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工管理体会

谢晓玲

关键词:手术室, 护工, 管理, 院感, 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 加强对手术室护工管理的持续改进,降低院感发生率.方法 增加人员的配置,分工细化,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加强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及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结果 手术室院感发生率降低.结论 重视手术室护工的管理将对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析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院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诊疗的创伤患者共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中,经抢救脱险的患者共207例,死亡患者共9例,抢救的成功率达95.83%.结论 护理人员在针对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时,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服务计划,要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和理念,认真协调好创伤患者急救过程中的院前、急诊和病房监护等三个环节,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

    作者:魏松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和内镜特点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经胃镜确诊的P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56倒不同年龄组的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人PU临床表现及伴随疾病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胃溃疡尤其是高位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巨大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在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方面,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PU的临床及内镜特点不同于中青年,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慢性疾病增多等.

    作者:高雪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缺血严重程度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进行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IMA水平,并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的IMA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ST段压低或抬高>=0.1MV组的病人其IMA水平显著较高.结论 IMA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早期诊断意义,对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和缺血严重程度评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勇;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以穴位敷贴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08例支气管哮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并以穴位敷贴为主治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1采用中药行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对照组2以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合用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相关考察指标均较两对照组更令人满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并以穴位敷贴为主治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合并胆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合并胆结石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用舒肝宁注射液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病例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用舒肝宁注射液合熊去氧胆酸肢囊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胆结石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病和用彩色B超见胆结石,并用舒肝宁注射液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是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胆结石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探讨和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李瑛;蔡云花;袁瑞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癌放疗导致局部皮肤损伤预防及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如何预防以及护理因放疗导致的皮肤损伤.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进行全面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5%.结论 对乳腺癌放疗患者进行全面的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皮肤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于海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有效的营养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自身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上产生的相应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2月接收的在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行有效的营养护理.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分.结果 经过对实验组50例患者进行半年的营养护理后,观察到实验组较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营养不良炎症的评分上明显降低了,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50例患者的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也明显的得到了升高,且P <0.05,具有显著差异.而在生活质量方面,如一般的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实验组的患者都较对照组的患者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压透析的患者加强对其的营养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汪学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浅析

    针对人的机体功能来讲,衰老将会明显降低机体各组织器宫的功能,终促使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动脉硬化等.迄今为止,对老年人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就是心血管疾病,其病情凶险,痛程和治疗周期长,治疗该病具有相当大的困难.所以,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本文收集了大量关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从而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了解,以利于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淑萍;戴岩峰;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素钠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肝素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分析当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50例患者,并取6ml静脉血液标本分别由普通干燥管与肝素钠抗凝管进行均分保存,在相同环境以及条件下进行31项生化检验项目的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GGT,LDH,α-HBD,TP,Glu,Na+,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生化检验分析当中,大多数常规项目都可采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替代血清作为检验的标本,部分存在差异的检验项目应在检验报告中加以标示,以便参考.

    作者:史瑞华;刘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58例有眩晕主诉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主诉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分析其引起眩晕的病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全年收治的158例因眩晕在脑血管科室的门诊就诊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体征及临床表现进行头部CT检查,多普勒超声和核磁共振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引起患者眩晕的病因.结果 158例患者中神经症引起眩晕23例(14.6%),脑梗死20例(12.7%)(其中脑干梗死13例,小脑梗死7例),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者26例(16.5%),良性阵发眩晕者79例(50.0%),其余10例(6.3%)患者检查为不明原因眩晕.结论 经过对我院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发现,眩晕患者病因可根据患者眩晕发病年龄进行诊断,一般眩晕常见的病因是良性阵发性眩晕.

    作者:焦亚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胎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双胎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31例和阴道分娩组5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孕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明显大于阴道组,(P<0.05),两组患者第一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明显小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 选择正确的双胎分娩方式,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禚立梅;韩红艳;于美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36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及预后.方法 将136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96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 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控制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下肺结核68例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肺结核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8年——2011年期间收治的68例下肺结核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完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临床考虑肺结核诊断后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结果 68例下肺结核误诊患者经临床观察和完善检查,重新更改治疗方法后均获痊愈.结论 对病部位不典型,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不典型而酷似下肺肺炎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或疗效差,病变无明显吸收时,应尽早到结防机构采取细菌学检查、纤支镜检查、病理检查、诊断性治疗等综合手段,尽快明确诊断.

    作者:陈永芳;王志刚;陈裕;程俊伟;马峥;李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发脑动脉瘤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多发脑动脉瘤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其对多发脑动脉瘤预防等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4例多发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35例单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分别对多个变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单因素进行分析,女性占比、高血压发生情况、吸烟、绝经、家族病史对比,达到了统计学变量(P<0.05);对吸烟的性别分层分析认为,未发现二者有明确关系;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性别、高血压、家族病史进入后模型.结论 多发脑动脉瘤患者可能与性别、高血压、吸烟、绝经时间及家族病史有一定关系,但对多发脑动脉瘤危险因素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蔡立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20例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在无痛人流术中异丙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不足月终止妊娠孕妇160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笑气麻醉,研究组患者术前给予静推异丙酚麻醉,实施手术,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术后对比两组两种麻醉药物的镇痛效果和患者恢复意识所需时间.结果 研究组镇痛见效率100.00%,对照组镇痛见效率为92.50%,研究组见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酚适用于无病人流手术,镇痛效果良好,但多不良反应,在临床上需慎用.

    作者:刘爱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而包括了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身体护理等内容.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护理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分析了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提供相关借鉴.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应用滑膜炎颗粒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应用滑膜炎颗粒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3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例患者术后应用滑膜炎颗粒治疗,对照组17例术后应用酮基布洛芬治疗,应用疼痛程度计分(VAS)、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表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估.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术后疼痛程度计分(VAS)实验组为(3.5±2.5)分;对照组为(3.6±1.9)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实验组为(79.2±4.1)分,对照组为(80.4±5.3)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为(81.1±3.1)分,对照组为(80.7±8.5)分.后随访时,VAS评分实验组为(1.1±0.7)分,对照组为(2.6±1.3)分;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实验组为(89.9±7.3)分,对照组为(80.9±2.9)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实验组为(90.9±8.1)分,对照组为(81.4±6.3)分.实验组随访与术后各项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试验充分证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应用滑膜炎颗粒辅助治疗对手术后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的效果确切,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有突出效果,并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李鹏飞;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代宏杰;魏巍;武佳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以更好地预防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法 对我地区年龄18岁以上居民240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血压、身高、并检测血糖和血脂等.对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400人中发生代谢综合征891例,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随着年龄升高,患病率逐年增加,p<0.05;不同民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饮酒、高血压遗传、盐摄入量高的患者患病比例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我地区代谢综合征患者比例较高,多发生在年龄较高,饮酒、高血压遗传和盐摄入较高的人群中,需要对这些人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李继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l)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l)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59例患者分为2组:静脉药物溶栓组32例;PCI组,27例,追踪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与静脉药物溶栓组比较,PCI组心功能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PCI治疗较静脉药物溶栓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震;郑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有机磷农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方法,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方法 切断毒物源迅速清除毒物、阿托品拮抗剂、胆碱酯酶复活剂、对症治疗等.结果 127例痊愈,6例死亡.讨论 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前提、防止“反跳”关键,胆碱酯酶复活剂与阿托品合理使用在抢救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对症支持治疗是维持心肺功能的重要保障.

    作者:甘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