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宝来;余剑波
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国内鄙分地区发病率达5.77%.且呈增高趋势.这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内镜下微量射频治疗(Stretta procedure)是本院在国内率先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此病的手段.放置内镜及微量射
作者:苏冬梅;隋波;谢厚云;孙潮涌;汪忠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布托啡诺为阿片类受体激动一拮抗药,具有镇痛效应强、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本文比较布托啡诺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全身麻醉时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作者:郑建祥;钱燕宁;潘演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宫腔镜技术已被妇科广泛用于临床检查、诊断和治疗,该手术的特点是门诊患者多,手术时间不确定,操作过程往往引起患者的不适与疼痛,很多患者惧怕此疼痛,要求麻醉,为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及精神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使患者能够安全离开医院,我们采用短效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丽;李克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它对各种疼痛的镇痛作用效果显著.我们将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用于无痛肠镜检查,观察其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
作者:韩超;陈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发育早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14日龄昆明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腹腔注射氯胺酮25 mg/kg(K1组)、50mg/kg(K2组)、100mg/kg(K3组);生理盐水组(N组),腹腔注射等容生理盐水,每日 1次,连续7 d;正常埘照组(C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在实验第8、9天用跳台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结束后取海马测定BDNF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K1组学习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增加(P<0.05),N组错洪次数增加(P<0.01),BDNF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 反复腹腔注射氯胺酮有能损害发育早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BDNF表达的减少有可能是其介导因素.
作者:王华;张焰;张建楠;任炳旭;刘玉;曾因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日间手术正在广泛开展,影响日间手术患者康复和出院的因素正为人们所关注.Awad等[1]认为导致离院延迟和冉入院的主要因素为术后恶心呕吐(PONV)、疼痛与困倦.White等2,3近指出使用抗吐药及避免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可以减少呕吐和术后镇静;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和联合β-受体阻断药或α2-受体激动药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和减少PONV.
作者:韩梅;钱燕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布托啡诺足混合性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用药途径灵活,用药新途径-经鼻给药,能否作为无痛人流术麻醉的辅助用药、国内很少有文献报道.丙泊酚是无痛人流术常用的镇静药物.两者联合有可行的药理学介理性.
作者:尚宇;顾佩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三种常用局部麻醉药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 取兔气管环,纵行切断软骨环,剪成5~8 mm×10~15 mm条块,浸浴在K-H液中,气管一端连接张力换能器,另一端固定在浴槽的底端.实验一:每个标本用10 3M Ach诱导预收缩至张力大值并记录,然后每隔5 min加入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记录每一浓度5 min内的张力小值.实验二:在K-H液中预先加入不同种类固定浓度的局麻药,浸浴10 min,然后每隔5 min 加入不同浓度的 Ach,记求每一浓度5 min内张力大值.结果 实验一:3/10 3M丁卡因能明显抑制Ach诱导的收缩;5×10-1M罗哌卡因对预收缩有抑制作用P<0.01),并且与同浓度的利多卡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二: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丁卡因比较,减弱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P<0.05).随着 Ach浓度的增加,丁卡因表现出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持久性,25 min时与利多卡因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局部麻醉药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以罗哌卡因明显,利多卡因其次.丁卡因作为预防性应用对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抑制作用较强,并且作用维持较持久.
作者:刘莉;周钦海;高逸湘;傅诚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乳房短小手术属于门诊日间小手术,需要麻醉后快速苏醒,无药物蓄积作用,以便及早出院.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具有无刺激性气味、对呼吸循环抑制轻以及诱导快、苏醒快而完伞等特点,在门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日益增多[1].本研究通过复合用药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临床疗效的异同,探讨其在乳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优势.
作者:李孝红;沈晓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脓毒性休克以脓毒血症合并低血压及组织脏器灌注不足为特征.虽然采用清除感染灶、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的血流动力学支持及提高氧输送等措施,但严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仍超过50%[1].
作者:高宝来;余剑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6%羟乙基淀粉(6%HES200/0.5)的扩容效果.方法 1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25I-IgG标准计数后,自家兔耳缘静脉注射3 min充分混匀,取血少许称重测量放射量计数,约2ml测量血红蛋白(Hb),并在20 min内近心端静脉匀速输注6%HES200 0.5 10 ml/kg;输人后取约2 ml血再次测量 Hb.计算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输注后新西兰兔血容量和扩容系数.结果 兔血容量Vi125(V1)为(232.5±38.9)ml;V2为(280.4±44.6)ml,6%tHES200/0.5扩容量△V为(48.9±0.4)ml.结论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在输注20 min后显示明显扩容效果.
作者:郭锋;杨志;杨拔贤;范志毅;徐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呼吸道并发症是小儿围术期发生率高的不良事件[1],在小儿麻醉并发症中呼吸道并发症所占比例大[2],而小儿困难气道处理对麻醉医师来说充满了挑战.
