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方按序排列,一般不宜超过6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换,如欲更换第一作者,需出具单位证明和由全体作者签名的申请。作者单位的邮编、所在城市、单位名称的全称和科室在首页脚注中说明。若其他作者不属同一单位,需写出各自单位,并在单位后用括号列出作者的姓名。作者应具备的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通信作者”系指研究生课题论文的导师或直接指导者、相关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及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和联系者。“通信作者”对论文应具有与第一作者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后处理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治疗作用,探讨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 SD 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手术组(CCI 组)和高压氧治疗组(HBO 组),每组10只。HBO 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高压氧治疗,连续7 d,1次/天。S 组和 CCI 组单纯放入氧舱100 min 而不接受治疗。于术前1 d、术后1、3、5、7 d 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7 d 取材,应用 Western blot 法测定各组大鼠脊髓 Wnt3a、β-catenin 分子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脊髓Wnt3a 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1、3、5、7 d CCI、HBO 组 MWT 明显低于,TWL 明显短于 S 组(P <0.05)。术后1、3、5、7 d HBO 组 MWT 明显高于,TWL 明显长于 CCI 组(P <0.05)。术后7 d CCI组大鼠脊髓 Wnt3a、β-catenin 蛋白表达明显高于 S 组和 HBO 组(P <0.05)。术后7 d CCI 组大鼠脊髓背角 Wnt3a、β-catenin 蛋白表达明显高于 S 组和 HBO 组(P <0.05)。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Wnt3a蛋白的表达情况,与 Western blot 所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相同。结论高压氧后处理能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脊髓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来实现。
作者:王菲菲;韩光;杜英杰;丁萌萌;刘永达;赵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肝移植术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拟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40~60岁,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生理盐水组(C 组),每组20例。D 组患者诱导前以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10 min 内泵注,随后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C 组患者按同等方案泵注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T1)、无肝期30 min(T2)、新肝期30 min(T3)、新肝期6 h(T4)、术后24 h(T5)及术后1周(T6)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胱抑素 C、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血肌酐,收集尿液检测尿微量蛋白、尿红细胞,记录术中升压药和利尿剂的使用量;记录术中出血量、液体输注量、尿量和输血量(包括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结果与 T1时比较,T3、T4时 D 组胱抑素C、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降低(P <0.05),T3~T5时 D 组尿微量蛋白明显升高(P <0.05),T3~T5时 C 组胱抑素 C、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蛋白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降低(P <0.05);D 组 T3~T5时的胱抑素 C、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低于 C 组(P <0.05);D组 T4、T5时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 C 组(P <0.05);围术期 D 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量和尿量明显多于 C 组,呋塞米的使用量明显少于 C 组(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及输血量(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围术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虽然会增加升压药的使用,但能有效减轻术中急性肾损伤,减少利尿剂的使用。
