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张宇;杜伟忠;姜一新;殷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 ulinastatin,UTI)对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ASAⅠ或Ⅱ级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所有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后Ⅰ组静注UTI 5 kU/kg;Ⅱ组静注UTI 10 kU/kg,均加入生理盐水100 ml;Ⅲ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人室时(T0)、切除肿瘤时(T1)、术毕(T2)、术后24 h(T3)采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及D-D二聚体,并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等.结果 T1~T3时三组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低于、纤维蛋白原(FIB)、D-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T0时(P<0.05),Ⅲ组Plt明显低于、FIB、D-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Ⅰ、Ⅱ组,Ⅰ组Plt明显低于、FIB、D-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Ⅱ组(P<0.05).T1~T3时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Ⅲ组明显短于Ⅰ、Ⅱ组,Ⅱ组明显长于Ⅰ组(P<0.05).围术期出血量、输血量及24 h引流量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Ⅰ组则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UTI可以抑制凝血酶和凝血因子的激活,抑制纤溶系统的激活,保护血小板功能,改善凝血系统功能.5 kU/kg UTI可适当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而10 kU/kg则对凝血功能有显著的改善.
作者:秦秦;龙卫红;杨瑞;白宁;张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3例患者诊断均为乙肝后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ASAⅢ级.急诊行跨ABO血型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3例患者血型均为O型,接受的供肝均为AB型.3例患者入室后面罩吸氧,左前臂开放静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5μg/kg、顺式阿曲库铵10mg、依托咪酯20 mg.监测动脉压和CVP.静注奥美拉唑40 mg、地塞米松10 mg和乌司他丁40万IU,肌注盐酸戊乙奎醚1 mg.麻醉维持:持续泵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吸入异氟醚,间断给予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作者:李兵;张宇;杜伟忠;姜一新;殷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无线内窥镜管芯装置在改善双腔管左侧支气管插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5例上腰椎和胸椎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双腔管左侧支气管插管.观察组(A组,23例),使用无线内窥镜管芯装置进行插管;对照组(B组,22例),使用盲插管+胸部听诊定位插管方法.比较两组插管时间、插管位置准确率和支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插管时间A组为( 30.74±13.04)s,明显短于B组的(133.41±30.21)s (P<0.01).插管准确率A组为22例(95.6%),明显高于B组的13例(59.1%)(P<0.01).两组支气管插管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线内窥镜管芯装置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准确进行双腔管左侧支气管插管.
作者:黄平;陈冰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重组Noggin蛋白对酸吸入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上皮细胞(AECs)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ALI组(A组)和Noggin组(N组).麻醉和气管插管后,在吸入相C组给予生理盐水,A组和N组给予盐酸制备模型.然后经尾静脉C组和A组注射生理盐水,N组注射重组Noggin蛋白.造模后6、20 h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肺组织观察和计数AECs凋亡情况.结果 造模后6h,各组核染色阳性细胞均出现在与肺泡管连接的区域,分布于肺泡壁角落,与Ⅱ型AECs在肺泡内的定位一致;20 h后,许多核染色阳性细胞出现在肺泡腔.定量分析A组造模后6h和20 h核染色阳性细胞计数明显高于C组,N组核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组.结论 重组Noggin蛋白明显减轻ALI后AECs凋亡,具有减轻ALI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黄泽清;高浩然;杨舜;侴伟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Ⅲ级,BMI≥30 kg/m2,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超声定位法,B组采用针刺异感定位法,两组均采用肌间沟路径.记录两组完成阻滞所需时间,评价神经分布区的痛觉和麻醉效果.结果 A组完成阻滞所需时间为(10.5±2.5)min,明显短于B组的(18.5±3.5) min(P<0.05).A组麻醉成功率高于B组(100% vs 70%),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B组(100% vs 70%),A组刺破血管和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3% vs 33%和0 vs 20%).结论 超声定位在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能提高阻滞的精确性,缩短操作时间,加快起效速度,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神经阻滞方法.
