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可胶在防治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应用

何祖球

关键词:安可胶, 腮腺切除, 并发症,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在腮腺切除术后应用安可胶防治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腮腺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应用安可胶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止血药-血凝酶治疗,每组各45例.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可胶在腮腺切除术后对其并发症的防治有着很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及并发症骨折的诊治要点、临床特点、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损伤原因、骨折类型、损伤部位、并发症骨折、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经治疗后,骨折线对位情况、颌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张口度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有1例患者出现植入物排异反应,从而进行了二次手术,治愈率为98.46%.结论 抢救生命是口腔颌面部骨折处理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利用早期复位和内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结合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陈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近端肱骨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应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骨近端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寻求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本院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肱骨骨折患者共70例,接受传统钢板治疗35例,为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35例,为实验组.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肱骨轻型骨折疗效良好,但治疗肱骨重型骨折出现畸形愈合、螺钉松动、创口感染甚至不愈合等情况.而实验组治疗肱骨轻型和重型骨折的临床效果皆良好,出现畸形愈合、螺钉松动、创口感染甚至不愈合等情况较少.结论 从临床疗效考虑,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更佳;而从患者经济情况考虑,治疗轻型肱骨骨折,应用传统钢板也可达到理想疗效.

    作者:刘术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8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和年龄差异,有针对性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不仅提升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殷月霞;凌鹏;张宁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拇外翻矫形术患者术前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拇外翻矫形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拇外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手术前焦虑心理的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后SAS总分、HAMD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总分、HAMD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拇外翻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燕;戴凤华;张培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2年4月-2012年11月到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80例患者均进行三组检查,采取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单纯进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及HPV-DNA基因分型检测,然后比较三组的检测的阳性例数以及确诊率.结果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的准确率为61.5%,HPV-DNA基因分型检测的准确率为75.0%;而联合组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2.9%.单纯进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或HPV-DNA基因分型检测的准确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对于宫颈癌的检出率,极大地避免了漏诊与误诊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因此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卓;曾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分娩的结局.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分娩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产妇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分娩的48例无子宫肌瘤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分娩情况作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方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结局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对分娩对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有不良影响.

    作者:阮其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60例,皆采取手术治疗,按照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30例,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为预后良好有18例,中度残疾有8例,重度残疾有3例,植物状态有1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GOS评分为良好有10例,中度残疾有11例,重度残疾有5例,植物状态有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良好,对比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占有优势,其预后良好,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文都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钻单孔置双管冲洗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钻单孔置双管冲洗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为减少术中副损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提供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2011年共80例有手术指征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中采用钻单孔、置双管引流冲洗法.结果 80例患者均早期改善症状,无继发性出血、颅内感染发生,无颅内大量积气,远期复发一例.结论 钻单孔置双管冲洗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克俊;刘国远;岑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成本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有3例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有7例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9.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患者高血压的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3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1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与术后护理工作.结果 3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经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与有效治疗,其中10例患者康复出院,23例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5例患者全身瘫痪.结论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经围手术期密切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增加了康复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聂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结肠直肠癌患者46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44例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自动出院;共有25例(占54.3%)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发生肠梗阻或肿瘤破裂时才进行急诊手术.

    作者:李海青;于俊伟;李正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医院已经不单单只注重对患者病症的治疗,而是更多地注重对患者的护理治疗,安全护理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妇产科的门诊手术室,每天接待人多,工作琐碎繁杂,很容易出现不可避免的过失.在此安全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安全隐患,是提高医院声誉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安全系数.

    作者:童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对于食管癌的患者首先选择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那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者是因为内科的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应用放射治疗的方法.食管癌的放射治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疗效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的预防照射是目前讨论的比较多的问题.PET/CT的检查是早期评估食管癌放化疗疗效的比较有益的手段,对PET/CT有效的患者可以避免没有必要的手术,从而食管得以保留.靶向药物并联合放化疗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热点方向,EGFR拮抗剂体现了初步的疗效.

    作者:尹雷明;曹辉;范玉林;王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和药理分析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51)采用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n=51)采用埃索美拉唑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作者:赵丽萍;斯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不相合的病例61例,对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交叉配血不相合各项原因中自身免疫抗体有24例,占39.34%,为发生率高达的原因.其次不规则抗体和污染原因各占32.79%和11.48%,血型不合、冷抗体与其他原因均在10%以下.结论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的原因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降低危害.

    作者:盛智伟;刘定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109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9例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8例,颈椎间盘突出11例.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分布于18-73岁,平均年龄(41±5.12)岁.结果 行穿刺均非常顺利.臭氧加压注射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因臭氧味导致刺激性咳嗽,其余没有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在臭氧注射后临床症状均立即出现较大程度的缓解.针刀治疗适应症患者,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是患者保守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杨浩江;寸玉先;刘洋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择期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25例体会

    目的 探讨研究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总结其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5例,择期行联合断流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25例患者中,21例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3例出血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例出现肝腹水,经抢救后恢复.1例术后并发肝肾综合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正确、规范化的行择期联合断流术治疗伴上消化道出血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0例膀胱乳头状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分析

    目的 为了将膀胱乳头状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方法 选择50位被诊断为膀胱乳头状肿瘤的病人的肿瘤的病理组织切片,由我院三位资深病理科医生分别独立阅片,做出诊断结果后,再通过讨论统一所有病例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结果 内翻性乳头状瘤有3例,乳头状瘤有2例,低恶性的潜能的乳头状肿瘤有13例,乳头状癌Ⅰ级有15例,乳头状癌Ⅱ级有9例,乳头状癌Ⅲ级有8例.和原来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是72%.乳头状癌Ⅰ级和低恶性的潜能的乳头状肿瘤是诊断分析出现的主要分歧.结论 观察膀胱乳头状肿瘤的关键是其结构组织以及细胞的异型性,但各个病理医生的经验不同所下的诊断也不同,所以对于经验尚浅的病理医生来说尤须进行回顾性的总结才能下正确的病理诊断.

    作者:宋聚星;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五法辨证治疗蛋白尿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慢性肾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病机比较复杂,多由于脾不摄精,清气下陷和肾不藏精,精气外泄,加上致病的重要因素风邪、湿热、瘀血等,致使蛋白尿经久不消,即便消失也反复出现,治疗也颇为棘手,疗效虽在不断提高,但仍未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程度,现将个人十几年治疗蛋白尿的五种方法介绍一下.

    作者:王万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7年6月到2010年6月肿瘤患者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就感染科不监控和认真监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传染病传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有效地改变了现代肿瘤科注重疾病治疗而忽视传染病传播监控工作的局面,对于医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严德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