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结核病12例诊治体会

李素珍;丰贵文;赵显国;栗河莉

关键词:肾移植, 免疫抑制, 结核
摘要:肾移植术后患者为了预防排异反应,需要维持在一定的免疫抑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易并发结核病,且有不典型性、播散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本院1986年10月至1999年12月,共治疗肾移植术后结核病12例,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髁状突骨折22例

    1996年元月至1998年12月,对22例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坚固内固定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例行手术坚固内固定患者均为成人,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小21岁,大52岁。单侧骨折17例,双侧骨折5例;髁状突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9例,髁状突移位18例,脱位4例;髁状突颈骨折15例,髁颈下骨折7例。1.2 材料坚固内固定钛板、钛钉及固定工具均为第四军医大学齿科材料厂与西安中邦公司联合研制的口腔颌面外科专用器材。小型钛板为均4孔或加长4孔,厚0.1 cm,钛钉直径0.2 cm,长0.7 cm。

    作者:刘玉学;郭俊梅;王国庆;王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活血化淤疗法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活血化淤疗法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颅脑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应用云南灯盏花活血化淤治疗加常规治疗,对照组(80例)仅为常规治疗。分别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73例(91.25%),对照组总有效63例(7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活血化淤疗法治疗脑出血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郭学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泵持续输注硬膜外麻醉对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泵持续输注法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对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皮质醇的影响。方法:122例ASA Ⅰ~Ⅱ级拟行上、中腹部手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微泵持续注药组)61例和Ⅱ组(间断注药组)61例。2组患者均选用10 g/L利多卡因和2.5 g/L丁卡因混合液。硬脊膜外腔穿刺成功置入导管后,Ⅰ组微泵持续注药,首次量10 ml以1 ml/min速度泵入,维持量0.1 ml/min;Ⅱ组首次量10 ml,5 min内分2次注入,5 ml/次,维持量每隔60 min注入6 ml。观察首次量注入后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及注药10 min,15 min,30 min,60 min,75 min时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中心静脉压(pCV)、血氧饱和度xO2及心电图(ECG)变化,以及麻醉1 h、术毕、术毕24 h皮质醇含量。结果:注入首次量后,麻醉起效时间Ⅰ组较Ⅱ组长,阻滞范围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MA Ⅰ组首次量注入后30 min内下降速度缓慢、幅度小,维持麻醉期各时点稳定。Ⅱ组注首次量药后30 min内和维持麻醉期每次注药后15 min pMA均显著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CV变化与pMA变化相似。Ⅰ、Ⅱ组注药后各时点fH、xO2、ECG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皮质醇含量2组麻醉前、术毕、术毕24 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Ⅱ组麻醉1 h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硬膜外微泵持续输注给药法阻滞范围与间断注药法无差别,对血流动力学及皮质醇含量影响较间断注药法小,可视为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给药方法。

    作者:马君志;张卫;马民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持续血液滤过及内毒素吸附治疗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

    目的:探索持续血液滤过及内毒素直接吸附治疗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的有效性。方法:为1例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患者进行血液持续滤过,并利用多粘菌素B结合纤维(PMX)进行内毒素吸附。PMX治疗每2/d,共8 d。结果:用上述方法治疗后,内毒素和IL-6水平下降,病情好转并停用血管活性药物。结论:持续血液滤过并用PMX吸附内毒素是治疗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酸性神经肽1对小鼠大脑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酸性神经肽1(bovine acidic neuropeptide 1,BANP-1)对小鼠脑内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其中5组(实验组)按15 mg/kg腹腔注射BANP-1,将小鼠在注射后0.5 h,1 h,2 h,3 h,4 h处死并取脑匀浆,另一组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注射生理盐水后1 h处死并取脑匀浆,用体积分数为75%冰乙醇抽提环核苷酸类物质并沉淀蛋白,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脑环磷酸腺苷(cyclic monophosphate adenosine,cAMP)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monophosphate guanosine,cGMP)。结果:腹腔注射BANP-1后,不同时间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比较:cAMP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cGMP浓度有一定升高,1 h、2 h、3 h时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时间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NP-1急性用药后在一定时间可升高脑内cGMP水平,对cAMP水平无显著影响。

    作者:贺付成;安玉会;刘志立;魏重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RNA对人脑垂体瘤细胞的作用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RNA对人脑垂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以VEGF反义RNA进行垂体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VEGF反义cDNA、正义VEGF cDNA质粒转染垂体瘤细胞,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鉴定其表达,测定被转染细胞生长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经鉴定被转染的垂体瘤细胞有外源性VEGF反义基因的整合及表达,其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但其生长速率无明显减慢。结论:VEGF在垂体瘤血管形成及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基因治疗垂体瘤的优选靶的之一。

