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长河;龙江;孙剑瑞;魏新亭;宋来君
目的:检测原发性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P21ras、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原发性胰腺导管腺癌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21ras、TGF-α及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原发性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P21ras、TGF-α及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19/30)、80.0%(24/30)和70.0%(21/30),均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1/10、2/10和0(P分别为0.008、0.001和<0.001);P21ras的表达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P=0.042)、临床分期(P=0.007)及淋巴结转移(P=0.023)关系密切,而TGF-α及EGFR的表达与上述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胰腺癌组织中TGF-α与EGFR的表达密切关联(rP=0.607.P<0.001).结论:胰腺癌组织中F21ras蛋白表达是一早期而普遍的事件,检测P21ras蛋白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TGF-α与EGFR能够形成自分泌环,参与胰腺癌的发生.
作者:赵燕;姚志华;马杰;刘艳艳;杨树军;刘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泛素(Ub)与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5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0%(17/50)和42.0%(21/50),与正常卵巢组织的5.0%(1/20)、5.0%(1/20)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的10.0%(2/20)、15.0%(3/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χ2=11.841,P=0.003).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与FIGO分期(χ2=4.529,P=0.033;χ2=5.520,P=0.019)、分化程度(χ2=5.451,P=0.020;χ2=5.889,P=0.015)和淋巴结转移(χ2=6.269,P=0.012;χ2=6.226,P=0.013)有关.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有关联(χ2=5.451,rP=0.314,P=0.020).结论:Ub和Cyclin B1可能协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进展和转移,可用于评估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史惠蓉;卫玲;张瑞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人型支原体(Mh)对人绒毛蜕膜组织的致炎作用.方法:分别用PPLO培养基(阴性对照组)、终浓度为102、104、106CCU/mL的Mh浓缩悬浮液(Mh低、中及高浓度组)及5 g/L脂多糖(阳性对照组)刺激人绒毛蜕膜组织0、6、24、36和48 h后,ELISA法检测TNF-α、IL-10及前列腺素2(PGE2)的产生情况.结果:刺激6~48 h,5组同一时间点及同一组不同时间点人绒毛蜕膜组织TNF-α、IL-10及PGE2生成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Mh高浓度组能明显诱导上述3种介质的产生,但PGE2的产生晚于TNF-α和IL-10,与脂多糖效应基本一致.结论:蜕膜组织抗炎效应是非特异性的,低剂量Mh并不能诱导人绒毛蜕膜组织明显的炎症反应.
作者:张群锋;黄余良;刘珏;李梅清;周建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白内障是当今世界第一致盲性疾病.近年的研究[1]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有一定的差异.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作者观察237例来自城镇和乡村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赵素华;赵玲;韩向梅;孙佳丽;宋园园;王中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双受体系统串珠素(perlecan)和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受体(FGFR)在人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方法:培养Hep-2和正常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CaT细胞,应用RT-PCR方法检测bFGF、perlecan及FGFR1~4 mRNA的表达.结果:bFGF、peflecan、FGFR1、FGFR2及FGFR4 mRNA在Hep-2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HaCaT细胞(t分别为17.540、19.684、13.371、12.692和12.586,P均<0.05).2种细胞中均未检测到FGFR3 mRNA.结论:bFGF、perlecan及FGFR与喉癌细胞的生长关系密切.
