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白内障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显微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内障手术目趋成熟,并发症也越来越少。但是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的急性前房炎症反应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效果。
作者:帖红艳;陈彬川;王永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检测不同品系SV40T转基因小鼠血浆胃泌素水平。方法:取已建立的8个品系SV40T转基因小鼠和B6小鼠空腹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胃泌素水平。结果:B6小鼠、2#、4#、16#、24#、51#、57#、61#和73#品系转基因小鼠血浆胃泌素水平(μg/L)分别为(2.814±0.209)、(1.135±0.114)、(0.853±0.701)、(2.371±0.335)、(1.371±0.190)、(0.685±0.374)、(2.274±0.251)、(2.471±0.251)和(0.986±0.173),9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49,P〈0.001);其中2#、4#、24#、51#及73#品系转基因小鼠血浆胃泌素水平较B6小鼠明显降低(P〈0.05)。结论:筛选出了5个稳定表达的SV40T转基因小鼠品系。
作者:申琦;邵蓓新;郜十伟;陈辉;张钦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DOC-2和c-Fos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2例大肠癌组织及48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DOC-2和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与正常肠黏膜组织中DOC-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1%(41/132)和81.2%(39/48),c-F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74/132)和12.5%(6/48),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5.911,27.051,P〈0.001)。大肠癌组织中DOC-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及肝转移有关(P〈0.05);c-Fos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及肝转移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DOC-2与c-Fos蛋白的表达呈负关联(rP=-0.368,P=0.001)。结论:DOC-2和c-Fos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贵吉;段方方;裴迎新;宋丽杰;段晓光;李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人体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已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广泛应用[1]。自身抗体也被用于筛选cDNA基因表达文库,从而分离靶抗原的cDNA克隆。人体血清中的自身抗体是针对某些亚细胞颗粒的组成成分产生的,而这些亚细胞颗粒的组成成分又涉及DNA复制、DNA转录、RNA合成和细胞分裂等重要的细胞功能。
作者:张建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tathm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2.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为80.0%,2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χ2=21.806,P〈0.001;mRNA:χ2=20.485,P〈0.001)。②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05);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Stathmin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均=0.010)。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及mRNA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孙淼淼;于庆凯;马杰;魏冰;赵冬梅;冯稳;张明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腹膜透析超滤衰竭患者腹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8名正常对照者、12名尿毒症非透析患者以及10名腹透患者的腹膜活检标本,行RT-PCR、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FGFmRNA和蛋白表达,行CD34染色计数腹膜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bFGF在各组腹膜组织均有表达,尿毒症非透析组、腹透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mRNA:(0.63±0.02),(0.74±0.02)vs(0.46±0.02);蛋白:(116.4±1.8),(143.0±2.4)vs(96.2±1.4)],且腹透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5.526和62.090,P均〈0.001);3组腹膜MVD依次为(3.05±0.45)、(5.98±0.47)vs(9.62±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52,P〈0.001),与正常组相比,尿毒症非透析组MVD计数增加,腹透组腹膜组织MVD计数多。结论:腹透患者腹膜组织中bFGF表达升高,可能参与长期透析所致腹膜组织新生微血管形成过程。
作者:高丹;刘章锁;赵占正;梁献慧;李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肝、肾和睾丸组织蛋白质的氧化损伤程度。方法:用3.0、6.0和12.0μg/kg3种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染毒(n=5),染毒时间为7d,每天1次,并设阴性对照组。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3种组织的蛋白质羰基含量。结果:随着微囊藻毒素-LR剂量的升高,小鼠肝、肾和睾丸的蛋白质羰基含量升高(F分别为44.631、21.975和23.962,P均〈0.001)。3.0μg/kg染毒组肝、肾蛋白质羰基含量[(3.72±0.23)和(3.99±0.48)mmol/kg]高于阴性对照组[(2.90±0.22)和(3.27±0.23)mmol/kg](P均〈0.05)。3.0μg/kg染毒组睾丸蛋白质羰基含量[(1.91±0.25)mmol/kg]与阴性对照组[(1.69±0.27)mmol/k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μg/kg染毒组肝、肾和睾丸蛋白质羰基含量[(4.55±0.45)、(4.44±0.53)和(2.53±0.24)mmol/kg]和12.0μg/kg染毒组肝、肾和睾丸蛋白质羰基含量[(5.62±0.55)、(5.67±0.60)和(3.15±0.41)mmol/kg]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0.01)。结论: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肝、肾和睾丸组织的蛋白质有氧化损伤作用。
作者:段丽菊;张慧珍;李博;冯亚静;程学敏;杉浦则夫;张振亚;崔留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诱导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逆转化及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以氯仿和DMSO为溶剂的脂质体槲皮素,将其超声波破碎并经80nm滤膜过滤制成nLQ,不同浓度(10、20、40、80和100μmol/L)作用于Eca-9706细胞,用MTT法检测各组Eca-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取Eca-9706细胞,分为nLQ组(加40μmol/LnLQ)和对照组。TUNEL法检测2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处理48h后Eca-9706细胞CyclinD1、PTEN、c-Met、VEGF、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及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Eca-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F分别为128.041、142.683和231.054,P〈0.001)和2组细胞凋亡率(t=94.77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EN免疫反应性和印记信号增强(t分别为5.352和4.308,P均〈0.05),Cyclin D1、c-Met、VEGF、HDAC1和NF-κB的免疫反应性减弱(t分别为4.006、9.184、13.853、4.698和3.575,P均〈0.05),其印迹信号亦减弱(t分别为3.827、6.399、7.868、4.695和3.406,P均〈0.05);以上各细胞蛋白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印迹信号之间呈正相关(rs分别为0.952、0.915、0.927、0.842、0.879和0.855,P均〈0.05)。结论:nLQ可抑制Eca-9706细胞生长及增殖,逆转Eca-9706细胞PTEN的低表达和c-Met及VEGF的高表达,并通过抑制HDAC1和NF-κB及激活PTEN表达的HDAC抑制信号途径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裴迎新;赵焕焕;李金萍;郑乃刚;雪璀璀;吴景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虎杖总蒽醌对糖尿病肾病(DN)肾脏皮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RAGE)影响。方法:运用链脲佐菌素制作DN模型,将成模NH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开搏通组,虎杖总蒽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7只),另外选取17只NH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荧光法、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小鼠肾脏皮质AGEs、RAGE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组小鼠肾皮质AGEs水平明显升高,而高、中剂量虎杖总蒽醌组肾脏皮质AGEs水平明显下降(F=15.200,P〈0.001);模型组小鼠肾皮质RAGE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中剂量虎杖总蒽醌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485,P〈0.001)。结论:AGEs、RAGE与DN形成有关;虎杖总蒽醌能够降低DN小鼠肾皮质AGEs水平,抑制肾RAGE的表达。
