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切除术后管状胃纳入食管床原位移植食管重建75例

余向东;张晓

关键词:食管癌, 管状胃, 重建
摘要:食管癌切除术后常需用其他器官来重建食管,临床上胃、空肠及结肠均可用于代替食管,但应用胃重建消化道为常见.经左胸行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或经右胸上腹及左颈部三切口行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是一种常规术式,其食管胃吻合口置于左或右胸内或左颈部,术后移植胃几乎全部上提置于胸腔.洛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管状胃纳入食管床原位移植食管重建治疗食管癌患者7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 1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其中30例相应的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结果:30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Beclin 1阳性表达率为100%,高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30%(9/30)(χ2=19.050,P<0.001).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χ2分别为13.286,4.836,P均<0.05).结论:Beclin 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单国用;刘兴安;张松;侯继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性别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变化

    顺式阿曲库铵是较理想的新型中时效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肌松药,经Hofmann方式消除,不依赖肝、肾功能,不随年龄的增加而作用时间延长,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不同年龄的患者[1-2],反复给药后体内无蓄积,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临床麻醉一般以患者的体质量、体表面积及年龄等作为给药的参考指标,较少考虑性别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3]发现,女性对维库溴铵、泮库溴铵和罗库溴铵等肌松药较男性敏感.该研究旨在观察性别是否对顺式阿曲库铵的药效学指标存在影响.

    作者:张卫;李俊建;李治松;常琰子;薛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河南某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

    目的:评价中学生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5月在河南省某县1所高中和1所初中中开展以AIDS预防为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并用封闭式问卷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AIDS知识、态度评价.结果:健康教育活动前中学生AIDS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率为51.14%(3.58/7.00),传播途径知识正确认识率为54.14%(3.25/6.00),预防措施知识正确认识率为71.20%(3.56/5.00),对待AIDS患者正向态度持有率为53.20%(2.66/5.00);健康教育后AIDS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率为79.71%(5.58/7.00),传播途径知识正确认识率为90.28%(5.42/6.00),预防措施知识正确认识率为94.40%(4.72/5.00),对待AIDS患者正向态度持有率为71.40%(3.57/5.00),4项指标均较健康教育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44、167.965、10.445和35.783,P均<0.001).结论:以预防AIDS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中学生AIDS知识认识水平,改善对待AIDS的态度,增强抵御AIDS的能力,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吴昊;朱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MTA1蛋白及微血管密度检测

    目的:研究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MTA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正常胃黏膜及63例胃癌组织中MTA1蛋白及MVD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4/12)和80.9%(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0,P=0.002);MVD值分别为(18.25±8.35)和(45.38±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4,P<0.001);胃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分别为8.129、12.770和6.254,P均<0.05);MTA1蛋白表达者MVD值(47.49±7.69)高于MTA1蛋白未表达者(36.77±5.71)(t=5.265,P<0.001).结论:MTA1蛋白过表达可能是胃癌浸润、转移和微血管生成的一个促进因素.

    作者:林存侠;温洪涛;张蕾;张云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Pokemon和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okemon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和1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okemon和Galectin-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2%(45/76),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9%(63/76),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18.8%(3/16)和12.5%(2/16)(χ2=8.671,P=0.003;χ2=28.284,P<0.001).胃癌组织中Pokemon与Galectin-3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分别为10.787和11.626,P均=0.001)、pTNM分期(χ2=12.903,P<0.0010;χ2=6.435,P=0.011)和浸润深度(χ2分别为11.849和11.701,P均=0.003)有关,且Pokemon与Galectin-3表达有关联(χ2=5.253,rP=0.254,P=0.022).结论:Pokemon及Galectin-3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作者:李志猛;乔军波;张谢夫;赵春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河南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27796C多态性检测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27796C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9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52例对照进行CBS基因T27796C多态性检测.结果:病例组CBS基因T27796C 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力29.3%、57.6%和13.0%,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8.2%和41.8%,对照组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5%、61.5%和25.0%,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4.2%和55.8%.2组CBS基因T27796C C/C基因型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4,P=0.012);C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171,P=0.023).结论:CBS基因T27796C突变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