作者:陈广理;龚树生;陈沛;罗凌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卡维地洛对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幼鼠血流动力学、右心室功能及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取44只SD幼鼠. I:取18只幼鼠.模型1组(M1组)10只,腹腔注射10g/L野百合碱溶液诱发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模型;正常对照1组(N1组)8只,同法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末测定幼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压(pCV)、右心室收缩压(pRVS)、右心室压大上升速率(+RVdp/dt)、平均主动脉压(pMA)和左心室压大上升速率(+LVdp/dt)及右心功能包括右室肥厚指数[(RV/(LV+S)]和左室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LV/BW).Ⅱ:余26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2组(M2组,n=8)和卡维地洛组(C组,n=10)同上建立右心衰竭模型,C组于腹腔注射野百合碱溶液后2周给予卡维地洛4周,正常对照2组(N2组,n=8)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6周末同上测定幼鼠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右心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幼鼠血浆 BNP水平.结果:I:与N1组相比,M1组pCV与pRVS升高,+RVdp/dt降低,RV/(LV+S)增加(t=9.213、5.127、7.720和10.265,P均<0.05).Ⅱ:C组、M2组和N2组pCV、pRVS、+REdp/dt、RV/(LV+S)及血浆BNP水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086、8.359、8.166、11.810和10.057,P均<0.05).C组pCV与pRVS低于M2组,+RVdp/dt高于M2组,RV/(LV+S)低于M2组,血浆BNP水平低于M2组(P均<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卡维地洛能减缓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梁芳;安金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okemon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和1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okemon和Galectin-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2%(45/76),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9%(63/76),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18.8%(3/16)和12.5%(2/16)(χ2=8.671,P=0.003;χ2=28.284,P<0.001).胃癌组织中Pokemon与Galectin-3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分别为10.787和11.626,P均=0.001)、pTNM分期(χ2=12.903,P<0.0010;χ2=6.435,P=0.011)和浸润深度(χ2分别为11.849和11.701,P均=0.003)有关,且Pokemon与Galectin-3表达有关联(χ2=5.253,rP=0.254,P=0.022).结论:Pokemon及Galectin-3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作者:李志猛;乔军波;张谢夫;赵春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人直肠癌组织匀浆上清液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内皮化的影响.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含量.采集健康男性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常规方法培养,分别在第1、3、7、10和14天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CD1a、CD31和CD34的表达.分3组培养DC细胞,分别在第3和7天加入直肠癌组织匀浆上清液、癌旁组织匀浆仁清液及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3组细胞的CD1a、CD31及CD34双阳性和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vWF)的表达.结果:直肠癌组织匀浆上清液VEGF-A的含量[(0.837±0.345)μg/L]高于癌旁组织匀浆上清液[(o.236±0.216)μg/L](t=4.668,P<0.001).不同培养时间收集的DC表面分子CD1a、CD31和CD34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 832.478、20.410和49.137,P均<0.001).第3和7天,癌及癌旁组织匀浆上清液组CD1a+ CD31+、CD1a+CD34+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F分别为342.21、544.70、107.09和189.72,P均<0.001);且癌及癌旁组织匀浆上清组第3天CD1a+CD31+、CD1a+CD34+的表达均高于第7天(t分别为13.110、25.480、9.115和21.550,P均<0.001).癌[(6.3 ± 1.1)个/HPF]、癌旁[(6.0 ± 0.6)个/HPF]组织匀浆上清组vW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0.8 ± 0.1)个/HPF](F=176.57,P<0.001,但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匀浆上清液可促使未成熟DC发生内皮化.
作者:吕丰收;赵明耀;蒋莉莉;路静;黄幼田;杨洪艳;郑智敏;董子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其中30例相应的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结果:30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Beclin 1阳性表达率为100%,高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30%(9/30)(χ2=19.050,P<0.001).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χ2分别为13.286,4.836,P均<0.05).结论:Beclin 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单国用;刘兴安;张松;侯继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2者表达的关联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7%(31/60),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8.3%(5/60)(χ2=26.825,P<0.001);且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χ2=8.721,P=0.003)和淋巴结转移情况(χ2=13.158,P<0.001)有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0.0%(24/60),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81.7%(49/60)(χ2=21.860,P<0.001);且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χ2=6.123,P=0.013)和淋巴结转移情况(χ2=5.884,P=0.015)有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联(χ2=5.384,rP=0.300,P=0.020).结论:Survivin蛋白高表达、Caspase-3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涛;侯桂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食管癌切除术后常需用其他器官来重建食管,临床上胃、空肠及结肠均可用于代替食管,但应用胃重建消化道为常见.经左胸行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或经右胸上腹及左颈部三切口行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是一种常规术式,其食管胃吻合口置于左或右胸内或左颈部,术后移植胃几乎全部上提置于胸腔.洛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管状胃纳入食管床原位移植食管重建治疗食管癌患者7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余向东;张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MTA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正常胃黏膜及63例胃癌组织中MTA1蛋白及MVD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4/12)和80.9%(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0,P=0.002);MVD值分别为(18.25±8.35)和(45.38±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4,P<0.001);胃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分别为8.129、12.770和6.254,P均<0.05);MTA1蛋白表达者MVD值(47.49±7.69)高于MTA1蛋白未表达者(36.77±5.71)(t=5.265,P<0.001).结论:MTA1蛋白过表达可能是胃癌浸润、转移和微血管生成的一个促进因素.
