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

李志玲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积极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GDM的患者共200例,其中经产前筛查确诊,进行及时治疗血糖控制良好者为观察组(n=120例);而早期未及时发现并且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为对照组(n=80例).对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围产儿并发症比较发现,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GDM应早期进行常规筛查,并给予及时有效治疗,能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联合应用对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 探讨抗生素联合应用对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D-检验检测方法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规定标准进行,小抑菌浓度琼脂平板稀释法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结果 37株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与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与头孢唑啉、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1.0、2.0、4.0mg/L.结论 对于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为了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病原菌的耐药表型检测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细菌室应当作D检验检测.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患者的实际具体情况,再结合经验用药的临床疗效,选择正确的抗生素.

    作者:杜娟;牛文彬;王世婷;李素娟;马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健康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

    高血压为现今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此疾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如疾病控制不好会致使其他严重疾病发生.现今我国各级医院都强调对此类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措施,以让患者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良好地控制疾病.从而避免患者疾病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有着很重要意义.

    作者:周金辉;强丽萍;戴风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在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旨在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2011年4月-2011年9月接收的54例COPD急性患者作为观察组,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TSH、TT3、FT3、TT4和FT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急性期患者的TSH、TT3、FT3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而TT4和FT4较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同时与治疗前对比,COPD患者治疗后的TSH、TT3和FT3水平上升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急性期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反映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对COPD病情的判断及预后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敏;刘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前后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患者在进行脑出血手术前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全年进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共40例,并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A组和B组,每组都为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对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A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躯体健康评分都比进行干预前有好转,但是B组的患者情况要比A组的更好,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要比A组患者的少,P<0.05.结论 在患者进行脑出血手术前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的进行,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杜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分析我院脑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使护理工作者和管理者在临床工作中有正确的指导方向,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避免医患关系纠纷,营造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作者:陈华媛;付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2例急性腰扭伤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急性腰扭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32例急性腰扭伤的原因、病理及治疗.结论 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及合并理疗、推拿按摩等物理方法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重视乙型脑炎治疗护理防范小儿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

    目的 探讨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收治30例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对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大主要症: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的观察护理.结果 30例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治愈25例,好转5例.结论 加强对乙型脑炎患儿的观察及护理,可使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严重症状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特点

    目的 观察探讨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急性脑出血的患者48例,皆给予针对性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经护理后,痊愈20例,好转19例,并发症发生7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81.3%.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的患者,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对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经会阴测量宫颈管长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通过会阴测量宫颈管长度的方法预测早产发生,为临床工作进行有益指导.方法 选择246例符合标准的孕妇进行超声经会阴宫颈管长度的测量,追踪妊娠反应的后结果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因素相关性.结果 246例观察对象,其中宫颈漏斗状不符合要求者4人,故终总观察对象242人,妊娠结局中早产21人,占总人数8.7%.在早产组中宫颈管长度均较正常分娩组长度短,且曾有早产史者,宫颈管长度亦较正常分娩者短,有习惯性早产可能.结论 经会阴超声测量宫颈管长度可较准确预测早产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马海燕;石尖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研究分析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收治的深静脉置管患者170例进行本次实验.其中127例患者置管期间无感染情况出现,43例患者有感染情况出现.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分析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原因.结果 感染组患者中,老年患者多,股静脉置管比例更高,患者合并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比例高,留置时间更长,与对无感染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发生原因较多,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预防,降低各种易感因素.

    作者:王金萍;潘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发挥有效沟通在构建医保患和谐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医疗保险的发展,医保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全民医保时代已经到来.医院医保管理办作为医疗保险发展的产物,是医保经办机构、医院、患者三方利益和矛盾的焦点,如何发挥有效沟通在构建和谐医保患关系中重要作用,是医保办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通过医院医保办与医保经办机构、医院管理者、医院临床科室、患者的有效沟通,构建更为和谐的医、保、患关系.

    作者:李亚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要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进而针对性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保健工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多某社区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实施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患者均认为需要学习疾病自我监测、饮食护理、疾病的治疗.结论 在社区健康教育是一种预防与治疗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吴新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利弊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181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1例中,再次剖宫产112例,阴道试产88例,成功69例,成功率78.41%.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试产条件的在严密监护下应给予充分的阴道试产机会,对降低剖宫产率和减少再次剖宫产术并发症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康桂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56例为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患者5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净化患者采用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芪仙安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芪仙安肠方应用于大鼠UC(溃疡结肠炎),对其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乙醇与TNBS(3硝基苯磺酸)联合造模法首先制备溃疡结肠炎的大鼠动物模型,再对动物进行随机分组,选择ELISA方法对血清中的IL-2与IL-4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免疫组化法来检测其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表达.结论 大鼠溃疡结肠炎应用芪仙安肠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主要机制同抑制其IL-2,并提高其IL-4,以及降低其κB转录的活性等关系密切.

    作者:贾丽丽;康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四平市人体寄生虫病感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人群健康质量的体现,也是其公众福利及社会文明的一种重要标志.因受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寄生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极大地危害民众健康和生命,影响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四平各地人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比较滞后,为了查清全市情况,给全市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在全市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调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3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时选出分娩时未发生产后出血的37例产妇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以及结局,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及其处理,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我们观察发现多次孕产、多次人工流产、高龄、中重度贫血、中重度妊高症、血小板过低、前置胎盘等均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次孕产、前置胎盘、多胎等都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对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前置胎盘、多胎等产妇,应加强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不建议在剖宫产术同时实施子宫肌瘤剔除.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培养的方法,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164份粪便的标本,皆对其粪便性状进行观察,并使用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镜检,分别应用SS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5%血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 164份标本中,传统单独应用一种培养方法检出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比例与联合使用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传统应用单纯一种的SS琼脂平板培养的检验结果,已无法满足目前的肠道致病菌的检验需要,临床建议分别联合应用SS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5%血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全面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热西旦·沙吾提;吴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时间位点管理在精神科门诊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护理管理的有效办法,评价时间位点管理法在精神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门诊开诊、就诊高峰、危重症抢救、发生门诊护理不良事件的时间4个时间位点作为门诊管理重点,强调此时在职在位的管理.采用整群抽样法与实施时间位点管理前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后门诊来访人次提高,来访者对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减少.结论 实行时间位点管理能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保证来访者就诊安全.

    作者:廖英桃;陈敏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谈供应室成本控制对医院整体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医院供应室的成本是否控制不仅直接影响各临床科室的成本控制,而且影响医院成本控制.但影响中心供应室成本控制的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1],因灭菌医疗用品的完成都要经过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能影响中心供应室成本控制,故本研究于2007年12月对这些环节的工作流程及消耗费用进行综合性调查分析,找出相应干预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干预提供依据,现汇报影响因素及对策如下.

    作者:刘永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