作者:韩传钢;江云;王力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UTI)和甘油果糖对大鼠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脑出血组(B组)、乌司他丁组(C组)、甘油果糖联合乌司他丁组(D组).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A组不注药,C组尾静脉注入乌司他丁1.5 U·g-1·h-1,D组尾静脉注入甘油果糖0.6 ml·kg-1 ·h-1和乌司他丁1.5 U·g- 1·h-1,B组在相同时间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造模后6h、1、3、5、7d免疫组化法观察AQP4表达,伊文思蓝法测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结果 与A组相比,B、C、D组AQP4于造模后6h开始升高,3d达到高峰,7d仍高于正常,D组明显低于B组(P<0.05);脑出血后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h开始增高,1~3 d高,随后逐渐降低,D组低(P<0.05);B组脑含水量6h开始增加,3d达高峰后缓慢下降,7d仍高于正常(P<0.05),D组各时点含水量均低于C组(P<0.05).结论 脑出血后可能通过上调APQ4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而早期联合给予甘油果糖与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此进展.
作者:陈珊;徐国海;胡衍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心肺转流(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CPB前10 min颈内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T1)、主动脉开放10 min(T2)、停CPB即刻(T3)、术后2 h(T4)、6 h(T5)、18 h(T6)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进行静脉血气分析和血糖、血乳酸监测.结果 T2、T3、T5时P组血糖和乳酸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3~T5时P组血浆IL-6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预先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可减轻围CPB期应激反应,可能与整体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使其趋于平衡有关.
作者:孙莹杰;张丽丽;刁玉刚;张毅男;张铁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脑电双频指数(BIS)对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BIS指导下TCI丙泊酚组(B组)与常规TCI丙泊酚组(T组),均以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维持术中镇痛.记录入室后(T0)、气管插管后(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0.5 h(T3)、手术结束时(T4)的BP、HR、BIS值,同时取动脉血测定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浓度.结果 与T组比较,B组丙泊酚用量减少12% (P<0.05);T2~T4时T组MAP、BIS值显著低于B组(P<0.05),应激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IS能有效减少TCI丙泊酚的用量,而对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甚微.
作者:王唯;陈慧荣;李军;赵海涛;李亮;陈宇;刘永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射局麻药后再置管对剖宫产术连续硬膜外麻醉效应的影响.方法 单胎足月妊娠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研究组(P组)和对照组(C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P组先通过硬膜外针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完后保持注射器压缩针栓20 s,使液体充分扩散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C组置入硬膜外导管后再注入2%利多卡因.记录置入硬膜外导管时的不良反应;测量给药完毕后20 min的麻醉平面,并评估麻醉满意度;记录置管时主诉异感和发生单侧阻滞的例数.结果 与C组比较,P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尾见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14% vs.36%)、硬膜外导管回抽出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4%vs.16%)明显降低(P<0.05).P组利多卡因用量为(312±18)mg,明显少于C组的(355±32)mg(P<0.01).给药后20 min P组的麻醉平面达T5.6±0.8,明显高于C组的T6.5+1.1 (P<0.01),且麻醉满意度显著增加(96% vs.84%)(P<0.01).结论 硬膜外置管前从硬膜外针注入局麻药不仅能有效减少置管对剖宫产产妇硬膜外血管的损伤,而且还能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局麻药的用量.
作者:韩传宝;于力;吴霞;周钦海;丁正年;钱燕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患者,男,年龄29岁,诊断左胫腓骨骨折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尚可,体温37.5℃,BP 130/80 mm Hg,HR80次/分.左小腿肿胀明显,主动活动受限.胸透、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未发现异常,ECG正常.过去史无特殊.拟行左胫腓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入室BP 140/100mm Hg,15 min后BP 130/88mmHg,HR 114次/分,RR16次/分,常规消毒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2 ml(50%葡萄糖0.2 ml+麻黄碱9.9mg+布比卡因15mg).注射完毕将剩余麻黄碱抽吸备用时发现一支10 U的催产素(实际蛛网膜下腔注入催产素3.3 U).
