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并发出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李英霞

关键词: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抢救, 护理
摘要:通过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住院的30例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达到总结术前护理及抢救与术后护理配合经验的目的.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eHR的门诊电子病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门诊的电子病史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病历规范性、真实性、时效性等方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深入探讨,旨在为提高门诊电子病史质量思考对策.

    作者:陆海峰;朱建萍;胡坚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周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

    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血液透析,我科在护理该类患者时,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护理贯穿整个血液透析过程.透析前为患者安排舒适的环境,给予心理指导.透析中熟练进行动静脉穿刺,密切关注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患者穿刺处有无渗血,及时有效处理.透析后指导患者正确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并加强家属的宣教,使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生理心理状态.

    作者:张元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腹产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浅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以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9月行剖宫产手术出血病例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剖宫产术后出血中38例出血量500-1000ml,18例1000-2000ml,4例2000-3000ml,2例>3000ml.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占66.13%,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辨别出血的高危因素,术中正确使用宫缩剂、及时缝合和输血,可有效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刘碧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内科胸腔镜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运用Olympus LTF-240内科胸腔镜进行检查并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结果 38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活检后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9例,肺癌胸腺转移18例,风湿性胸膜炎3例,乳糜性胸腔积液2例,红斑狼疮2例,渗出性胸膜炎1例,未能确诊者3例,确诊阳性率为94.6%.在手术和术后存在的并发症较少且轻微,主要以疼痛为主,38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术中及术后血压、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无异常变化.结论 内科胸腔镜用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确诊率高,有助于明确胸腔积液的原因,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呼吸科医生可操作而且安全性较高的微创诊疗手术.

    作者:梁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7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75例肠道感染相关性惊厥患儿,将7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舒适型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同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38例患儿中,显效2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护理有效率为89.5%,对照组37例患儿中,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护理有效率为73%.结论 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疾病,对患儿采用舒适型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符凤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地佐辛用于食管癌手术全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地佐辛用于食管癌开胸手术全麻诱导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并准备行开胸手术治疗的下段食管癌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咪唑安定0.05mg/kg,观察组顺序静脉注射地佐辛0.1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异丙酚1-2mg/kg进行诱导,对照组用芬太尼3μg/kg代替地佐辛进行诱导.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切皮时、拔管前、拔管即刻各时点(T0-T6)的MAP、HR数值,以及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拔管前后的不良反应和躁动程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T0-T3时点无显著性差异,在T4-T6时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躁动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毕恶心呕吐的比较,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地佐辛用于全麻诱导有利于食管癌开胸手术全麻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在减少患者术后躁动的同时,并不延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麻醉效果好,有利于开胸手术的安全.

    作者:范向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 4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处理及重建处理.结果 VR法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重建时,370mgI/ml浓度对比剂效果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mgI/ml浓度对比剂的使用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节约资源;采用5ml/s的注射速率相比3ml/s注射速率可得到更优的成像效果.结论 一般采用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急性肝动脉血管呈现扫描及处理时,采用370mgI/ml浓度对比剂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作者:温琳峰;贾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2年4月-2012年11月到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80例患者均进行三组检查,采取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单纯进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及HPV-DNA基因分型检测,然后比较三组的检测的阳性例数以及确诊率.结果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的准确率为61.5%,HPV-DNA基因分型检测的准确率为75.0%;而联合组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2.9%.单纯进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或HPV-DNA基因分型检测的准确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对于宫颈癌的检出率,极大地避免了漏诊与误诊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因此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卓;曾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4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在实施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则仅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腹部手术后的护理效果、疼痛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在实验组的患者中,无疼痛者有6例,轻度疼痛者有19例,中度疼痛者有11例,重度疼痛者有4例;对照组的患者中,无疼痛1例,轻度疼痛8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其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为腹部手术的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并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减轻.