作者:张宇;李兵;杜伟忠;徐庆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男,65岁,因右侧腹股沟嵌顿疝,拟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嵌顿疝松解加无张力补片修补术。麻醉方式为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患者取右侧卧位,于 L3~4椎间隙垂直进针穿刺,一次成功,见脑脊液回流后注入0.75%盐酸布比卡因1.8 ml,穿刺过程顺利,患者未见任何异常反应,麻醉过程平稳,术毕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术后第2天,患者自述右下肢无力并皮肤感觉障碍,检查示患者右侧大腿前、小腿内侧缘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运动障碍,肌力1级,膝反射未检出,其余部位感觉、运动均正常,考虑股神经损伤的可能,不排除局部水肿、出血等其它情况压迫导致。及时地塞米松10 mg 静注及维生素 B150 mg、维生素 B1250μg 肌注,1次/天。第3天,患者右下肢感觉及运动无缓解或恢复迹象,为排除麻醉原因导致神经损伤的可能,外科医师为患者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部位探查术,探查结果证实,患者右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为置入的锥形网塞补片压迫、刺激股神经所致,取出补片后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右下肢感觉逐渐恢复,肌力也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叶天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40例,均为男性,年龄47~65岁,身高165~183 cm,体重64~85 kg, BMI<30 kg/m2,ASA Ⅰ或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 组)和依达拉奉组(E 组),每组20例。E 组于手术前30 min 开始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 mg(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30 min 内输注完毕;C 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同速滴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单肺通气时间;记录开胸前(T1)、开胸后单肺通气开始时(T2)、单肺通气30 min(T3)、单肺通气60 min(T4)、单肺通气结束(T5)、术毕(T6)时的PET CO 2和气道压峰值(Pmax)。两组分别于 T1和 T6时取肘静脉血样5 ml,检测血清 IL-8、IL-10、TNF-α和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 A(SP-A)的水平。结果两组各时点PET CO 2、Pmax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T1时比较,T6时两组血清 IL-8、IL-10、TNF-α、SP-A 浓度明显升高(P <0.05);T6时 E 组IL-8、TNF-α、SP-A 浓度明显低于 C 组(P <0.05),两组 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预先给药可抑制单肺通气时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
作者:屈亚云;武莉芳;张秀敏;王勇;苏心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皮层扩散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是一种在大脑皮层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中波浪式扩散传导的抑制性脑电活动[1],这种病理现象的特征性表现为病变区域的神经元肿胀、细胞外钾离子及谷氨酸含量升高、局部皮层功能受损[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皮层扩散性抑制与先兆性偏头痛、癫痫、卒中、脑外伤及脑出血等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3,4]。临床研究显示氯胺酮可以改善皮层扩散性抑制的预后(如降低皮层扩散性抑制相关疾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发生频率)[5~8],甚至抑制皮层扩散性抑制的发生[9],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临床价值及药物安全窗仍有争议。近年来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转运体以及蛋白对皮层扩散性抑制起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10~12]。鉴于星形胶质细胞在氯胺酮对皮质扩散性抑制中所起的作用尚不确切,因而就此做一综述探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行性从而为脑保护寻找新的靶点。
作者:刘邱阿雪;方芳;仓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心患儿术中动脉血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Pa-ET CO 2),评估过度通气对Pa-ET CO 2的影响,分析七氟醚的浓度变化对Pa-ET CO 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儿120例,男60例,女60例,年龄1个月~6岁,ASA Ⅱ或Ⅲ级,根据心脏内左向右或右向左分流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六组,每组20例:A1组,紫绀患儿接受0.5 MAC七氟醚吸入麻醉;A2组,紫绀患儿接受1.0 MAC 七氟醚吸入麻醉;B1组,非紫绀患儿接受0.5 MAC七氟醚吸入麻醉;B2组,非紫绀患儿接受1.0 MAC 七氟醚吸入麻醉;C1组,紫绀对照组,单纯静脉麻醉,不接受任何干预因素;C2组,非紫绀对照组,单纯静脉麻醉,不接受任何干预因素。所有患者开放动静脉后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切皮前、开胸行过度通气后(对照组不行过度通气)及关胸前5 min 记录患者的PET CO 2、SpO 2、PaCO 2、SaO 2、Hct 及体温(鼻咽温和肛温)。结果切皮前,六组患儿Pa-ET CO 2均大于正常值,且 B1组明显小于 A1组,B2组明显小于 A2组,C2组明显小于C1组(P <0.01)。与切皮前比较,过度通气后 A1、A2、B1、B2组的Pa-ET CO 2明显减小(P <0.05或 P<0.01)。过度通气对非紫绀组的影响更明显。与切皮前比较,关 胸 前5 min B1、B2、C2组 的Pa-ET CO 2明显增大(P <0.01),而 A1、A2、C1组的Pa-ET CO 2明显减小(P <0.05)。A1组与 A2组,B1组与 B2组各时点Pa-ET CO 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紫绀型先心患儿的 Pa-ET CO 2明显大于非紫绀型先心患儿,因此,在紫绀型先心患儿中加强对动脉血气分析的校正是十分重要的。过度通气可以明显减小非紫绀型先心患儿中的Pa-ET CO 2,但对紫绀型先心患儿不建议使用。七氟醚在一定范围内浓度的增加不会影响Pa-ET CO 2。