作者:喇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中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心肌酶、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 选择OPCAB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NH组(A组)和对照组(C组).A组于麻醉平稳后经中心静脉采血,将红细胞压积(Hct)稀释到30%,同时输入等容量胶体液6%羟乙基淀粉;C组不行血液稀释.记录麻醉诱导后5 min(ANH前,T1)、ANH后5min(T2)、30 min(T3)、60 min(T4)、120 min(T5)、自体血输注完毕后10 min(T6)及60 min(T7)的心脏指数(CI)、肺循环阻力(PVR)、体循环阻力(SVR)、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于术前及术后4、24、48、72 h采集血液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T3、T4、T6、T7时A组CI明显升高(P<0.05);T4~T7时A组PCWP、PVR、SVR、Hb明显降低(P<0.05或P<0.01).术后24、48、72 h两组CK、CK-MB、cTnI均明显高于术前,A组CK、CK-MB、cTnI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 适度ANH在OPCAB患者中应用安全性高,且对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张亮;卿恩明;卢家凯;董秀华;胡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定量脑电图结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监测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 50例择期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定量脑电图和AEPI监测下持续泵注丙泊酚、芬太尼维持麻醉.根据AEPI维持在15~30调节泵注速度,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调节泵注速度,缝皮前停止.分别记录入室静卧5 min后(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手术即刻(T3)、气腹平稳30 min时(L4)、术毕(T5)HR、MAP、SpO2、AEPI值;记录两组丙泊酚和芬太尼的总用药量;观察患者有无术中知晓.研究组术后分析药物定量脑电图(QPEEG)各时段波形,并计算其功率百分比,做ROC曲线图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在手术即刻(T3)和气腹平稳30 min时(T4)时研究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HR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丙泊酚、芬太尼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诱导初期脑电图表现为α节律增快,在45 s内转为δ波,慢电活动增加,并出现爆发性抑制;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逐步增加,并随麻醉变浅逐渐恢复.随着AEPI降低至临床麻醉阶段(15~30),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逐步增加,并随着麻醉变浅和AEPI至觉醒水平,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逐渐恢复;各部位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左额QPEEG、右额QPEEG、左顶QPEFG、右顶QPEEG分别为:0.091±0.026、0.897±0.030、0.889±0.028、0.893±0.031,左额、右额、左顶、右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6%、83.7%,85.9%、82.9%,86.1%、83.3%,85.8%、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定量脑电图监测全麻麻醉深度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常国祥;柏化丽;张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早期加用胸腺五肽(TP-5)对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股骨干骨折合并股动脉放血使MAP控制在(35土5)mm Hg 90 min建立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Ⅰ组选用复方乳酸钠复苏,Ⅱ组采用复方乳酸钠加用TP-5.两组在休克前(T1)、复苏前(T2)、休克复苏后12 h(T3)、24 h(T4)、48 h(T5)、72 h(T6)时各取6只大鼠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测量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 与T1时相比,T2、T3时两组CD4+含量和CD4+/CD8+比值均有明显降低(P<0.01),CD8+含量明显升高(P<0.01),于T3时达峰值.T3~T6时Ⅱ组CD4+含量、CD4+/CD8+比值明显高于Ⅰ组,CD8+含量明显低于Ⅰ组(P<0.05和P<0.01).结论 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联合应用胸腺五肽较单纯复苏治疗可促进CD4+含量的增加和CD4+/CD8+平衡,从而可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能力.
作者:邵仲达;朱秀萍;唐元海;张小平;程爱国;杨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去氧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混合液(新肾合剂,每毫升含去氧肾上腺素80μg、肾上腺素2 μg)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丙泊酚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24例,随机均分为“新肾合剂”组(PE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麻醉诱导过程中在开始输注丙泊酚的同时PE组和P组分别给予“新肾合剂”和去氧肾上腺素(100 μg/ml)1 ml.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2 min(T2)、3 min(T3)、插管前(T4)、插管后即刻(T5)、插管后2 min(T6)、5min(T7)、10 min(T8)时的HR、SBP、DBP、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和HR、BP的乘积(RPP).结果 T0~T8时两组HR、SBP、DBP和R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T5时P组CI、SVI显著低于T0时和PE组(P<0.05).结论 “新肾合剂”在CABG丙泊酚诱导过程中能更好地维持冠心病患者心脏收缩功能.