作者:田航;胥琨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和静脉应用盐酸戊乙拿醚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LI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Ⅰ组)、ALI组(Ⅱ组)、盐酸戊乙奎醚雾化吸入组(Ⅲ组)和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注射组(Ⅳ组).每隔60分钟记录大鼠BP、肺动脉压(PAP),并检验动脉及混合静脉血气.注射油酸240 min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定量、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Ⅲ、Ⅳ组较之Ⅱ组能够缓解由注射油酸引起的PAP升高和PaO2/FiO2下降,Ⅲ组缓解更为明显(P<0.05).Ⅲ、Ⅳ组BALF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和肺MPO活性均比Ⅱ组降低,Ⅲ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雾化吸入较静脉注射更能缓解油酸引起的ALI.
作者:周谦君;李克非;黎梦莹;孔祥;范慧敏;刘中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人流孕妇 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芬太尼50μg+丙泊酚2 mg/kg组(Ⅰ组),布托啡诺1 mg+丙泊酚2mg/kg组(Ⅱ组).单纯丙泊酚3 mg/kg组(Ⅲ组).行静脉全麻,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记录麻醉前、注药后2 min、苏醒时HR、SpO2,麻醉起效时间.低SpO2(85%≤spO2<90%)特续时间,唤醒时间,麻醉效果分级,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下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Ⅰ、Ⅱ组唤醒时间均显著短于Ⅲ组(P<0.05)1.注药后2 min 三组Sp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HR均慢于麻醉前(P<0.01),且Ⅰ,Ⅱ组SpO2明显低于Ⅲ组(P<0.05).Ⅰ、Ⅱ组的麻醉效果优的百分率明显高于Ⅲ纵组(P<0.05).Ⅱ组低SpO2(85%≤SpO2<90%)持续时间明显短于Ⅰ给,Ⅲ组明显短于Ⅰ、Ⅱ组(P<0.05).术中呼吸暂停和术后恶心发生率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唤醒后10 min头昏发生率Ⅱ组明显低于Ⅰ、Ⅲ组(P<0.05).苏醒时躁动发生率和下腹痛VAS Ⅰ,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满意,相对芬太尼安全,但仍有呼吸抑制的潜在危险性.
作者:刘昱升;曹艳;汪福州;沈晓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PP)模型的补体变化特点,探讨补体活化在NPP发病免疫机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组(CCI组),CCI组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给予松结扎,S组只暴露左侧坐骨神经不予其它处理.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大鼠术前和术后第1、2、3,4、5、6、7天血清和脑脊液补体C3的含量.结果 两组大鼠血清补体C3含量营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CCI组大鼠脑脊液补体C3含明显升高(P<0.01),并在建模后第6天达高峰;而S组大鼠脑脊液补体C3含景无明显变化.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补体异常活化现象,补体的这种变化特点可能在NP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者:王金保;聂发传;顾建腾;崔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例1,男,48岁,体重66 kg,ASA I级.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入室行多功能心电监测:BP120/80 mm Hg,HR 84次/分,SpO2 99%,开放静脉通道,左侧卧位,于T12~L1 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困难,针下总是骨质感,经第4次穿刺稍有落夺感.就发现有脑脊液滴出数滴,立即退针.
作者:王秀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前很多妇科会阴部的疾病无理想的治疗方式,超声聚焦以其特有的物理特性,在微创治疗中有一定的价值,由于会阴神经末梢分布丰富.所以治疗常需在一定的麻醉下进行,鞍麻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操作简单等优点.本研究比较不同剂量的布比卡因鞍麻用于超声聚焦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田育斌;王伟;张茂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的腰麻效果,探讨其在日间手术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罗哌卡因 7.5 mg(对照组);B组:罗哌卡因7.5 mg加舒芬太尼5 μg;C组:罗哌卡因2.5 mg加舒芬太尼5μg,三组均以10%葡萄糖溶液加至2 ml.监测记录患者循环功能、感觉阻滞程度、运动阻滞程度、留院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结果 用药后A、B两组MAP明显下降、HR减慢(P<0.05或P<0.01),但C组变化不明显;C组与A,B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用药后VAS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用药后Lovett等级评分娃并降低(P<0.01),C组则无明显变化,但显著高于A、B两组(P<0.01).A、B 两组患者的留院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均显著长于C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感觉阻滞完善、运动阻滞弱、留观时间短,用于日间手术的麻醉安全、有效.
作者:李安学;董惠翔;朱红;刘作坤;蔡云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氯诺昔康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文献提示其适于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1].本研究拟观察术前口服氯诺昔康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心理应激及术后腹痛的影响,探求一种较理想的门诊无痛方式,以减少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全程无痛服务.
作者:赵国胜;李青;马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