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张小安
目的:探讨小儿皮肤血管瘤各阶段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鲻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增生期、20例消退期血管瘤和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RAIL蛋白的相对含量,细胞增殖指数(PI)和细胞凋亡率(AR).结果:增生期血管瘤、消退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TRAIL蛋白的表达分别为1.26±0.56,1.74±0.68,1.00±0.23,PI分别为(40.98±12.02)%,(20.05±3.67)%,(15.64±4.01)%,AR分别为(11.96±4.02)%,(20.29±3.53)%,(6.61±1.29)%.3组间以上3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瘤组织中TRAIL蛋白的含量与AR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TRAIL蛋白诱导的凋亡可能参与了血管瘤由增生向消退的演变,细胞增殖和凋亡平衡关系的改变可能是血管瘤自行消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琪影;牛扶幼;翟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79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的20例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并观察食管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79例食管鳞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67%,53/7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5%,3/20).食管癌组织中不同年龄、分化程度的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分期间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例同一个体癌组织甲基化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0%(10/20)vs 15%(3/20))(P<0.05),仅3例同时出现甲基化,一致率为1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食管鳞癌频发的分子事件.食管鳞癌组织RASSF1A基因甲基化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并且和年龄、分化程度有关.
作者:张彦霞;王立东;吴会芳;邵珊;范宗民;李琮宇;李苹娟;何欣;高珊珊;焦新英;李吉林;宋昕;郭涛;申秋;樊慧;刘保池;吴爱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液中2-甲基萘(2-MN)和2-甲基-1,4-萘醌(2-MNQ)含量的方法.方法:根据2-MN和2-MNQ在无水乙醇溶液中的光谱特征,采用等吸收点双波长法,选择275.6 nm和332.8 nm为测定波长.结果:在7.776~46.656 mg/L和6.882~41.291 mg/L的线性范围内,2-MN和2-MNQ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和99.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9%和1.07%.结论:该方法可以不经分离同时测定2-MN和2-MNQ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宋成盈;刘志生;赵建宏;王留成;王福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自2005年6月以来,作者对37例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俊福;蒋欣;武玉东;魏金星;梁宏;赵亚冰;高建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肺癌患者髓过氧化物酶(MPO)基因启动子区第-463位G→A基因型多态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检测河南省汉族121名正常对照和121例肺癌患者MPO-463G→A基因型多态性,并比较各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与肺癌组MPO-463G/G、G/A和A/A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94,P>0.05).MPO基因-463位点至少携带1个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与肺癌发生风险的关联不大,病理分型后各基因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按吸烟分层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河南汉族人群MPO-463G→A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生风险有关联.
作者:张体艳;洪锡田;吴拥军;吴逸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输血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然而输血对免疫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受到关注[1].为了解异体血输注对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及伤口愈合的影响,作者对本院55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萍;王志新;汪群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R353Q的多态性.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560例健康对照组和5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FⅦ基因R353Q多态性.结果:FⅦ基因第353位存在R、Q 2种等位基因,以及R/R、R/Q和Q/Q 3种基因型.患者组Q等位基因频率和R/Q+Q/Q型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河南汉族人群中存在凝血因子Ⅶ基因R353Q多态性,其中Q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保护因子.
作者:连建华;于海东;李艾帆;张世峰;宋波;齐华;郑红;许予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Survivin、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例正常宫颈组织、13例不典型增生(CIN)组织和36例SCC组织中Survivin、Fas与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0.00%,CIN为53.64%,SCC为94.44%,3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Fa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7.50%)与CIN(46.15%)和SCC(44.4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官颈组织FasL蛋白阳性表达率(25.00%)低于GIN(61.53%)和SCC(55.56%)组织(P<0.05).结论:在宫颈细胞的恶变和进展过程中,失控的Fas与FasL系统和与其相关的Survivin的表达对细胞逃逸凋亡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虹;蒋东霞;胡杰英;马杰;王丽;周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构建针对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mRNA的siRNA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转染细胞中GCS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人GCS mRNA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针对GCS的发卡状RNA的寡核苷酸,各64个碱基,退火后插入pSUPER EGFP载体重组构建RNAi质粒,进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用脂质体包裹转染入SGC7901/VCR细胞,采用RT-PCR检测GCS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组构建的载体经酶切鉴定与测序分析,显示特定位点靶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转染SGC7901/VCR细胞后,GCS 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GCSsi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可有效抑制人胃癌耐药SGC7901/VCR细胞中GCS的表达,为后续研究及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艳;周慧聪;陈辉;乐晓萍;夏彬;陈香红;张钦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多采用氢氧化钙制剂,但其抗感染作用较弱,渗透差,作用慢,治疗周期较长.作者将日本森田株式会社生产的Vitapex糊剂应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进;石爱梅;刘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河南省贫困农民医疗服务费用的影响因素,探讨贫困农民疾病经济负担和疾病经济风险,为国家农村贫困农民医疗救助政策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抽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贫困医疗救助双重试点县(市)武陟县、巩义市及非试点县汝阳县中的9个乡、27个村的1 350户作为入户调查对象.调查其一般家庭状况、医疗服务利用、费用情况,分析其疾病经济负担和疾病经济风险.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医疗服务利用、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贫困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高于一般农民,其疾病经济风险(33.3%)也高于一般农民(16.7%).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就诊的因素包括是否贫困、年龄等,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为住院时间、住院机构、医保形式、入院方式.结论:①加大监督力度以减少医疗机构过多的医疗服务提供,控制医疗费用.②降低或免除贫困农民住院起付线,提高补偿比、封顶线;增加门诊慢病补偿,以降低贫困农民的疾病经济风险.③扩大对贫困农民的救助范围,严格救助对象的纳入机制.