    作者:王建祯;付瑞锋;张鹏远;宋乐;臧卫东;牛光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肝炎后肝硬化胆囊壁厚度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厚度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临床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107例均行B超检测,将其胆囊壁厚度变化与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组,肝硬化A、B、C三级(组)胆囊壁厚度分别为(2.68±0.53) mm,(3.89±0.78) mm,(4.69±1.19) mm,(6.55±1.83) mm,以胆囊壁厚度≥4 mm为标准,各组异常率分别为6.67%(2/30),45.45%(30/66),71.43%(15/21),100%(20/20)。正常组、A、B、C三级组胆囊壁厚度逐级比较经q检验,P均<0.01,胆囊壁异常发生率经χ2检验,P均<0.05。胆囊壁厚度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50,P<0.01)。结论:胆囊壁厚度变化检测对肝硬化临床分型,判断病情预后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崇奇;王池平;乔怀福;尚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粘多糖累积症34例尿筛查分析

    目的:探讨尿筛查对粘多糖累积症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上初诊为粘多糖患儿采用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浊度实验和酸性白蛋白实验进行筛查。结果: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浊度实验阳性率达97.1%,酸性白蛋白实验阳性率达94.1%。结论:尿筛查可辅助诊断粘多糖累积症,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宋国英;李晓雯;陈辉;贺颖;游文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治疗髁状突骨折8例

    髁状突中、高位骨折伴髁状突严重移位的病例,即使采用颌后、耳前联合切口,复位固定仍很困难,而且联合切口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及术后不良反应。作者采用颌后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暴露髁状突骨折端,下拉髁状突直视下复位、固定;或将髁状突游离取出,体外固定、回植,简化了操作难度,术后效果确切、满意。

    作者:王国庆;彭秀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19例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PD)作为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治疗费用底,适于家庭透析,保留残存肾功能比血透好等优点[1],已成为慢性肾衰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方法。做好PD前后护理,对患者顺利透析有着重要意义。现将19例PD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华;王淑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常见临床标本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分析

    长期以来,临床各科室对于感染问题都较重视,但随时间与地域的不同,流行菌有所改变。过去,院内感染多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后来则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近些年则是革兰阴性杆菌与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局面[1]。另外,基于抗生素选择、环境诱导、质粒接合及转导等原因,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时间发生改变,因此,了解各标本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状况,对于临床合理用药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本院2000年1~6月份细菌室分离的494株细菌进行统计处理,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郭小兵;秦东春;苏天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麻醉在乳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30例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2.5 g/L罗哌卡因组(n=10);Ⅱ组:3.75 g/L罗哌卡因组(n=10);Ⅲ组:5 g/L罗哌卡因组(n=1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10 g/L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罗哌卡因10~15 ml,20 min后平面不满意者追加5~10 ml。连续记录给药时、给药后15 min、45 min时血压、心率、xO2。麻醉中患者不吸氧。结果:麻醉平面出现时间:Ⅰ组为15 min,Ⅱ组为10~15 min,Ⅲ组为10 min。镇痛效果:极满意:Ⅰ组1例,Ⅱ组3例,Ⅲ组6例;满意:Ⅰ组2例,Ⅱ组3例,Ⅲ组3例;不满意:Ⅰ组7例,Ⅱ组4例,Ⅲ组1例。3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2.5 g/L罗哌卡因不适用于乳腺手术,3.75 g/L罗哌卡因适用于乳房单切或区段切除的患者,5.0 g/L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镇痛完善、完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韩雪萍;马艳丽;刘旭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60例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本院1992年1月~1996年6月应用克氏针等多种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5~12岁,平均9岁。左侧19例,右侧41例;粉碎性骨折31例;屈曲型5例,伸直型55例。

    作者:赵太行;王启增;吕建国;滕宝庆;连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结核病12例诊治体会