作者:倪萍;王英伟;赵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与 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健康 SD 大鼠162只,雌雄不拘,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七组:假手术组(S 组,n =30)、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 组,n =30)、1μg/kg 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F1组,n =30)、5μg/kg 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F5组,n =30)、10μg/kg 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F10组,n =30)、阻断剂 SP600125组(SP 组,n =30)及二甲基亚砜组(DMSO 组,n =6)。舒芬太尼预处理组分别在缺血前30 min 静脉输注不同剂量(1、5、10μg/kg)舒芬太尼,S 组及 IR 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SP 组于缺血前30 min 腹腔注射15 mg/kg JNK 阻断剂 SP600125,DMSO 组于缺血前30 min 静脉注射与溶解 SP600125等体积的 DMSO;S、IR、SF1、SF5、SF10组于再灌注即刻(T1)、1 h(T2)、2 h(T3)、4 h(T4)、6 h(T5),SP、DMSO 组于 T3时取肝组织及腹主动脉血2 ml;测定血清ALT 和 AST 活性;观察肝组织 MDA 和 SOD 的变化;HE 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 p-JNK;Western blot 法测定肝组织 p-JNK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1~T5时 IR、SF1、SF5、SF10组,T3时 SP、DMSO 组血清 ALT、AST 明显高于 S 组(P <0.05);T1~T5时 SF1、SF5、SF10组, T3时 SP 组血清 ALT、AST 明显低于 IR 组(P <0.05);T1~T5时 IR、SF1、SF5、SF10组,T3时 SP、DM-SO 组肝组织 MDA、SOD 水平明显高于 S 组(P <0.05);T1~T5时 SF1、SF5、SF10组,T3时 SP 组肝组织 MDA、SOD 水平明显低于 IR 组(P <0.05);T4时 SF10组 MDA、SOD 水平明显低于 SF1、SF5组(P<0.05)。与 T1时比较,T3时 IR 组 p-JNK 表达明显升高(P <0.05);T3时 IR、SF1、SF5、SF10、SP、DMSO 组 p-JNK 表达明显高于 S 组(P <0.05),SF1、SF5、SF10、SP 组 p-JNK 表达明显低于 IR 组(P <0.05),SF5、SF10组 p-JNK 表达明显低于 SF1组(P <0.05),SF10组 p-JNK 表达明显低于 SF5组(P <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且10μg/kg 舒芬太尼保护作用为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JNK 通路,降低 p-JNK 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谢丽萍;王胜;刘扬;殷姜文;董希玮;张振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男,61岁,体重60 kg,身高160 cm,心功能Ⅲ级, ASA Ⅲ级。因胸闷、憋气5年,晕厥2次入院。术前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末径72 mm,左室射血分数30%,符合扩张性心肌病声像图改变。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左心房肥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其他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心衰控制后患者在介入室行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术,术中成功植入心房、右心室电极,但未能找到满意的左心室电极位置,遂转入心胸外科行左心室心外膜起搏电极植入术。
作者:付凯文;朱晓红;徐国海;葛霞光;郑小兰;周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男,53岁,176 cm,90 kg,术前诊断为胃癌,拟于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良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病史,自诉食用羊肉过敏,表现为腹泻、皮疹;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 ECG、BP、SpO 2。常规麻醉诱导过程顺利,予头孢呋辛钠1.5 g 静脉滴注。手术开始约1 h 后,患者输注复方乳酸钠1000 ml,正在输注琥珀酰明胶时突然出现PET CO 2降低,随后 SpO 2进行性下降至<80%,同时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并迅速演变为室速、室颤,立即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并予电除颤和心外按压后,恢复窦性心律。同时穿刺建立中心静脉通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建立多条外周静脉通路。结合患者既往羊肉过敏史,考虑过敏反应可能性大,但由于首发表现为PET CO 2的降低及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故肺栓塞亦不能除外。积极处理恶性心律失常同时启动抗过敏治疗,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 mg,苯海拉明40 mg 静滴,此后患者反复出现室颤,共予220 J 双向波除颤6次,心外按压共计40 min,其间间断推注肾上腺素,并予肾上腺素0.3μg ·kg-1·min-1、去甲肾上腺素0.4μg·kg-1·min-1、胺碘酮30 mg/h 和利多卡因100 mg/h 持续泵注,维持 BP 120~130/60~70 mm Hg、HR 115次/分和 SpO 2100%。为明确诊断,行 TEE 检查,患者左、右心形态和收缩功能均良好,各瓣膜未见明显反流,肺动脉主干亦无明确栓子(图1),提示肺栓塞可能较低。此时患者出现头面部明显肿胀,且四肢潮红充血,故诊断仍考虑为严重过敏反应。待患者循环平稳后,开腹完成手术后返回 ICU。入 ICU 后逐渐减停血管活性药。患者意识清楚,反应好,全身肿胀逐渐消退,于术后第2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并于术后2周出院。出院后于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行过敏原筛查,发现患者对α-半乳糖苷酶呈特重度过敏;同时患者血清中总 IgE 为770.0 kU/L,明显超出正常参考范围(0~60 kU/L)。
