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炎支原脑炎21例临床分析

赵春宇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童, 头痛, 呕吐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脑炎(MP)的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MP感染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措施及转归.结果 21例患儿中5例出现抽搐、昏迷、尿储留,其中1例死亡,2例病程较长,经治疗后出院,14例病情较轻,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MP脑炎多发于学龄儿童,如果临床上用病毒或细菌感染不能解释一些症状、体征,并合并多系统改变时,应想到支原体脑炎的可能性,及时做血清MP IgM及脑脊液中MP IgM检查.同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2年5月2日-2012年8月30日收住院的发生输液渗漏的大面积烧伤的32例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及治疗,从而分析输液渗漏的原因,进而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1例患者因输液渗漏发生局部组织肿胀疼痛,11例因输液渗漏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感染;原因有药物因素、物理因素、穿刺部位及技术因素、血管因素及感染因素;通过充分稀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等方法可预防输液渗漏的发生;通过局部的热敷、冷敷、中药制剂及外敷烧伤制剂等措施对输液渗漏进行治疗.结论 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发生的关键是预防,护理工作者应该积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以防输液渗漏的发生.

    作者:施方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 对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病例10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一系列临床生化检验,并测定各检测指标的不确定度.结果 经统计得知,各测量指标的不确定度各异,其中总蛋白的不确定度为2.92%,尿素氮为9.18%.结论 对不确定度进行测量能够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分散性进行充分有效的反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谭茜;王维莲;李俊;罗效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由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粘贴于留置针穿刺处皮肤固定留置针,对照组使用传统的3M透明贴固定留置针.结果 观察组的30例中,无静脉炎发生;对照组有22例发生静脉炎,P<0.01,差异显著.结论 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薄且有弹性,能顺应皮肤的张力,延长血管使用寿命,可有效地预防尼莫地平所引起的静脉炎,减轻病人的疼痛.

    作者:孔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常常合并颅底骨折,因为颅底骨折的同时撕破了硬脑膜和蛛网膜,以致脑脊液由骨折裂缝口经鼻腔,外耳道或开放性伤口处流出,使颅腔与外界相通形成漏孔!我院近3年来收治颅底骨折的患者共12例,经过非手术治疗全部痊愈,无一例死亡与感染.

    作者:方星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长骨骨折患者采用扩髓与不扩髓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长管骨骨折患者132例,根据其病情,将其分为股骨骨折治疗组68例和胫骨骨折组64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132例进行了扩髓治疗和不扩髓治疗的长管骨骨折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愈合情况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扩髓与不扩髓都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带锁髓内钉的治疗的疗效更为可靠.

    作者:王安洪;包刚;刘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型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及合成研究

    通过研究非肽类AngⅡ受体的空间结构、拮抗剂与受体的结合状态和构效关系,设计合成此化合物.

    作者:冯文睿;袁伟东;陈志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SCT影像学表现对成人肺结核与肺癌特征的对比诊断

    在临床SCT影像表现上对肺癌和肺结核的断层影像十分形似,因此为了提高影像医师的诊断准确率和减少误诊,现从2010至2013年误诊为50例肺结核的原因进行分析,现以CT影像表现为主进行探究来提高对不典型肺癌CT表现特点的认识,更好地协助影像CT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作者:张宁;刘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诊以及预后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近期确诊的50例小儿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其病理特征将患者分为肝母细胞瘤组与肝细胞癌组两组,分组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临床特点、乙肝病毒感染率、术后生存率以及手术的完整切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50例患儿多以腹部肿块为由就诊,患儿的肿瘤以肝母细胞癌为主.肝母细胞瘤组患儿的平均发病年龄以及肝病毒感染率均要低于肝细胞癌组(P<0.05).术后生存率以及手术完整切除率均要高于肝细胞癌组(P<0.05).结论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多为肝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多为腹部肿块.肝母细胞瘤患儿的病毒感染率要低于肝细胞癌组,平均发病年龄要低于肝细胞癌组,并且手术的完整切除率较高,术后预后较好.

