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术期输血

田鸣;岳云

关键词:围术期, 输血并发症, 血源性传染病, 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输血指征, 输血反应, 手术过程, 手术病人, 技术方法, 成分输血, 安全, 麻醉科, 医师, 血液, 设备, 理论, 控制, 课题, 科学
摘要:随着对输血研究的深入和现代血液技术、设备的更新,以往常规的输血工作从理论上、观念上以及技术方法上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1].输血存在2方面的问题,一是血源性传染病和输血反应[2];二是血源不足与滥用.因此输血应当本着科学、安全、有效和节约的原则.手术过程中的输血问题是麻醉科医师的日常工作和重要课题之一.为避免或减少输血并发症、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应当掌握输血指征、争取自体输血、控制异体输血、加强成分输血.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相关文献
  • 057异丙酚对人H-反射的影响

    作者:董龙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脏舒张功能与麻醉

    心脏舒张功能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大多数心脏病人的舒张功能异常早于收缩功能异常.心脏舒张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通过侵入性(测量心房、心室压力和容积变化以及室壁厚度和心室结构)和非侵人性的方法(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血池造影)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别于收缩性心力衰竭,钙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均对舒张功能有利.本文就心脏舒张功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庆;杭燕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局麻药的新型作用途径与模式及其研讨前景

    近年发现局麻药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新型作用模式与途径,包括:①抑制脑缺血缺氧后离子通道活性与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②对脊髓水平阿片受体及神经传递功能相关成分的抑制作用;③增强非NMDA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的抗伤害效应;④对神经细胞信息传递调控激酶的抑制作用;⑤对脊髓后角、脊神经根的作用;⑥用于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可激发脊髓内c-Fos基因表达;⑦对溶血性磷脂酶的抑制作用,创伤局部用药影响伤口愈合;⑧椎管内阻滞麻醉对神经纤维阻滞顺序有别于传统模式.本文尚对上述发现的前景研究予以简要分析.

    作者:徐世元;肖广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55罗库溴铵过敏和多种肌松药的敏感性

    作者:李莉;卢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54滴注罗库溴铵对氟烷、异氟醚或七氟醚麻醉下儿童的影响

    作者:程守全;李新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bcl-2相关蛋白与细胞凋亡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癌基因bcl-2家族是重要的抗细胞凋亡基因,本文主要叙述bcl-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脑缺血耐受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作者:马宏钟;薛荣亮;叶平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58可乐定可延长罗哌卡因腋路臂丛阻滞时间

    作者:王彦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56氟烷和异氟醚对血浆细胞素浓度的影响

    作者:陈辉;王宏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琥珀胆碱与术后肌痛

    本文重点讨论了琥珀胆碱引起术后肌痛的机制和预防的近况.对于有发生肌痛的高危人群,联合用药预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明;唐胜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63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对凝血功能及出血量影响的比较

    作者:郎堡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在手术中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的水解酶抑制剂,在手术中使用对机体重要器官如肾脏、肝脏、肺脏和血液系统有保护作用.

    作者:林世清;肖亮灿;黄文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53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在pH值可调的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

    作者:夏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异丙酚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发现异丙酚的全麻作用与GABA及GABAA受体、电压敏感性钙通道、第二信使系统、中枢神经递质的摄取和释放有关.随着异丙酚的广泛应用又发现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尚具有镇痛、镇吐、脑保护及抗惊厥等作用.

    作者:张晋蓉;林财珠;戴体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61氯胺酮抑制内毒素诱导的细胞核因子κB表达

    作者:崔敏;邹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01年第22卷《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主题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补体系统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使补体系统迅速激活,激活后的补体蛋白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攻膜复合物(MAC、C5b-9)、C3a和C5a等补体成分,通过MAC的直接及中性粒细胞的间接损伤作用,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而采用肝素及相关的氨基葡聚糖类(AGA)、补体抑制剂(C1-INH、sCR-1)和C5a抗体等药物可抑制补体激活级联反应,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王莉莎;张育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瑞库溴铵的临床应用

    瑞库溴铵的主要特点是起效快、维持时效短,在快诱导麻醉行气管插管的情况下应用时可与琥珀胆碱媲美.

    作者:杨保仲;刘保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创伤病人输液和成分输血现状

    对出血性创伤病人病情的评估主要包括失血量、失血速度、心肺储备功能和是否并存肝肾功能不全等.失血量估计:单侧血胸3 000 ml,膨隆状腹腔积血2 000~5 000 ml,全层软组织缺损500 ml/5cm3,骨盆骨折1 500~2 000 ml,股骨骨折800~1200 ml.

    作者:陈阳;蔡长华;唐胜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围术期输血

    随着对输血研究的深入和现代血液技术、设备的更新,以往常规的输血工作从理论上、观念上以及技术方法上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1].输血存在2方面的问题,一是血源性传染病和输血反应[2];二是血源不足与滥用.因此输血应当本着科学、安全、有效和节约的原则.手术过程中的输血问题是麻醉科医师的日常工作和重要课题之一.为避免或减少输血并发症、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应当掌握输血指征、争取自体输血、控制异体输血、加强成分输血.

    作者:田鸣;岳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血管升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血管升压素具有双重血管调节效应,可能在心肺复苏中发挥有益作用,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敏;邓小明;曾因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