作者:李宗明;吴刚;韩新巍;申翔宇;任克伟;路慧彬;马骥;丁鹏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UC-chlN 1622-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方法:以光非依赖性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chlN基因为同源片段,以CAT抗性基因为选择标记,构建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UC-chlN 1622-CAT,并通过电击法转入野生型盐藻细胞,筛选转化藻株.结果:在氯霉素浓度为300 mg/L的选择压力下,野生型盐藻10 d左右死亡,转化藻仍正常生长,得到表达氯霉素抗性的盐藻转化株.结论:以chlN基因作为同源片段构建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是可行的.
作者:张汇征;崔柳青;潘卫东;薛乐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PCr)对缺氧窒息幼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幼鼠随机分为PCr干预组(PCr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PCr和模型组幼鼠制作缺氧窒息模型,PCr组幼鼠在制作模型前0.5 h和缺氧窒息后即刻腹腔注射1.4 mg/g的PCr.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缺氧窒息后6 h,切除各组幼鼠肾脏,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HIF-1α和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幼鼠肾组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球出现水肿、甚至固缩;PCr组幼鼠肾小管和肾小球受损状况明显减轻.3组幼鼠肾组织HIF-1α和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805、484.734、90.410和79.329,P均<0.001),PCr和模型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Cr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PCr可能通过下调HIF-1α、VEGF的表达减轻肾组织的缺氧性损伤.
作者:刘月梅;陈莹;李永凤;刘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mi-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84例)和慢性宫颈炎(20例)组织中Bmi-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mi-1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和58.3%,高于其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0%和10.0%)(χ2=29.394和15.100,P均<0 001);且Bmi-1蛋白和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8.088、20.000和16 622、28.476,P均<0.001),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Bmi-1蛋白及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P=0.305,P=0.003).结论:Bmi-1可能成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可靠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林爱琴;朱晓菡;吕新全;薛金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明确阿司匹林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出血风险.方法:检索数据库Medline、Cochrane图书馆、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关于阿司匹林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所有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数据,采用 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686例患者,有44例发生出血事件,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4例,OR(95%CI)=0.90(0.47~1.72),P=0.7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患者中有104例发生透析血管通路血栓事件,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65例,OR(95%CI)=0.37(0.16~0.84),P=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未发现阿司匹林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出血风险,同时阿司匹林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聂晟;谢迪;李璐;梁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FLA8原核表达载体.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杜氏盐藻FLA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通过预先添加的酶切位点切割后按正确的顺序插入到经相同酶切割后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到大肠杆菌DE3中测序正确后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成功地将FLA8的开放阅读框插入到表达载体中,FLA8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7 000.结论:杜氏盐藻FLA8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作者:侯永杰;李庆华;薛乐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选与杜氏盐藻驱动蛋白Ⅱ动力亚基(FLA8)C端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上下游分别引入EcoR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扩增FLA8 C端(433个氨基酸)cDNA,与穿梭载体pGBKT7连接以构建诱饵表达载体,然后转化酵母菌株Y187和AH109,Western blot法检测诱饵蛋白在转化酵母菌株内的表达.通过自激活实验和毒性实验检测诱饵表达载体是否适合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选相互作用蛋白.转化诱饵质粒的酵母菌株Y187与AH109(文库菌)杂交,待三叶形合子形成后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α-半乳糖苷酶活性实验筛选阳性克隆,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成功构建了pGBKT7-FLA8-C双杂交诱饵载体;经检测该载体的表达产物对Y187和AH109均无自激活和毒性作用,可用于酵母双杂交实验;杂交后筛选得到2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为鞭毛结合蛋白107(FAP107)和含蛋白结合结构域的预测蛋白.结论:成功筛选得到了与杜氏盐藻驱动蛋白Ⅱ动力亚基C端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别为FAP107和预测蛋白.
作者:李靓;崔柳青;王瑞莉;毛丽红;韩康;柴丹丹;薛乐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测定梗死后心肌组织中F-肌动蛋白(F-actin)、热休克蛋白27(HSP27)蛋白和mRNA的表达,探讨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大鼠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n=11)、缬沙坦组(X组,n=13)、假手术组(SH组,n=15)和正常对照组(N组,n=15).前2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SH组只穿线不结扎.X组给予缬沙坦(15 mg/kg),1次/d,灌胃治疗4周,其余3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HE染色进行心肌组织形态学分析,免疫组化、RT-PCR方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F-actin、HSP27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N组和SH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无肌纤维破坏,MI组和X组可见梗死区心肌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X组较MI组梗死面积小,纤维组织增生轻.4组中HSP27、F-actin蛋白和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蛋白=312.760、310.587,P均<0.001;FmRNA=1 527.549、1 290.958,P均<0.001).与SH组比较,MI组和X组HSP27、F-actin蛋白和mRNA表达量升高(P<0.05);MI组HSP27、F-actin蛋白和mRNA表达量高于X组(P<0.05).MI组与X组中HSP27、F-actin的表达呈正相关(蛋白:rMI组=0 807,P=0 003;rX组=0.805,P=0.001;mRNA:rMI组=0.615,P=0.044;rX组=0.762,P=0.002).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调节细胞骨架蛋白F-actin、HSP27的表达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作者:陈杰;张丽华;牛少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与漏诊率均较高[1].未经治疗的APE病死率为30%,如能早期诊断和充分治疗,病死率可降低至2%~8%[2].APE因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不同,对患者生命的威胁差异很大,较小的栓子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较大的栓子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昏厥、猝死等.
作者:刘桂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中C60含量测定的荧光分析法.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以220 nm为激发波长,在371 nm发射波长处测定肝癌细胞中C60的荧光强度.肝癌细胞经破碎、离心处理后进行测定,以减小蛋白质和酶的干扰.结果:该方法检测肝癌细胞中C60含量的标准曲线为I=2.240 3C+44.188(r=0.995 8,P<0.05),检测范围在1.28~46.08 mg/L,检测限为0.275 mg/L,平均回收率为86.5%,RSD为10.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肝癌细胞中C60的定量分析.
作者:姚寒春;孙敏;张振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初步筛选志贺菌基因转移耐多药相关基因.方法:以志贺菌基因转移耐多药株DNA为检测子,以其敏感株DNA为驱赶子,构建DNA消减文库,采用PCR鉴定及斑点杂交进行筛选,并随机挑取阳性克隆测序,所得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志贺菌基因转移耐多药株的特异性DNA消减杂交文库.选取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杂交筛选,其中5个测序成功,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初步比对,3个可能为新基因,2个为已知基因(Tn3926转座子部分的转座酶基因及23S rRNA核糖体核糖核酸).结论:成功构建了志贺菌基因转移耐多药株的特异性DNA消减杂交文库并获得了其耐多药相关基因,提示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机制可能在志贺菌基因转移耐多药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春花;王颖芳;段广才;郗园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