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治疗喉癌疗效分析

朱才高

关键词:环状软骨, 喉次全切除术, 喉癌,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喉次全切除术治疗喉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1年,以喉次全切除术治疗喉鳞癌的患者46例,47-75岁,均为男性.经过仔细检查可得TNM分期:声门上型T3Nl有16例,声门上型T3N2有8例,声门型T3N0有12例.结果 38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不存在呛咳现象;8例发现发音管发生狭窄乃至闭锁;6例患者失去联系;2例半年后淋巴结转移,且再次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然而一年后因癌细胞转移死亡;6例患者局部复发死亡,5年生存率69.5%.结论 喉次全切除术的实施确保了在肿瘤根治以及保全喉功能的临床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耻骨上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6例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耻骨上小切口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耻骨上方小切口治疗的26例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26例1-6岁的男性患儿,平均手术时间15-20min,术后无复发、出血、睾丸回缩等并发症.结论 经耻骨上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可靠、术中不易损伤神经血管、术后阴囊精索肿胀轻、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峰;陈建雄;张金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护理体会

    减轻产妇分娩时痛苦,减少分娩过程中不必要体能消耗,使其能享受分娩喜悦,同时降低剖宫产率,这是所有产科工作者和麻醉科工作者共同的目标,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反映.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效果明确,副作用小,是全球分娩镇痛的金标准.本人对60例产妇实行一对一综合护理.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姚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钻单孔置双管冲洗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钻单孔置双管冲洗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为减少术中副损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提供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2011年共80例有手术指征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中采用钻单孔、置双管引流冲洗法.结果 80例患者均早期改善症状,无继发性出血、颅内感染发生,无颅内大量积气,远期复发一例.结论 钻单孔置双管冲洗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克俊;刘国远;岑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6例婴儿佝偻病临床治疗分析与研究

    目的 研究婴儿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析.方法 以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佝偻病婴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一样的给药和护理措施.结果 佝偻病所照成的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等情况基本控制.结论 护理人员在对婴儿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机能变化.

    作者:汪晓霞;肖绪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主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运用卡方检验,对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的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病情复发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可以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中、轻度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口服,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睡眠、喘息、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根据儿童哮喘疗效判断标准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经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能够有效抑制患儿哮喘,起到收缩,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吸入激素的用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许仙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以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开展社区综合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对某社区开展综合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一些主要医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 经过社区综合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SBP和DBP等平均都有所下降,管理前后血压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升社区管理的综合水平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生平质量能够有很好的帮助,社区应当加强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高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医院已经不单单只注重对患者病症的治疗,而是更多地注重对患者的护理治疗,安全护理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妇产科的门诊手术室,每天接待人多,工作琐碎繁杂,很容易出现不可避免的过失.在此安全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安全隐患,是提高医院声誉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安全系数.

    作者:童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灸对中风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主要研究针灸对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非针灸治疗组.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1).结论 针灸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武洪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金鸡脚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金鸡脚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正常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每组10只,A为正常大鼠+生理盐水组、B为模型+生理盐水组、C为模型+金鸡脚(干品)组、D为模型+金鸡脚(鲜品)组,比较各组前列腺指数、白细胞数及卵磷脂小体密度.结果 B组前列腺指数、白细胞数及卵磷脂小体密度与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C、D组前列腺指数及白细胞数显著低于B组(P<0.05),C、D组卵磷脂小体密度显著高于B组(P<0.05);C组与D组上述三种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金鸡脚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尤以鲜品更为显著,此结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江爱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方法 结合魏铭、李书屏、田秀荣、王京存、宫晶书、张海滨、刘红旭、韩秀江等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结果 魏铭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脂质浸润、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等.李书屏认为,中医角度可将冠心病分为本虚标实、气虚血瘀两种,西医诊断冠心病可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次极限量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放射核素检查、血液生化诊断,西医治疗冠心病可采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冠脉激光成形术、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室壁瘤切除术、二级预防再梗塞.田秀荣、王京存认为,中医治疗冠心病主要应该活血化瘀、补气活血、清热解毒、活血行瘀、芳香温通、理气化瘀、益气活血、搜风通络、祛痰通络、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宫晶书、张海滨、刘红旭认为,冠心病的发病与NO异常有关,西医方面可采用硝酸甘油治疗,中医方面可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韩秀江认为,积极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安全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闫志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

    目的 探讨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方法 结合孙党辉、许锋、李晓、周晓妍、汪元元、王保和、董莹莹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结果 孙党辉认为,现代治疗高血压可以从改善生活习惯、基因治疗、高血压疫苗、雷帕特降压仪、颈动脉窦刺激器、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几个方面着手.许锋指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可以利用交感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与血压之间的关系,采用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的原理进行治疗.李晓认为,外治法治疗高血压,关键就在于治疗部位的选择、治疗药物的选择,以及药物特性和原理的运用,周晓妍,汪元元,王保和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指出中医药治疗法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董莹莹认为,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可以采用中医推拿疗法、中医针灸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芳香疗法进行治疗.结论 高血压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及时了解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医治,才能够确保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黄革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普米克另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喉炎90例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普米克另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喉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讨普米克另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米克另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喉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全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7年6月到2010年6月肿瘤患者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就感染科不监控和认真监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传染病传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有效地改变了现代肿瘤科注重疾病治疗而忽视传染病传播监控工作的局面,对于医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严德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滑膜炎颗粒治疗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滑膜炎颗粒治疗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治疗210例重体力劳动职业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男142例,女68例;年龄40-65岁,平均48.2岁.其中,运动员32例、矿工51例、搬运工44例、农民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实验组用滑膜炎颗粒治疗,对照组选用酮基布洛芬治疗,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药物在治疗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在疼痛程度计分(VAS)、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率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试验证明,滑膜炎颗粒治疗重体力劳动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效果确切,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李鹏飞;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代宏杰;魏巍;武佳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成本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有3例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有7例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9.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患者高血压的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高龄患者易于患急性胆囊炎疾病,此疾病多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高龄患者多对疾病耐受,对炎性反应波及胆囊周围的患者,腹痛较重,范围也相对较广.

    作者:王洪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哮喘患者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合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症状的哮喘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合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症状的哮喘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器官功能衰竭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合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症状的哮喘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魏丽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对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对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细菌感染组8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0例)及50例对照组分别进行CRP、白细胞(WBC)计数及其分类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A组)血清CRP和WBC计数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B组)和对照组(C组)(P均<0.01);非细菌感染组血清CRP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CRP浓度与WBC计数呈正相关(P<0.01),该组经抗生素治疗,疾病控制后血清CRP和WBC计数明显低于控制前(P均<0.01).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检测CRP浓度对鉴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判断病情变化以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赵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食管壁内发现淋巴结炎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6岁,居民,因胸骨后疼痛1天,就诊荔波县人民医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牵涉到两侧胸部及上腹部,偶放射到后背部,伴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有反酸,嗳气,上腹胀痛,无呕吐、吞咽困难,纳差,厌油,无胸闷、气促,立即作心电图检查,示正常范围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学正常,肌钙蛋白阴性,诊断考虑胃食管病变,建议完善胃镜检查,后患者自行转到上级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就诊,作胃镜检查示: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②食管上段息肉?③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周仕涛;周兴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