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蛋白的表达

赵玉林;王明婧

关键词: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胰岛索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 R)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河南省医学高新技术发展扶持项目 20060011;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7320076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Ⅰ及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70.18%和75.44%)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37.50%和25.00%,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GF-Ⅰ及IGF-ⅠR的高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 R)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河南省医学高新技术发展扶持项目 20060011;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7320076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Ⅰ及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70.18%和75.44%)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37.50%和25.00%,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GF-Ⅰ及IGF-ⅠR的高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赵玉林;王明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氨基葡萄糖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氨基葡萄糖(GlcNH2)的抗氧化能力和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3组.GlcNH2组每d GIcNH2(1.5 g/kg)灌胃;CCl4损伤组和空白对照组每d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前2组于第12天末次给药3 h后腹腔注射CCl4(20 mg/kg),24 h后眼球取血,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处死动物后取肝组织,测定肝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巯基(T-SH)、非蛋白结合巯基(NP-SH)、金属硫蛋白(MT)、丙二醛(MDA)含量和DNA损伤情况.结果:小鼠腹腔注射CCl424 h后,血清AST和ALT活性明显提高,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巯基含量降低,T-*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20060153,2008117;大连民族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20056106AOC减弱,诱发基因毒性.提前连续12 d灌胃给予GlcNH2能够显著诱导MT的表达,体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随之增强以抵抗CCl4诱导的氧化损伤.GlcNH2组与CCl4损伤组相比,AST、AL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下降,T-AOC和T-SH、NP-SH、MT含量与CCl4组相比均明显提高.DNA电泳结果显示,GlcNH2组与CCl4组的DNA链都形成一系列1000 bp大小左右的DNA片段.结论:GlcNH2具有抗氧化能力,其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但是不能减轻DNA的氧化性损伤.

    作者:金黎明;杨艳;刘万顺;韩宝芹;田文杰;范圣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5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KISS-1及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1.0%)低于正常食管组织(82.0%)(χ2=5.877,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4.340,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2.0%)高于正常食管组织(52.0%)(χ2=4.244,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相关(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56.0%)及表达水平(0.992±0.090)均低于正常食管组织(88.0%,1.075±0.181)(P<0.05),并且其低表达也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72.0%)及表达水平(1.030±0.153)均高于正常食管组织(44.0%,0.943±0.08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的深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SS-1与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KI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作者:李娜;李珊珊;张红艳;轩小燕;郑献召;王丰;闫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胃癌组织中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的表达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67000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癌手术远端切缘正常胃组织中67LR蛋白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67L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9.8%,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4.1%,均高于相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0.0%和35.0%).胃癌组织中67LR与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Lauren分型无关;67L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5).胃癌组织中67LR与Galectin-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67LR及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乔军波;张谢夫;李珊珊;赵春临;高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隐裂牙86例分析

    上、下颌后牙在咀嚼过程中受牙冠解剖形态、医源性因素及生物受力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发生隐裂[1].作者收集了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所诊治的86颗隐裂牙的临床资料,就诊时间和疗法选择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如下.

    作者:郭留云;楚金普;岳阳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水杨酸葡萄糖酯的合成

    目的:研究水杨酸葡萄糖酯的合成.方法:由葡萄糖通过缩合、氧化、去保护,酯化反应制备水杨酸葡萄糖酯.结果与结论:合成了2个新化合物单葡萄糖水杨酸酯与双葡萄糖水杨酸酯,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确证其结构,合成收率分别为41.2%和34.0%.

    作者:张秋荣;查岭;李娜;王俊伟;郑甲信;刘宏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在超排卵中的垂体抑制效果

    目的:观察在超排卵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的垂体抑制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4月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的3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1例)和对照组(21例).试验组应用GnRH拮抗剂抑制垂体,对照组应用GnRH激动剂降调节垂体(长方案).2组均于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观察比较2组注射HCG日血清LH、E2的水平.结果:注射HCG日试验组的血清LH水平[(3.24±3.11)IU/L]与对照组[(3.18±2.83)IU/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起到了抑制内源性的LH峰的效果;试验组血清E2水平[(993.93±685.47)IU/L]明显低于对照组[(1720.93±625.69)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拮抗剂抑制垂体方案能有效地抑制内源性的LH峰,在临床应用上与GnRH激动剂垂体降调节长方案一样取得了相同的垂体抑制效果.GnRH拮抗剂降低了注射HCG日血清E2含量,因此可能减少卵巢过激的发生.