作者:王辉;陈清江;杨再刚;李伟;燕树勋;张冰;苗明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可累及全身所有关节。高频超声可利用软组织与骨皮质之间良好的声阻抗差异,在显示骨关节病变上有一定的优势。作者对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探讨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河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郑州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为双月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6年至20lO年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进入6种重要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
作者:《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是由微囊藻等蓝藻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小分子化合物,在目前的检测条件下检测到80多种同分异构体[1],其中MC-LR是常见也是研究较深入的一个亚型。蓝藻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2]。表明总氮和总磷等与水中藻类密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慧珍;张丰泉;王钧;易丹;李超峰;段丽菊;陈姜;程学敏;崔留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64层螺旋CT为冠心病筛查提供了一种准确而有效的诊断方法,但该检查易受心率的影响而使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下降,严重时部分冠状动脉节段无法评价,从而导致检查的失败。该研究探讨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应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浩;金朝林;张树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regnant women compli-cared with thrombocytopenia,PT)是围生期的一种常见病,约占妊娠总数的3.7%[1]。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会导致产后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7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赵先兰;张苗苗;张连琴;孙璐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母体铅暴露对仔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饮水的方式于母鼠孕哺期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0.3、1.0和3.0g/L,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在仔鼠出生第21天后测其血液和大脑皮层组织中铅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脑皮层组织中IL-β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水迷宫实验。结果:各组仔鼠血液和大脑皮层组织中的铅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53.125和10.012,P均〈0.05),且各染毒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各组间错误次数和平均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03.475和26.922,P均〈0.001),且中、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仔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β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2.913,P〈0.001),且染毒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铅可能通过诱导皮层中IL-β1蛋白的高表达,影响学习记忆,从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作者:冯静;李宁;郑艳涛;贾金霞;李静;李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为掌握河南省克山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作者按照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河南省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的内容与要求,于2009年4月至2009年5月在三门峡市卢氏县开展了克山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崔才磊;于红阳;岳义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Dous thrombosis,CVT),尤其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si—flUS thrombosis,CVST)为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特异性不强,易误诊。其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价值很大。现对23例CVST患者磁共振与磁共振脑静脉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杜秀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cDNA文库并从该文库中筛选类驱动蛋白钙调素结合蛋白(KCBP)基因cDNA序列。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杜氏盐藻细胞,提取总RNA并分离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连接到pAP3neo载体上,采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10B。计算平板上单菌落数,测定文库的滴定度和重组率。运用PCR法筛选含有KCBP基因特异片段的质粒。结果:文库滴定度为5.6×106pfu/mL,重组率在90%左右,插入片段长度在0.4~6.0kb,平均长度为1.9kb。利用PCR法从该文库中筛选到了含有新基因KCBP特异片段的单菌落,经测序与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PCR获得的杜氏盐藻KCBP基因cDNA序列相符,此序列属于kine-sin-14家族。结论:成功构建杜氏盐藻cDNA文库,并从该文库筛选出一个kinesin样cDNA序列。
作者:柳丽平;李杰;王翠;阎赘梦;薛乐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Ⅳ型胶原(collagen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pMCAO),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环糊精(HBC)溶剂治疗组和黄体酮治疗组,每组设12、24、48及72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另选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和collagenⅣ的表达情况。结果:脑梗死发生后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经黄体酮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有所下降;4组间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lagenⅣ的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经黄体酮治疗后其丢失程度有所减轻;4组间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可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减少collagenⅣ的降解来减轻脑水肿。
作者:王建平;郝玉金;蒋超;陈宁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构建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及嘌呤霉素(puro)抗性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方法:改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puro的多克隆位点(MCS),以质粒pEGFP-C3为模板扩增出CMV-EGFP并与pLKO-1-puro连接,形成重组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EGFP-puro,后者与包装质粒Δ8.2和包膜蛋白质粒VSV-G在293T细胞中进行包装,产生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观察GFP的表达。结果:成功改建了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puro并插入了CMV-EGFP,形成了新型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EGFP-puro。3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的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Vero细胞后高表达绿色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的带GFP报告基因及嘌呤霉素抗性的慢病毒载体。
作者:宋波;韩志强;吴少璞;刘景伟;蔡晓辉;杨靖;许予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