    作者:徐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例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新活素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新活素针用治疗法.结果 20例患者在接受新活素用药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和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控制,同时,心脏指数、测定射血分数、心功能分数以及每分输出量均有了显著改善.结论 作为非洋地黄类药物的代表,新活素是一种安全系数高、见效快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提供更多的选择.

    作者:马红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雷贝拉唑治疗组(A组,n=37),单纯铝碳酸镁治疗组(B组,n=37)以及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组(C组,n=49),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单纯用药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单纯用药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两种药物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抑酸和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作者:徐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2例子宫颈癌术后护理

    目的 研究妇科子宫宫颈癌患者进行腹膜外淋巴结清除术和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12例患者,采用宫颈癌腹膜外淋巴结清除术和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后的情况.结果 在接受子宫颈癌术后12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过科学护理后痊愈.结论 妇科子宫宫颈癌患者进行腹膜外淋巴结清除术和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术后护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泌尿系统感染情况、静脉血栓防治情况、肠道粘连情况和肠梗堵情况,大大减少妇科子宫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水平.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辨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方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黄芪是君,补气升提,起主要作用;人参、白术、甘草是臣,益气健脾,辅助黄芪;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而柴胡、升麻协同参、芪升提中气,起到佐使的作用.全方补气健脾与升提中气之功并举.主治脾胃气虚、阴火内生、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摄纳无力所致诸证,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

    作者:王丽芳;牛广斌;付正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之间收录的46例高龄动脉硬化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和PWV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本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恶心和呕吐以及肌肉疼痛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而且在对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复查中等均无异常情况出现.对照组无任何改变.结论 临床上采取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建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癌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采取措施对肝癌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患者选取40例患者,其中男性有25例,女性有15例,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0-5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一组有20例患者.对于观察组的患者要采取联合型的手术方式,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则采取单纯切除肝癌的手术方式.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结论 利用肝癌切除联合断流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进行治疗的效果很好,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病痛,而且提升了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付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4例瘢痕瓣修复创面在皮肤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应用

    目的 探讨瘢痕瓣修复创面在皮肤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皮肤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均采用瘢痕瓣进行后期瘢痕的整复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4例患者行瘢痕后期瘢痕瓣移植术整复治疗后,皮瓣全部成活21例,占87.50%,手术部位的创面修复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皮瓣表皮坏死3例,占12.50%,经局部换药后伤后逐渐愈合,手术部位外观、功能恢复均比较满意.结论 通过瘢痕瓣移植术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后期瘢痕的整复治疗,皮瓣成活率高,术后美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显著;同时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层级管理的APN护理排班模式在中西医结合病房运用效果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的APN护理排班模式在中西医结合病房运用效果.方法 应用层级管理,在原有护理人力基础上,改变人力结构,每个病区分两个小组,每组5-6名护士,实行APN排班,并比较新旧排班模式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 实行APN排班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保证护理质量,改革排班模式后各项护理质量均有提高,(P<0.05);护理投诉、缺陷明显下降,(P<0.05)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由实施前的89%提高到95%.APN排班也得到了护士认可.结论 运用APN排班模式,减少了交班次数,降低了交班对患者夜间睡眠的影响;同时新老护士搭配,加强了中午和晚班的薄弱环节,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排班模式.

    作者:熊萍;张艳红;龚敏;李德萍;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期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64例在住院期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不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与护理、健康宣教、个性化心理调适、生活关怀、情感支持和文化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总共跟踪12周.结果 两组评定结果比较发现,PANSS、PSP、NOSIE评分差异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住院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帅;韩丽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32例分析

    目的 旨在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进行临床诊治方法的分析与探讨,为今后的该类疾病提供一些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2例SAH致NPE病患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32例研究资料中,8例治愈,22例因NPE导致病患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另外2例则因再度出血死亡.结论 SAH发病急、恶化速度快,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我们在临床对SAH病患诊治过程中,必须对NPE的发生提高警惕,加强对该症的临床观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时救治,有效提高预后.

    作者:苗希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