    作者:赵冬梅;李月白;谭丽;项云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治疗酒精性肝病94例疗效观察

    2001年9月至2006年12月,作者对住院及门诊的各型酒精性肝病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和丹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马颖光;夏兴洲;闫国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后不同时期股骨头内细胞凋亡与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后的不同时期股骨头软骨细胞、骨细胞凋亡以及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的表达.方法:采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对3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新鲜骨折组)、21例陈旧股骨颈骨折(陈旧骨折组)、28例股骨颈骨折后坏死(坏死组)患者的股骨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进行组织学观察、FADD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3组患者的标本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软骨、骨细胞空陷窝化、FADD的表达及凋亡.其中,坏死组软骨细胞FADD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分别为0.3176±0.0413和22±6)较新鲜骨折组和陈旧骨折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旧骨折组(分别为0.1338±0.0278和8±2)与新鲜骨折组(分别为0.1046±0.0215和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陈旧骨折组骨细胞FADD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分别为0.2515±0.0379和34±7)与新鲜骨折组(分别为0.1923±0.0314和2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坏死组(分别为0.4584±0.0756和50±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骨折组骨细胞FADD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较坏死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DD的表达与股骨颈骨折后软骨细胞、骨细胞的凋亡关联密切,对于股骨颈陈旧骨折如能及时正确地进行保头治疗,可以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作者:王志生;王慧丽;王志强;李立东;庞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9例脑电图分析

    脑电图(EEG)是用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项检查技术,已广泛用于颅脑疾病的检测,为研究EEG对CO中毒的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和预后方面的价值,作者对69例CO中毒患者进行173例次EEG描记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敏;余淑红;张劭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稳定表达HIV-1 GagPo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HIV-1 GagPo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用PCB方法扩增HIV-1 GagPol基因,克隆入pMD18-T,然后亚克隆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2(一)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GagPol分别瞬时和稳定转染HEK293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GagPol基因的细胞系,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结果:酶切鉴定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重组质粒pcDNA3.1(-)/GagPol构建正确,并能稳定表达HIV-1GagPol蛋白.结论:成功构建携带HIV-1 GagPo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agPol,并在HEK293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

    作者:张一折;王鹏;张守涛;刘伟;刘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管癌快速康复外科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60例同期住院食管癌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FTS方案及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再住院率及住院费用.结果:FTS方案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42±2)h,首次排便时间(85±3)h,住院时间(9±1)d,总并发症发生率7.9%(6/76),术后1 a再入院率5.3%(4/76),住院总费用(11298.15±2460.95)元.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48±3)h,首次排便时间(95±1)h,住院时间(12±2)d,总并发症发生率18.8%(15/80),术后1 a再入院率1.3%(1/80),住院总费用(12537.51±2965.89)元.2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方案的应用可有效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周福有;王立东;王建坡;宋清荣;耿明飞;胡崇明;郭海周;王社军;李剑;孙志强;齐红;王海艳;王燕;艾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管上皮癌变与胎儿食管上皮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还原酶6和分泌型磷脂酶A2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过氧化物还原酶6(Prx6)蛋白在食管上皮癌变以及胎儿食管上皮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河南食管癌高发区8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SC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基底细胞过度增生、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及65例3~9个月不同胎龄胎儿食管上皮发育分化过程中Prx6、sPLA2蛋白的表达.结果:成人正常食管上皮及各级病变组织中Prx6和sPLA2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随病变程度加重,Prx6蛋向阳性表达率下降,而sPLA2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胎儿食管上皮分化发育过程中(3~9个月)Prx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胎龄无相关性(P>0.05),sPLA2阳性表达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P>0.05).高分化食管癌组织Prx6和sPLA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低分化食管癌组织(P<0.05).结论:Prx6在食管上皮细胞分化诱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PLA2蛋白可能与食管上皮细胞的增殖有关.

    作者:郭军辉;王立东;袁翎;齐红;靳艳;邢国兰;范宗民;冯笑山;陈志国;丁广成;郭涛;宋昕;申秋;杜娴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磷脂磷酸水解酶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构建人磷脂磷酸水解酶3(hLPP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enExpress-hLPP3并转染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初步观察重组表达载体对卵巢癌细胞的转染效率、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从正常胎盘组织中提取hLPP3基因,先克隆人克隆载体pGEM-T easy质粒得到pGEM-T-hLPP3,再用BamH Ⅰ和Xho Ⅰ进行双酶切,切下的hLPP3基因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LenExpress,得到pLenEx-press-hLPP3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实验分为3组:A组为实验组(转染表达hLPP3基因重组质粒)、B组为空质粒对照(转染空表达质粒)、C组为无转染对照.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LPP3 mRNA的表达,化学法测定转染前后细胞上清液中溶血磷脂酸(LPA)含量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得到与hLPE,基因长度一致(936 bp)的酶切产物,测序分析证实,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hLPP3基因(BC009196)序列完全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见A、B 2组SKOV3细胞内有大量绿色荧光信号,转染率分别为67%和69%,C组细胞中无荧光信号.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显示A组细胞中hLP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B、C组明显增加(A、B、C组分别为0.510 9±0.058 4、0.149 9±0.025 5、0.143 3±0.0181,P<0.05).A组卵巢癌细胞上清液中的LPA含量较B、C组明显下降[A、B、C组分别为(2.37±0.76)μmol/L、(6.71±2.03)μmol/L、(6.84±1.49)μmol/L,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组卵巢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A、B、c组分别为(30.50±2.12)%、(1.26±0.43)%、(0.10±0.03)%,P<0.05],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目的基因hLPP3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LenEx-press-hLPP3,并能高效转染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使细胞中hLPP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增强hLPP3基因表达可以降低细胞外LPA水平,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李留霞;乔玉环;王淼;郭瑞霞;赵国强;张孝艳;周蔚;张建好;赵先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肺鳞癌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