作者:张文静;李颖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直接测定血红蛋白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Zn2+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用荧光光谱法对人血清中的血红蛋白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 × 10-8~6 × 10-7 mol/L,检出限为1.9×10-9 mol/L,加标回收率99.10%~99.61%.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4.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测试成本低,结果满意.
作者:林琳;孙素颜;姚桂燕;李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环境样品中毒鼠强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大口径毛细管技术检测实验方法.方法:以苯为萃取试剂,环境样品中的固体样品用振荡10 min或超声5 min的方法提取,水样用振荡10 min的方法提取,萃取液经氮气吹扫至干后用苯溶解,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应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进样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0.008~0.128 ng,检出限为0.006 4 ng,定量检测限为0.021 ng,平均回收率为91.2%~96.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6%~5.5%和3.4%~7.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并成功应用于毒鼠强环境污染事件中.
作者:孟庆玉;葛少林;刘江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抗凝肝素对胎牛血清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肝星状细胞经体积分数为0.4%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同步化48 h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处理,实验组分别以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和不同质量浓度(8 g/L,40 g/L,200 g/L,1 000 g/L,5 000 g/L)低抗凝肝素处理,应用MTT法测定其对肝星状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抗凝肝素(40~5 000 g/L)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低抗凝肝素(200 g/L)均对肝星状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在其作用48 h后肝星状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结论:低抗凝肝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李文才;张锦生;朱虹光;张秀荣;张月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急性发作时常用的祛痰方法为药物配合胸部物理疗法[1].作者比较了机器振动排痰与人工叩击胸部排痰2种物理疗法对COPD患者心率、血压、呼吸、排痰量、护士工作强度等指标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蔡萍;许爱国;刘淑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其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1例ACS患者(包括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1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IL-18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可作为预测ACS发生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张彦军;张金盈;刘志远;张力;张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74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0例(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38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16例(SAP组).另选取非冠心病患者15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述各组外周血中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6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CHD患者随Gensini积分的升高,sICAM-1与sVCAM-1水平有升高趋势(F分别为7.772与9.622,P均为0.000).CHD患者sICAM-1和sVCAM-1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5和0.487,P均<0.01).AMI组和UAP组的sICAM-1水平((318.0±86.4)μg/L和(334.9±122.6)μg/L)高于SAP组((264.8±86.6)μg/L)和对照组((279.8±145.8)μg/L),P均<0.05.AMI组、UAP组和SAP组sVCAM-1水平((407.8±182.1)μg/L、(446.3±160.4)μg/L、(386.5±104.2)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7.7±23.2)μg/L),P均<0.05.结论:sICAM-1和sVCAM-1水平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前者升高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状态.
作者:申文祥;党瑜华;陈魁;黄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数目可变性串联重复序列(4a/b VNTR)多态性与布加综合征(B-CS)的相关性.方法:河南汉族正常人60例,B-CS患者40例,取2组外周血,PCR法扩增eNOS基因第4内含子的特异片段,对2组VNTR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NOS基因VNTR均存在a、b 2种等位基因以及a/b、b/b和a/a 3种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CS组eNOS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NOS基因4a/b VNTR多态可能不是河南汉族人BCS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作者:连建华;贺颖;于辉;齐华;于海东;郑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能否增强人乳癌细胞株对化疗药物顺铂(DDP)的化疗敏感性.方法:体外培养的人乳癌细胞株(MDA-MB-543)分为8组,前7组分别于加入DDP前加入7.5 U/L的胰岛素作用3 h,6 h,9 h,12 h,15h,18 h,21 h,单纯DDP作用组(对照组)仅加入DDP.采用MTT法观察各组MDA-MB-543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结果:7.5 U/L的胰岛素作用9 h、12 h、15 h后加入DDP组MDA-MB-543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明显高于DDP单独作用组,P均<0.01.结论:胰岛素作用一定时间可以增强人乳癌细胞株对DDP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田春桃;焦顺昌;魏秀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蛋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多态性.方法: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S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MS A2756G 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9%、10.7%和0.4%,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2%和5.8%.对照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4.6%、15.0%和0.4%,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1%和7.9%.2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基因A2756G多态可能不足以构成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一个独立的遗传危险因子.
作者:宋波;李艾帆;郑红;连建华;张世峰;贺颖;齐华;王茜;许予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