    作者:彭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的胃溃疡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的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40例,均有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史,且经胃镜检查均诊断为胃溃疡;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及泮托拉唑与瑞把派特联合组两组,每组各70例.对泮托拉唑组给予服用泮托拉唑(每次40mg,每日1次);对联合组同时给予泮托拉唑(每次40mg,每日1次)和瑞巴派特(每次0.1g,每日3次).治疗6周后,对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上腹痛、上腹胀、反酸和暖气症状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治疗前、后的胃镜检查.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溃疡均有改善,且联合组的胃溃疡改善情况较泮托拉唑组更好.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比单用泮托拉唑能够更好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尹立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妇科常见的一种高密度异性内分泌疾病.主要在青春期前后发病,卵巢的卵泡膜细胞良性增生引起雄性激素生成分泌过多而造成,而本病临床多见:月经不调、排卵功能障碍引起的:不孕、多毛、肥胖,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一般来说根据临床表现可属中医的:闭经、崩漏、不孕症、症瘕、月经后期等范畴.

    作者:陈婧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状腺结节切除150例的体会

    我科十余年共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150例,现将手术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42例,女108例,男女比例21:54,年龄30-65岁,单侧:62例,双侧88例,部分病例无症状,于无意中发现,多数病例因颈部胀痛或颈部变粗来院,B超检查证实为实性肿块或囊性肿块.

    作者:于显光;张永利;赵东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湖南省高校女生铁缺乏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目的 调查分析湖南省高校在校女生铁缺乏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评价铁参数诊断缺铁的价值及铁剂在缺铁性贫血的费用效果.方法 本文采用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诊断试验评价及费用等的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结果 在校女生的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6.7%,缺铁的患病率为31.8%,主要原因为月经期女生月经过多,并且其中琥珀酸亚铁治疗本文中患者缺铁症状效果好.结论 预防月经过多可以降低在校女生缺铁的患病率,在缺铁诊断中推荐血清铁蛋白和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并建议使用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症状.

    作者:黄香娟;李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75%红花酒精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应用

    目的 探讨75%的红花酒精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方法 将109例门诊浅静脉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75%红花酒精湿敷,对照组采用常规的50%硫酸镁湿敷方法,比较两组方法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75%红花酒精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经济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岳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20例血液透析科患者舒适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血液透析科对120例患者所做的舒适护理.结果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P<0.01),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在患者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后,加强对患者的舒适护理,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疗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

    作者:曹高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修复的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集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共80例,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病种、缺损部位和修复类型的分布情况,游离组织瓣危象的发生率及成功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需做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者共32例,手术成功31例,发生术后危象2个(6.25%),抢救成功2个(100%),游离组织瓣总成功率为96.88%.结论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为主;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高,是主要的修复方式;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带蒂胸大肌(皮)瓣成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常用组织瓣;肿瘤累及颌骨时需做骨移植和后期的修复治疗.

    作者:邵元霞;侯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结肠直肠癌患者46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44例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自动出院;共有25例(占54.3%)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发生肠梗阻或肿瘤破裂时才进行急诊手术.

    作者:李海青;于俊伟;李正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的诊疗分析

    目的 讨论老年脑肿瘤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老年脑肿瘤的救治质量.方法 选取2009年-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的特点以及救治情况.结果 治疗后29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轻度改善.1例无改善,术后1个月2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5.71%.结论 充分认识到老年脑肿瘤起病与病程的不典型性对防止误诊误治非常重要,同时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作者:吴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黄疸150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胆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黄胆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结果 本组150例患儿经药物配合蓝光治疗,显效64例,有效8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平均黄疸消退时间(4.4±1.2)d;所有患儿均在(7.2±0.8)d内痊愈出院,整体效果满意.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施以药物配合蓝光的治疗方法,可有效促使胆红素的下降并改善患儿黄疸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世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0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颈彩结果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0例临床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临床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超结果.与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对比.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后循环缺血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血管狭窄,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部血管彩超是检查后循环缺血患者颈部动脉的无创方法.可以观察动脉中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狭窄,椎动脉血流情况.

    作者:蔡文宝;张立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接受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组研究,其中接受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的患者37例,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的患者3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化疗药物服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结核,其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化疗药物服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在治疗脊柱结核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余宏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