    作者:路燕;滕军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PBL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基础,围绕问题查阅资料,进行思维、推理并讨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因此,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2009年7月到2009年12月,作者在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霞;郑蔚;杨展;李红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顺铂联合葛根素纯品和葛根粗提物对H446细胞增殖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顺铂(DDP)单独及联合葛根素纯品(sP)和(或)葛根粗提物(CP)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446细胞,随机分为16组,运用噻唑蓝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DDP(1.0、2.0、4.0和8.0 mg/L)单独及联合80 mg/L SP和(或)CP对H44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16组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运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DDP(F=3 973.386,P<0.001)、SP(F=468.017.P<0.001)和CP(F=789.757,P<0.001)对H446细胞的增殖抑制不同,随着DDP质量浓度的增高,联合80 mg/L SP和80 mg/L CP对H446细胞的抑制越明显;DDP联合SP(F=70.686,P<0.001)、DDP联合CP(F=87.191,P<0.001)及DDP联合SP和CP(F=28.471,P<0.001)对H44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增强.DDP、SP和CP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联合应用SP、CP能增强DDP对H44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韩萍;赵妍娟;裴兰英;朱明君;王旗;时宝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泛素与细胞周期蛋白B1的表达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泛素(Ub)与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5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0%(17/50)和42.0%(21/50),与正常卵巢组织的5.0%(1/20)、5.0%(1/20)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的10.0%(2/20)、15.0%(3/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χ2=11.841,P=0.003).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与FIGO分期(χ2=4.529,P=0.033;χ2=5.520,P=0.019)、分化程度(χ2=5.451,P=0.020;χ2=5.889,P=0.015)和淋巴结转移(χ2=6.269,P=0.012;χ2=6.226,P=0.013)有关.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b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有关联(χ2=5.451,rP=0.314,P=0.020).结论:Ub和Cyclin B1可能协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进展和转移,可用于评估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史惠蓉;卫玲;张瑞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河南农村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河南省新安县35~74岁常住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6 953人,高血压的粗患病率为33.2%.用2000年全国人口数据标化后,高血压患病率为29.8%,女性高于男性(χ2=81.979,P=0.001).高血压患病串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1 321.850,P<0.001).在男性中,肥胖(OR=2.952,95%CI=2.443~3.567)、高血压家族史(OR=2.281,95%CI:1.994~2.610)和糖尿病(OR=1.500,95%CI:1.202~1.870)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OR=0.825,95%CI=0.763~0.891)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在女性中,肥胖(OR=2.732,95%CI=2.428~3.075)、高血压家族史(OR=2.573,95%CI:2.320~2.853)和糖尿病(OR=1.334,95%CI:1.131~1.573)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OR=0.890,95%CI:0.839~0.944)是其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河南农村成年人具有很高的高血压患病率,应控制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从而防治高血压.

    作者:潘静静;王重建;杨黎明;申明慧;陈小良;梁森;孙亮;胡东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槐定碱的电化学反应机制与分析

    目的:探讨槐定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及分析方法.方法:在硼酸-氯化钾-碳酸钠(A-P)缓冲溶液(pH 7.4)中,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量、恒电位电解并结合紫外光谱法研究槐定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建立槐定碱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结果:槐定碱在玻碳电极上产生一不可逆的氧化峰,峰电位为0.875 V,是两电子两质子的不可逆扩散氧化波,电荷转移系数为0.44,电极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常数为7.12 × 10-3s-1;扩散系数为2.16 × 10-5 cm2/s;其峰电流与槐定碱浓度在8.0 × 10-6~3.0 × 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 × 10-6mol/L.结论:推导出了槐定碱的电极反应机制,可用于模拟生物样品中槐定碱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刘辉;吴卫平;朱效华;冶保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息心电图呈ST-T改变患者血清内皮素-1与脂联素检测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因子,可参与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同时还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1-3].作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静息心电图呈ST-T改变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水平,探讨2者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邹卫东;冉华中;徐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肺气肿大鼠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肺气肿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并扩增大鼠MSCs,并以5-溴氮尿嘧啶核苷(Brdu)进行标记.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移植组大鼠于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并烟雾暴露,建立肺气肿大鼠模型.然后将培养的MSCs经尾静脉注入到移植组大鼠体内.观察移植后3组大鼠肺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du及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移植组均出现肺气肿病理改变,但后者较前者明显减轻.3组间平均肺泡数(MAN)、肺泡腔与肺总面积比(P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2.248,194.474,P均<0.001);移植组MAN高于模型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AA低于模型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移植组可见Brdu阳性细胞表达,部分Brdu阳性细胞内有CK的表达.对照组和模型组未见Brdu阳性及CK阳性细胞.结论:MSCs移植明显减轻肺气肿大鼠肺部炎症和病理改变,这可能与MSCs在受体肺组织内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有关.

