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如何正确理解药品使用说明书

李申娟;王希龙

关键词:理解, 药品, 说明书
摘要:目的 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所载事项,以利于正确服用药物.方法 对药品说明书常见事项进行补充论述,并对今后药品说明书的规范书写提出建议.结果 药品说明书所载事项都需要医生、护士、药师甚至患者的重视,认真查看.结论 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对用药安全会有所帮助.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胎儿畸形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利用超声对诊断胎儿的身体发育情况,预防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方法 收集并分析自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间分娩的100例行B超检查的产妇,并从选出52例孕妇的B超结果作为研究分析.结果 孕妇52例当中,有35例胎儿出现畸形,畸胎的发生率占到总数的67.31%,后经过超声的检查,确诊的胎儿畸形为32例,诊断符合率91.43%,漏诊为3例,漏诊率为8.6%.结论 利用B超对孕妇的产前诊断新生儿是否为畸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诊断胎儿的畸形、观察胎儿的身体器官的发育情况,进一步提高胎儿的畸形检测率,提高临床医学的检测水平,同时也对胎儿畸形的检查具有重要价值[1].

    作者:姜谦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的临床护理

    中医学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医学学科,在医学领域里有种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国人及世界的疾病治疗骑着机器重要的角色,自古以来就有点穴针灸治病去疼的独特疗法,其效果显著.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及融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的医学卫生事业取得了较迅速地发展,逐渐由过去的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发展,内科就完全走向了现代化.而作为内科的一个分支的内科护理,在医院对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之作用.

    作者:徐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熏蒸在类风湿关节炎应用的观察及护理

    通过实际的病例治疗过程,记录中药熏蒸对关节炎症的治疗效果,发现此类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减轻关节炎症发作时的痛苦,并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患者可以采用此类方法加强对患病部位的护理,减轻病痛.方法 观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100人,并且以AB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五十人,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MTX及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熏蒸,10天为一疗程,在每一疗程结束后,都与同期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效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得出中药熏蒸对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有增效作用.

    作者:张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胰岛素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给予胰岛素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0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和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0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荐和应用.

    作者:戴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首次人工流产术患者更需人性化护理

    首次人工流产术患者在手术后在生理上除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外,还有可能出现后遗症,另外心理上所留下的伤痕也是许多女性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释其咨询.这样将会使患者尤其是未有怀孕史的患者,在术后才有足够的方法和信心去适应和恢复损伤.

    作者:冼丽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脑血管住院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

    每年全国约有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会发生1次以上的跌倒事件发生,且这一数字会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一旦发生跌倒事故,将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使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从而给老年人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提高老年脑血管患者的防范意识,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作者:任红;杨利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00份尿标本尿液自动化检测仪与手工法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目的 观察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检测结果与手工法检测结果的异同,分析其原因,探讨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 对比500份尿标本的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手工法检测结果,总结分析两者的差异素.结果 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测定尿蛋白和隐血的阳性率高于手工法的但白细胞的阳性率低于与手工法测得,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l);而两种检测方法的尿胆原及尿糖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检测敏感性较高,适合作为尿常规检查和筛选法,但尿白细胞、红细胞确证试验为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利用尿液自动化检测仪对尿液进行分析的同时应进行显微镜检查.

    作者:曹传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 对33例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扫查.结果 33例中房间隔缺损26例,房间隔缺损伴二尖瓣脱垂2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3例,二叶式主动脉瓣1例.结论 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无创,可反复进行,且诊断率高,是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作者:李文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

    目的 探讨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方法 根据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当,缺乏沟通的技巧,沟通能力差等问题,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合理运用语言,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护士素质,掌握好护患沟通的技巧,加强心理护理,充实语言交流的内涵.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取得了患者的信任,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实施了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了紧张情绪,调整了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采用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方法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筛选条件的58名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人,实验组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对照组进行非溶栓治疗,在用药前,用药后18h,7d和21d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进行统计,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值(NDS)有无变化.结果 实验组进行UK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为10.3±2.3,较治疗前的39.5±3.4有显著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疗效(p<0.05),同时UK溶栓治疗也没有影响凝血功能.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有肯定的疗效,对凝血功能影响微小,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方法.

    作者:曾勇;张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8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入我院治疗的颌面部间隙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局部治疗方法,以患者恢复情况为疗效标准,观察联合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完全治愈率(65.12%)远高于对照组的完全治愈率(28.57%),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97.70%)远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66.66%).结论 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的方法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疗效显著,治愈率与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焱;王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3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时选出分娩时未发生产后出血的37例产妇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以及结局,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及其处理,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我们观察发现多次孕产、多次人工流产、高龄、中重度贫血、中重度妊高症、血小板过低、前置胎盘等均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次孕产、前置胎盘、多胎等都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对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前置胎盘、多胎等产妇,应加强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不建议在剖宫产术同时实施子宫肌瘤剔除.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期间的系统护理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期间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期间126例在本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3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理想59例,血糖控制理想率93.65%;对照组血糖控制理想48例,血糖控制理想率76.19%.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理想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2例,其中低血糖1例,皮肤感染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1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6例,其中低血糖3例,导管堵塞2例,皮肤感染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9.521%.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1.8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期间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段崇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在突发性自然灾害中的医院总务后勤保障工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都江堰市是这次地震的极重灾区,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被推倒了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抗震救灾工作中,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总务科不等不靠,立足现有条件,克服困难,精心筹划,突出保障重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创造性地完成了自我保障.同时,对在突发性自然灾害中医疗后勤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任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雷尼替丁(口服150mg/次,2次/d)、阿莫西林(口服250mg/次,3次/d)治疗患者68例为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小建中片(口服180mg/次,3次/d)、阿莫西林治疗患者68例为观察组,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文明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血液学及血中MDA和SOD的变化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不同时间血液学及血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变化.方法 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第7天、60天、180天的40名健康青年学生(观察组)进行血常规、MDA和SOD测定,并与40名平原健康青年学生(对照组)作对照.结果 对高原移居返回平原青年学生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返回平原后初期,观察组血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中MDA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SOD检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在减小,在90天时比较接近于平原组.结论 高原脱适应症状的产生与氧自由基损伤有相关性.

    作者:杨伟;王宇鹤;杨永彦;赵锋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继发性不孕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综合法治疗继发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2010年间收治的78例继发性不孕患者,年龄在22-34岁之间,病程为3-6年,所有患者症状均是由引产、人工流产、足月分娩史引起,而且都经本院诊断为继发性不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2例,对其采用中西医综合法治疗;对照组患者36例,对其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记录.结果 经过一系列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42例患者治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2%;对照组36例患者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86.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 采用中西医综合法治疗继发性不孕疾病,可以有效改善疾病,对于患者的康复有较大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秀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15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1年我院诊治的15例肠系膜血管闭塞患者的诊治过程,重点探讨不同辅助检查和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随访10-24个月,平均16.3个月.15例病人中,6例病人死亡,9例患者痊愈,有效率60%.5例采用DCS治疗的患者中1例死亡,死亡率仅为20%.结论 采用血管造影和CTA检查有助于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断,采用DCS理念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智红;李玉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予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血管彩超,观察疗效.结果 6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管内膜斑块无明显增大,血流速较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稳定血管内膜斑块,防止血管粥样硬化进展,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危险性及下肢截肢的风险性.

    作者:章法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132例疗效观察

    目前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以西医镇痛和止痛为主,采用西医治疗的缺点是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后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们共对13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了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闫明杰;陈永霞;王瑞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