作者:陈唯韫;刘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2015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发布了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共有238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核心总被引频次2895,核心影响因子1.072,在外科学综合类期刊中均排名第3,在所有核心期刊中分别排在第182和第185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引发的疼痛,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等,属于临床上的难治性慢性疾病[1]。药物耐受性、依赖性和随时间推移的恶性疼痛的出现,导致常见的药物治疗,如离子通道阻断药、镇痛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的使用在 NP 治疗效果上的不确定性[2]。
作者:刘虹;陈朝晖;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临床麻醉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继2008年入编第五版后,连续第三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即“中文核心期刊”。核心期刊评选工作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研活动,研究工作量浩大。据悉,此次评选工作有来自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等相关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与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微清蛋白(parvalbumin,PV)在七氟醚麻醉致小鼠认知功能损害中的表达变化,并研究丰富环境是否能改善此种变化。方法6日龄新生雄性 C57BL/6小鼠144只随机均分为四组(n =36):对照+标准环境组(CS 组)、对照+丰富环境组(CE 组)、七氟醚+标准环境组(SS组)及七氟醚+丰富环境组(SE 组)。SS 及 SE 组分别在出生后第6、7、8天每天接受1次2 h 的3%七氟醚麻醉+30%氧气;CS 及 CE 组在相应日龄吸入30%氧气。从 P8到 P90,CE 及 SE 组小鼠每天接受2 h 丰富环境饲养,CS 及 SS 组则在标准环境下饲养。小鼠于 P42行旷场实验,于 P42-43和P89-90分别行场景条件性恐惧实验。并于 P9、P14、P42、P60及 P90取小鼠皮层及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小鼠额叶皮层及海马中微清蛋白的表达。结果旷场实验测试中,四组探索路程和中央格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场景性恐惧实验测试中,SS 组 P43僵直反应时间百分比明显低于 CS 组(P <0.05),但在 P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 P9和 P14,SS 组前额皮层及海马中 PV 表达明显低于 CS 组(P <0.01),但在 P60、P90恢复正常;在 P42,SE 组前额皮层及海马中 PV 表达明显高于 SS 组(P <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小鼠前额皮层中 PV 表达量与环境诱导僵直时间成显著正相关(r =0.6707,P =0.0001),小鼠海马中 PV 表达量与环境诱导僵直时间成显著正相关(r =0.5096,P =0.0019)。结论七氟醚暴露(P6-P8)可致小鼠认知功能损伤伴随前额皮层和海马 PV表达降低,丰富环境可减轻此种损伤。
作者:张慧;孙晓茹;唐会;郭杰;纪木火;杨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自1887年第一次应用于临床后,由于其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多模式镇痛”概念的出现,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其中一种既可以克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又可实现满意镇痛效果的非阿片类镇痛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术后镇痛。
作者:张学慧;王国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对舌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 NK 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舌癌根治术患者40例,男25例,女 15例,年龄44~67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 组)和七氟醚组(S 组),每组20例。P 组采用丙泊酚2.0~2.5 mg/kg、瑞芬太尼1~2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 静脉麻醉诱导,丙泊酚4~6 mg·kg-1·h-1及瑞芬太尼0.2~0.3μg·kg-1·min-1静脉输注维持麻醉;S 组采用8%七氟醚、新鲜气体流量5 L/min 吸入,瑞芬太尼1~2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 静脉注射诱导,瑞芬太尼0.2~0.3μg· kg-1·min-1静脉输注及2%~3%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 min(T0)、麻醉后1 h(T1)、3 h(T2)、5 h(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结束后24 h(T5)、48 h(T6)、72 h(T7)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 NK 细胞(CD3- CD16+56+)及 B 淋巴细胞(CD3- CD19+)百分比。结果与 T0时比较,T1~T5时两组 CD3- CD16+56+和 CD3- CD19+百分比明显降低(P <0.05), T6时 S 组 CD3- CD16+56+百分比明显降低(P <0.05);T2~T6时 S 组 CD3- CD16+56+百分比明显低于 P 组(P <0.05),两组各时点 CD3- CD19+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七氟醚比较,丙泊酚可维持较高的 NK 细胞百分比,有利于维持舌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张铁军;彭伟;尹芳;刘可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