    作者:方翔;汤兵祥;张曼林;孙芳;胡建平;刘欣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DSE指导下PCI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21例

    近年来,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争论焦点和热点.目前一致推崇以压力导丝和血管内超声测定某些指标来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然而,上述2项技术价格昂贵,临床尚难普及.有研究[1]表明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可对筛选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一定帮助.作者在DSE指导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顺保;刘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皮间叶转化的研究进展

    1 上皮间叶转化的概念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与基底膜连接的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学改变,丧失细胞-细胞之间的连接,转化为具有游走能力的间叶细胞[1].1982年,Greenburg等[2]发现在三维立体胶原胶中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可以转化为具有迁移能力的间叶细胞,并首次提出了EMT的概念.但是后来鉴于转化后的间叶细胞也可逆转为上皮细胞,即间叶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同时transformation一词易和肿瘤的恶性转化(transformation)混淆,2003年第一届EMT国际会议确定将transformation改为transition.

    作者:周庚寅;蔡永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牛膝多糖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抗肿瘤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牛膝多糖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抗肿瘤能力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体外诱导生成DC,细胞培养第3天加入3种质量浓度的牛膝多糖(200、300和400 mg/L),第5天负载EC9706细胞制备的冻融抗原,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6和CD11a的表达和成熟情况.提取培养第8天的DC和T淋巴细胞再混合培养3 d,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及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以上均以生理盐水培养作为对照组,各组均设4个复孔.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低中剂量牛膝多糖在有异源性抗原负载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小鼠骨髓来源DC的分化、成熟及表面标记CD86(F=9.788,P=0.012)、CD11a(F=10.220,P=0.016)的表达,增加DC致敏的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F=9.807,P=0.012),DC诱导的CTL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F=9.923,P=0.015),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400 mg/L的牛膝多糖可使这些方面的效应明显降低.结论:适当质量浓度的牛膝多糖能够提高DC的抗原递呈能力,进而提高DC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冯婷;赵明耀;孙丽莎;李沛;马俊芬;黄幼田;董子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5-氟尿嘧啶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固体脂质纳米粒(5-FU-SLNs)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方法:取42只小鼠分为2组,分别以60 mg/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5-FU-SLNs和游离5-FU,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肝、胃、肺和肾等组织中5-FU的浓度,对5-FU-SLNs在小鼠体内组织的分布特征进行评价.结果:与游离5-FU相比,5-FU-SLNs在肾和肺中的总靶向效率分别从(20.42±0.08)%和(21.29±0.23)%增至(34.34±0.02)%和(23.29±0.03)%(t=21.760和11.656,P均<0.05),在心、肝和胃中的分布无明显变化(t=8.043,36.097和7.457,P>0.05).结论:5-FU-SLNs可改变小鼠体内药物的分布,对肺和肾具有亲和性和靶向作用.

    作者:曹钰然;李赢;王舒雨;仝留良;王萍;张萍;杜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21例超声心动图应用体会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室肌疾患,可单独累及左心室、右心室或左右心室同时受累,也可和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同时存在.作者通过分析21例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UCG)图像特点,结合MRI检查,探讨UCG诊断LVNC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丽娟;周元媛;张瑞芳;滑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干扰素α对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疗效比较

    乙型肝炎病毒(HBV)根据其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分为8种基因型[1].感染不同基因型的HBV患者的临床经过与药物疗效有一定的差异.作者应用巢式PCR技术对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进行分型,比较干扰素α对不同基因型HBV感染者抗病毒的疗效.

    作者:李志勤;余祖江;武淑环;孙长宇;江河清;潘延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雷公藤多糖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糖甙(GTW)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132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33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手术组,Ⅲ组为生理盐水治疗组,Ⅳ组为GTW治疗组.Ⅳ组于实验前3 d开始灌胃给30 mg/kg GTW.Ⅲ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灌胃后1、3、6、12及24 h时间点处死6只,留取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每组3只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取脑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各组脑组织形态变化.结果:Ⅳ组多数神经元结构完整的,形态相对正常,间质水肿轻.再灌注3、6、12及24h,Ⅳ组较Ⅱ、Ⅲ2组TNF-α含量降低(F=58.971,113.639,68.395和60.011.P<0.001).结论:GTW对大鼠及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方莉;李庆军;方树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