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剂量利多卡因治疗妊娠剧吐38例临床分析

汪爱兵;张军;王秋宇;付风丽

关键词:妊娠剧吐, 利多卡因, 治疗
摘要:1990年~1997年,本院妇产科共收治妊娠剧吐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补充治疗,对补充治疗效果不佳的38例患者采用低剂量利多卡因静脉点滴,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期的脑脊液细胞学观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同时期的脑脊液细胞学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取脑脊液1~2ml,先取0.5ml放在血细胞计数器内算出每例患者的细胞数.再取脑脊液1ml,经粟氏FMU-5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10min,标本晾干后再进行瑞-姬染色法检查,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分类,并计算出各自的百分率.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白细胞在不同时期有3个特征演变过程.①6~7h脑脊液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血细胞反应,72h后明显减少,1周后逐渐消失.②3~7d出现淋巴-单核吞噬细胞反应,免疫激活细胞明显增高,并出现红细胞吞噬细胞.③3~7d脑脊液中开始出现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14~28d逐渐达到高峰.结论:脑脊液细胞学观察有助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出血过程监测、判断病程、推测出血时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蕴;李伟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56例分析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是指机体在各种感染、炎症、创伤、缺氧缺血等刺激后,同时或序贯性地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以致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或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MSOF是儿科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儿科医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小儿肺炎是常见病,也是小儿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发生MSOF时,病死率更高.为了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作者将本院1988年至1998年10月间儿科住院肺炎合并MSOF56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孙京电;宋全奇;刘秋梅;梁金铸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654-2在老年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副作用

    1987~1996年应用654-2治疗50岁以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4例,发生明显副作用1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老年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50~76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文献[1]为诊断标准;对照组(中、青年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5~49岁,诊断标准同上.

    作者:杨柳;时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56例

    序贯合并服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报道很多,用于中期妊娠的较少,本院将药物流产范围扩大至中期妊娠,同时配以低负压清宫术,取得良好效果,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谢红岩;陈秀琴;赵桂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异丙酚-安氟醚复合麻醉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异丙酚-安氟醚复合全麻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例食管癌患者在异丙酚、芬太尼诱导,异丙酚、安氟醚、维库溴铵麻醉维持下施根治术.观察诱导前、后及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患者清醒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诱导前后血压变化有显著差异,诱导后血压一过性下降;术中血压平稳.手术时间(174±26)min.异丙酚总用量(166±63)mg.手术结束至清醒时间在10min之内,无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安氟醚复合麻醉两药具有协同作用,使麻醉维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迅速完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姜丽华;邱林;郭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手工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手工凝聚胺技术(凝聚胺技术)是一种快速检测完全抗体、不完全抗体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交叉配血、抗体筛检等[1].作者对该技术的灵敏度与菠萝酶法(酶法)和抗球蛋白法进行了实验比较,并采用此技术对部分输血患者交叉配血,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群英;胡利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胆囊浆膜层下注射肾上腺素溶液后逆行胆囊切除术26例

    1994~1997年采取胆囊浆膜层下注射肾上腺素溶液后逆行胆囊切除术治疗26例胆囊疾病,取得满意疗效.该术式具有出血少,便于分离、不必预先游离和结扎胆囊动脉、无需缝合胆囊床等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岭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直立倾斜试验及药物疗效观察

    目的:对7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方法:采用自制手动式直立倾斜试验台,对阳性病例选用氨酰心安或倍它乐克治疗,原有或经β-受体阻滞剂后发生心动过缓者同服654-2或改用氨茶碱,用药6d后重复试验.结果:诱发出晕厥者42例(56.76%),其中心脏抑制型4例(9.52%),血管抑制型6例(14.28%),混合型32例(76.19%),阳性组发作时低血压为零,低心率40次/min,心电图主要改变为交界性逸搏心律,发作时症状为晕厥、心悸、恶心、发汗,经平卧位后,上述改变均可恢复,无任何并发症.经氨酰心安治疗的11例中9例转阴,倍它乐克14例中11例阴转,氨茶碱3例中无1例阴转.结论:①直立倾斜试验既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简便有效的措施,也是判断药物疗效的可靠方法.②β-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倍它乐克是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药物.

    作者:霍本良;蒋杞英;霍金华;徐用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严重肝外伤24例创面处理体会

    1990年1月~1998年2月共收治24例严重肝脏损伤(Ⅲ~Ⅴ级)[1],现将作者的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严重肝外伤,男22例,女2例;大年龄58岁,小年龄4岁.其中Ⅲ级肝损伤10例,Ⅳ级10例,Ⅴ级4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所致的撞击伤16例,高处坠落摔伤5例,刀刺伤3例.

    作者:朱运海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配伍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

    本院1997年1月~1998年2月,应用大剂量复方丹参及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5~62岁,平均36.5岁,病程1~13a,平均2.53a.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6~68岁,平均35.3岁,病程1~15a,平均3.15a.均伴有恶心、腹胀、乏力等症状,肝功能均异常.