作者:林存侠;温洪涛;张蕾;张云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T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累及脑、皮肤、肾脏及心脏等全身多器官组织.作者收集2002年9月至2009年2月济源市人民医院确诊的TS患者16例,分析其头部CT和MRI表现特点,旨在探讨CT和MRI对TS的诊断价值.
作者:武天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克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hTERTp.方法:PCR方法扩增出hTERTp,依次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和重组载体pEGFP-C3上.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pEGFP-C3-hTERTp转染人胚肾293A细胞,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扩增出276 bp的hTERTp,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hTERT启动子DNA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载体pEGFP-C3-hTERTp转染293A细胞能观察到荧光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启动子调控的真核绿色荧光表达载体pEGFP-C3-hTERTp,其能够在人胚肾293A细胞中表达.
作者:董翠;阴志刚;王纯耀;张旭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根据其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分为8种基因型[1].感染不同基因型的HBV患者的临床经过与药物疗效有一定的差异.作者应用巢式PCR技术对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进行分型,比较干扰素α对不同基因型HBV感染者抗病毒的疗效.
作者:李志勤;余祖江;武淑环;孙长宇;江河清;潘延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应用模糊评价方法评价艾滋病(AIDS)对个人及其家庭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AIDS高发地区1 146例HIV/AIDS患者和1 115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AIDS对个人及其家庭影响的评价体系,通过delphi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模糊评价方法评价AIDS对个人及其家庭的影响.结果:健康人的模糊评价得分J=54.4,HIV/AIDS的模糊评价得分J=8.1,模糊控制量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3代内因AIDS失去亲人数、与邻居交往及日常消费支出.结论:AIDS对个人及家庭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社交和消费支出方面;政府部门在对AIDS患者及其家庭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还应特别重视对他们心灵上的关怀.
作者:葛晓燕;杨永利;施学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PBL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基础,围绕问题查阅资料,进行思维、推理并讨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因此,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2009年7月到2009年12月,作者在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霞;郑蔚;杨展;李红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因子,可参与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同时还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1-3].作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静息心电图呈ST-T改变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水平,探讨2者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邹卫东;冉华中;徐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配对远离胃癌手术切缘的正常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串分别为35.6%(16/45)和88.9%(40/45),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31.P<0.001);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27/45)和8.9%(4/45),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6,P<0.001).胃癌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均与胃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分别为9.652、5.670和9.050、5.351,P均<0.05).胃癌组织中2者的表达有关联(rP=0.469,P<0,001).结论:KISS-1和MMP-9的表达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联合检测2者有望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作者:张延新;刘喜民;陈奎生;杜华贞;张云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化锰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及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探讨氯化锰的抗雄激素样作用.方法:①Percoll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根据氯化锰染毒剂量分为对照(0 mol/L氯化锰)和1.0 × 10-6、2.5 × 10-6、5.0 × 10-6、1.0 × 10-5、2.5 × 10-5、5.0 × 10-5 及1.0 × 10-4 mol/L氯化锰组,培养24 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存活率.②同法分组,观察氯化锰对基础状态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下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③将行睾丸摘除术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玉米油0.2 mL,阴性对照组皮下注射丙酸睾酮(TP)1.0 μs,氯化锰低、中、高剂量组皮下注射1.0μg TP后分别注射氯化锰7.5、15.0和30.0 mg/kg,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1.0 μg TP后注射氟他胺(100.0 mg/kg),1次/d,连续7 d.7 d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去势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分离雄激素依赖组织,称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①随氯化锰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F=15.297,P=0.023).②基础状态和HCG刺激下各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639和25.187,P均<0.001);基础状态下氯化锰剂量≥5.0 × 10-6 mol/L时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CG刺激状态下氯化锰剂量≥1.0×10-5 mol/L时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各组去势大鼠血清睾酮、PSA含量、腹侧前列腺及精囊腺脏器系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920,25.403,15.562和9.476,P均<0.05),但氯化锰低、中和高剂量组去势大鼠血清睾酮和PSA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氯化锰高剂量组腹侧前列腺和精囊腺脏器系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氯化锰可能有抗雄激素样作用.
作者:高慧艳;李春阳;苏晓东;尚平平;陈小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