    目的:检测肺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2例肺鳞癌组织及28例正常肺组织中Connexin4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肺鳞癌转移的关系.结果:①正常肺组织和肺鳞癌组织中Connexin4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26/28)和48%(25/52);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27/28)和54%(28/52).肺鳞癌组织中Connexin43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肺组织(P均<0.05).②有淋巴结转移组肺鳞癌组织中Connex-in43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28%(7/25);无淋巴结转移组Connexin43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35%(16/27)和67%(18/2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onnexin43蛋白和mRNA低表达与肺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楚广民;付艳忠;张国俊;于庆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胸椎椎管哑铃形肿瘤16例诊治体会

    胸椎椎管内外肿瘤不仅生长于椎管及椎间孔,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胸髓压迫症,并长入胸腔,压迫椎旁组织如主动脉、腔静脉、奇静脉等,与上述结构紧密相连,导致手术困难[1].2002年5月至2008年1月,作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胸椎椎管哑铃形肿瘤1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鹏;宋来君;王树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婴幼儿致双肾结石50例分析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婴幼儿双肾结石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依据卫生部推荐的<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诊疗方案>诊治的50例(年龄50d~7岁)因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而导致双肾结石儿童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用B超测定结石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以及有无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等.分析尿常规及肾功能的变化.并对所有患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双肾结石患儿的男女比例为3.1:1.发病高峰年龄为6~18个月,占所有患儿的58%.超声结果显示42例(84%)为单纯双肾结石,4例双肾结石合并双输尿管结石,2例双肾结石合并膀胱结石,2例双肾结石合并单侧输尿管结石.66%的患儿双肾结石直径大于4 mm.其中左、右侧肾脏同时出现单发结石9例,同时出现多发结石18例.结石呈松散块状.7例患儿尿常规显示白细胞+~ ,10例患儿红细胞+~ .入院时尿液pH值5.0~7.5.肾功能检测显示11例患儿有肾功能衰竭,其左右侧肾脏结石直径明显大于非肾功能衰竭患者(P<0.05).并发肾积水17例,其中11例为双肾积水,左侧肾脏集合系统分离范围为(18.4±6.4)mm,右侧肾脏为(15.0±5.8)mm.未出现肾功能衰竭的双肾结石患儿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碱化尿液.出现肾功能衰竭的双肾结石患儿则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配合内科保守治疗.50名患儿经治疗,符合卫生部规定的出院标准后允许出院,住院时间为(8±1)d.出院时完全排出结石的患儿21例.结论:6~18个月婴儿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引起双肾结石的主要发病人群.B超为诊断婴儿泌尿系双肾结石的主要手段.三聚氰胺致双肾结石有较高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应给予高度关注.按卫生部推荐的诊疗方案效果良好.

    作者:文建国;李真珍;张红;王焱;王家祥;范应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患肢应用蕲蛇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较常见的静脉疾病之一,主要由于高凝状态、血液滞缓及血管内皮损伤所致,多发于小腿静脉及髂股静脉处,如处理不当,不仅延误病情,而且可能导致严重的肺栓塞并发症的发生[1].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科共收治DVT患者72例,经患肢静脉应用蕲蛇酶联合抗凝祛聚治疗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莹;宋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家族史阳性食管癌组织中hMSH2和PTEN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家族史阳性和阴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hMSH2和PTEN蛋白的表达变化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64例食管癌患者(家族史阳性31例)手术切除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025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670956;河南省医学创新人才工程资助项目 200084本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MSH2和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家族史阳性食管癌患者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5%(17/31),低于家族史阴性患者的82%(27/33)(P<0.05).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3/31)和21%(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SH2表达异常与食管癌高易感性密切相关,而PTEN蛋白表达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

    作者:常云丽;郑鹏远;郭涛;常志伟;任景丽;李吉林;范宗民;王苒;李江曼;尹艳春;李丹;郭志刚;王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