    肾移植术后患者为了预防排异反应,需要维持在一定的免疫抑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易并发结核病,且有不典型性、播散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本院1986年10月至1999年12月,共治疗肾移植术后结核病1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珍;丰贵文;赵显国;栗河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传代培养PC12细胞无丝分裂与细胞分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的无丝分裂和不对称分裂,探讨其在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多形性和细胞分化中的意义。方法: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以Giemsa染色、甲绿-派郎宁的细胞化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分别观察。结果:PC12细胞呈现横缢型和侧凹型等无丝分裂像,并且观察到其形态、大小和化学性质的不对称性分裂及细胞脱颖现象。结论:无丝分裂和不对称分裂是PC12细胞多形性形成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无丝分裂及其不对称性对肿瘤发生及肿瘤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邢文英;史学义;丁一;张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肌M2胆碱受体抗体对大鼠心房及心室肌cAMP含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心肌M2胆碱受体抗体(M2-Ab)对大鼠心房和心室肌cAMP含量的影响,并与M2胆碱受体激动剂卡巴可(Carb)的作用进行了对比观察。方法:采用离体生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M2-Ab及M2胆碱受体激动剂Carb对心肌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①M2-Ab及Carb两者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刺激的大鼠心房及心室肌cAMP的增加。卡巴可浓度为2 μmol/L,10 μmol/L,50 μmol/L时可分别抑制Iso所刺激的cAMP含量(8.5±1.2)%,(16.2±1.4)%,(29.5±2.1)%,而M2-Ab浓度为50 nmol/L,100 nmol/L,400 nmol/L时,可分别抑制(6.1±0.6)%,(17.3±1.8)%,(31.7±3.1)%(P<0.01)。②Carb(10 μmol/L)及M2-Ab(100 nmol/L)两者可分别抑制基础cAMP(49.2±4.3)%和(64.3±5.1)%。③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r)(1.5 μmol/L)不但可阻断Carb对Iso的抑制反应,亦能阻断M2-Ab的这种反应。而相应的抗原性肽段也能阻断M2-Ab的这种反应。结论:M2-Ab抑制Iso引起的心室肌细胞cAMP生成量的增加反应,类似于M受体激动剂Carb,两者效应均通过作用于M2受体途径实现。

    作者:朱琳;李香珍;冯羡菊;王文泽;张琳;陈爱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左旋肉碱对5-Fu所致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5-Fu后左旋肉碱对大鼠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5-Fu腹腔灌注造成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模型,实验组在5-Fu腹腔灌注前4 d给予左旋肉碱灌胃。分别观察实验第1 d,4 d,7 d的体重变化,第8 d处死后行细菌移位检测,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肠粘膜厚度的变化,测定结肠及回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①实验组中结肠及回肠的粘膜厚度均较对照组为高,但以结肠粘膜的厚度增加更显著(P<0.05);②对照组2例细菌移位阳性(2/12),空白组和实验组均未见细菌移位;③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CAT的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NOS酶活性变化及MDA含量则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但以结肠组织中的减少更明显(P<0.05);④第7 d对照组体重的减轻与空白组、实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旋肉碱对5-Fu所致大鼠肠粘膜屏障的破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能参与改善化疗时的营养状况。

    作者:贺建业;陈东;罗经伦;郑小芙;王变丽;王萍莲;陈奎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前后NO和NA的变化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CASI)支架植入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例,年龄(54.7±8.3)岁,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取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中NO和NA的浓度。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即刻血浆中NO生成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即刻血浆NA释放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支架植入术后NO和NA浓度有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有关。

    作者:姚珂;贾国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癔病患儿17例整体护理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刺激或影响下出现多种多样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但是缺乏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基础。癔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可因心理因素突然发病,也可通过恰当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而迅速恢复[1]。日前,我国独生子女增多,儿童生理与心理发育提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稍不顺心的事即可使某些儿童发病。恰当的暗示疗法和实施整体护理,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杨丽梅;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四环素抗性表型筛选外源基因高效表达克隆

    目的:应用四环素抗性表型从外源基因的cDNA文库中筛选高效表达克隆。方法:将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克隆到载体pBV220中构建筛选载体pBV223;根据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在保持原有氨基酸序列不变的情况下,人工合成外源基因的cDNA 5′端简并引物库,以hGM-CSF基因为例进行筛选。把hGM-CSF cDNA简并文库克隆到pBV223中的TetR上游位置,构建pBV223/hGM-CSF克隆文库,导入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转基因的细菌文库,在不同质量浓度(20 mg/L,40 mg/L,50 mg/L,60 mg/L)的四环素培养基中培养。结果:从高浓度四环素培养基中获得高效表达的pBV223/hGM-CSF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该克隆的hGM-CSF cDNA 5′端序列与天然序列比较有7个碱基发生突变,且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通过基因重组,构建成终的高效表达克隆pBV220/hGM-CSF ,其表达hGM-CSF 的量占细菌总量的18%,较原表达水平提高80%。结论:可通过四环素抗性筛选系统筛选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克隆。

    作者:李玉富;孙声桃;李继昌;李福胜;张智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