    作者:刘兴峰;李德昌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犬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实验研究与临床肝移植1例报告

    目的:探讨犬原位肝移植技术和临床肝移植术中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以及滚压式转流泵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滚压式转流泵进行静脉-静脉转流的情况下,进行15例犬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实验研究,并为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对术中及围手术期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结果:滚压式转流泵转流效果良好;15只犬肝移植存活9只;临床肝移植患者存活3.5个月,死于肺部感染,肿瘤无复发.结论:大动物的肝移植实验研究是临床肝移植的必要技术准备;在肝移植中用滚压式转流泵进行静脉-静脉转流安全可行;肝移植可用于肝癌的治疗.

    作者:张水军;邱全胜;许翠英;吕先萍;张继先;刘保平;叶学祥;许培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并发前列腺炎34例PCR检测

    采用PCR方法对3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并发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了沙眼衣原体(CT)、生殖支原体(MG)、解脲支原体(UU)检测,以期了解三者与前列腺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宇;潘国胜;田俊;孔繁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72h快速扩张术在烧伤患者创面早期修复中的应用

    皮肤扩张术自80年代引入国内后受到广大整形烧伤外科学者的极大关注,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自1996年以来将72h快速扩张术直接用于深度烧伤创面的早期修复中,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田社民;马文元;牛希华;魏莹;刘凤云;李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无毛小鼠封闭群与昆明小鼠生长特性比较

    目的:比较无毛小鼠封闭群与昆明小鼠生长特性的差异.方法:分别测量0至10周龄两种小鼠的体重,体长,尾长.结果:第2,4,5,6,7,8,9和10周龄的体重差异非常显著;第2,4,5周龄的体长差异显著;第4,5周龄的尾长差异非常显著.结论:与昆明小鼠相比,无毛小鼠生长发育迟缓,性成熟较晚.

    作者:李洪涛;章金涛;王纯耀;杜春燕;邢金山;康巧珍;祝庆蕃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MRI诊断

    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人口增多,爱滋病的传播等因素,结核的发病率又有回升,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的发病也在增多.目前,结脑的诊断仍以临床表现和化验为主要手段,有时因其缺乏特征性,使结脑的诊断延误,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抗结核治疗,残废率和并发症增多.作者对34例结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I对结脑的诊断价值.

    作者:管生;程敬亮;任翠萍;李树新;田青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率降低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某医院1993年和199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下降的原因.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年份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室的分布,不同年份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构成比、不同危险因素的医院感染率,找出造成医院感染率下降的原因.结果:1993年和1996年住院患者性别分布无差别,不会引起2a感染率的差别.1996年住院患者中年龄≥60岁者(18.9%)多于1993年(17.0%),一般认为高年龄组医院感染率较高,可见该院不同年份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不是造成医院感染率下降的因素.从科室分布来看,主要科室患者分布在2a间无显著差异,故科室分布与感染率的下降关系不大.患糖尿病、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引流的比例1996年高于1993年;使用免疫抑制剂、放疗、ICU、昏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的构成比1993高于1996年.危险因素构成比的变化亦不能合理地解释医院感染率下降的原因.患糖尿病、泌尿道插管、使用免疫抑制剂、ICU、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血液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化疗、手术9项因素1996年的医院感染率低于1993年,这些因素的医院感染率降低是医院总感染率降低的真正原因.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9项主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医院感染率的降低.研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应以感染率为主要依据,不能只看构成比的变化.

    作者:张卫东;范秋萍;张会芹;袁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异丙酚-芬太尼-安定复合全麻诱导60例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有10余年.其麻醉性质与硫贲妥钠相仿,但作用稍强,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而完全、恢复平稳、无蓄积无毒性、不良反应少.作者1993~1998年用异丙酚-芬太尼和异丙酚-芬太尼-安定复合全麻诱导6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相军;刘琼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加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疗效观察

    用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和中药治疗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血清HBVM(HBsAg、HBeAg、抗-HBc、HBV-DNA)为治疗观察指标,经5~6个月治疗后,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方法和结果如下.

    作者:张梅喜;崔留欣;张毅;吴巍;赵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分子克隆

    目的:为探讨E-选择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经分离培养及激活后,提取总RNA,用M-MLV逆转录酶将其转录成cDNA第一链,设计引物行PCR扩增.结果:其产物经电泳测定为1.9kb的片段,即E-选择素cDNA的全长编码区.先将cDNA连接至PUC-18载体并转化至JM-109中,提取质粒DNA.再将E-选择素酶切为3个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显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与文献报道略有差异:即53位G→A;655位T→C而导致氨基酸的改变(亮氨酸→脯氨酸);1914~1916位缺失AGC(丝氨酸).结论:为进一步研究E-选择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制备探针与单克隆抗体打下基础.

    作者:马民慧;汲言山;胡美茹;沈倍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犬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及修整的实验研究(摘要)

    器官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肾病和心脏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特别是环孢霉素A问世之后,已成为心、肝、肾等器官终未期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供体器官的来源不足严重影响器官移植手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单一供体多器官联合切取的方法来满足需要,采用此种方法,可保证同一供体肝、肾、胰腺得到有效的利用,不使其中任何脏器受损.为探讨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的可行性,对15只犬进行了联合腹腔脏器切取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龙栓;张水军;王晋灵;刘春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