作者:黄云波;史宏伟;葛亚力;褚国强;魏海燕;张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约300 g,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紫杉醇溶媒组(B组)和紫杉醇组(C组).分别于腹腔注药前1d、注药后3、5、7、9、11、14、18、21d检测大鼠机械缩爪阈值.腹腔注药前1d、注药后7、14、21 d每组各处死大鼠4只,取脊髓腰膨大背角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5-HT含量.腹腔注药后14 d取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病变情况.结果 与注药前1d比较,C组机械缩爪阈值从紫杉醇注射后7d开始显著降低,并持续至注药后21 d达低值(P<0.05),且显著低于A、B组(P<0.05).坐骨神经超微结构C组纤维髓鞘板层结构松散,排列紊乱、肿胀变形、厚薄不均,A和B组大鼠坐骨神经未见异常.C组脊髓背角5-HT含量注药后7d开始显著升高,并持续至注射后21 d达高值(P<0.05),且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大鼠脊髓背角5-HT含量与机械缩爪阈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981,P<0.05).结论 紫杉醇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5-HT含量表达上调,该变化可能参与了紫杉醇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作者:刘希江;曹菲;卜慧莲;高峰;杨辉;田玉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孕妇,37岁,75 kg,孕7月时产前检查发现胎儿膈疝,现孕38+2周入院.B超示单胎妊娠,胎儿膈疝,胃泡及部分肠管位于左侧胸腔,心脏右移,右肺发育基本正常,左肺状态不确定,余未发现异常.胎盘附于子宫左后侧壁.鉴于胎儿出生自主呼吸建立后胸-腹腔压力差增加,可能使膈疝病情加重,因此在产时胎儿未建立自主呼吸、利用胎盘循环行胎儿膈疝修补术以增加新生儿存活机率.与产妇反复沟通后,拟行剖宫产术+产时宫外胎儿膈疝修补术.产妇既往无特殊病史,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作者:吴霞;丁正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复合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HTEB组(H组)、尼莫地平组(N组)和HTEB复合尼莫地平组(HN组).经颅多普勒检测兔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光镜下观察基底动脉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内皮细胞Bcl-2、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基底动脉Vm均明显升高,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细胞凋亡指数(AI)、Bcl-2表达、Caspase-3表达升高(P<0.01).与C、H和N组比较,HN组基底动脉Vm明显减慢,管壁增厚减轻、管腔增宽,Bcl-2表达升高,AI和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尼莫地平显著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且优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或尼莫地平的单独应用.
作者:吴晓智;吴丽美;陈国忠;刘韧;何焱;叶林杰;姚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VATS患者329例,围术期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术前合并疾病、术前肺功能及心彩超检查,单肺通气时间及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补液量、手术侧及手术切除范围,术后ICU入住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并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329例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为72例(21.88%),主要为术后肺渗出增加25例(7.6%)、肺炎23例(6.99%)和肺不张20例(6.08%).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术前白蛋白水平、麻醉时间、ICU入住时间是VATS术后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白蛋白水平、麻醉时间、ICU入住时间是VATS术后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高术前白蛋白浓度,缩短麻醉时间和ICU入住时间能降低VATS术后肺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蓝岚;古妙宁;叶靖;岑燕遗;陈少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糖尿病神经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局麻药,因其广泛的临床应用和不可避免的神经毒性,引起了广大临床医师对其在糖尿病神经病中影响的讨论.本文就局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阻滞的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谢晓欢;王爱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插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困难气道FOB清醒插管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59岁,体重46~80 kg,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气管内表面麻醉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5 μg·kg-1·h-1持续静脉输注;R组给予瑞芬太尼1 μg/kg后以0.1 μg·kg-1·min-1持续静脉输注.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插管前即刻(T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2)、插管后2min(T3)、5 min(T4)、10 min(T5)时的HR、SBP、DBP,并于各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T2~T4时两组SBP、DBP明显增高,HR明显增快,且R组显著高于、快于D组(P<0.05);T3~T5时,两组NE均明显升高,且R组明显高于D组,R组E明显升高,且高于D组(P<0.05).结论 气管表面麻醉后持续静注右美托咪定较瑞芬太尼能更好地完成困难气道FOB清醒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良清;朱小兵;刘志群;吴论;石翊飒;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