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诊断胎儿畸形52例临床分析

姜谦娣

关键词:B超诊断, 胎儿畸形, 临床分析, 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利用超声对诊断胎儿的身体发育情况,预防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方法 收集并分析自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间分娩的100例行B超检查的产妇,并从选出52例孕妇的B超结果作为研究分析.结果 孕妇52例当中,有35例胎儿出现畸形,畸胎的发生率占到总数的67.31%,后经过超声的检查,确诊的胎儿畸形为32例,诊断符合率91.43%,漏诊为3例,漏诊率为8.6%.结论 利用B超对孕妇的产前诊断新生儿是否为畸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诊断胎儿的畸形、观察胎儿的身体器官的发育情况,进一步提高胎儿的畸形检测率,提高临床医学的检测水平,同时也对胎儿畸形的检查具有重要价值[1].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论分级护理制度的问题与措施

    本文首先对我国现阶段医院分级护理制度进行原则分析与现状分析;接着指出了其中所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后通过实例进行验证,说明了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对于我国分级护理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辛伐他汀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降低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方法和效果,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对某一时期内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切口是否感染做统计并分析原因和降低感染的办法.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有7例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83%;感染的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切口的长度、缝合技术和术后营养状况等有关.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系,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仔细操作,同时术后也应该注意嘱患者加强自身营养和护理.

    作者:牟春山;宋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在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 年3月-011 年9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组:高位结扎加分段切除术)30 例和观察组(TriVex微创旋切术组)30 例,后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治疗前后的CIVIQ 生活质量评分、VCSS 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70±0.33)d,(54.27±4.45) min vs (11.50±0.59)d,(71.30±3.74) min],出血量少于对照组[(45.30±3.15) ml vs (74.6±4.4) ml],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 vs 16.70%),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7.00% vs83.00%),CIVIQ 生活质量评分、VCS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85.57±1.96)分,(2.77±0.37)分vs(92.77±1.18)分,(0.83±0.17)分],P<0.05 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TriVex微创旋切术在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春海;刘建东;李华志;王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足月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46例,其中剖宫产28例,阴道产18例,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剖宫产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一定程度低于阴道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指征为胎窘或羊水过少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剖宫产的孕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但对于合并胎窘或羊水过少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在符合指征的情况下,选择剖宫产是较为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对改善新生儿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建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TCT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分析

    目的 评价TCT联合HPV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进行TCT(ThinPrep Cytology Test)及高危HPV检测,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125例病理结果阳性(CINⅠ-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 TCT检测阳性者96例,敏感度为76.8%,HPV-DNA检测阳性76例,敏感度60.6%,与TCT检测的敏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HPV-DNA检测更为一种先进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作者:刘俊;张运标;张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分析

    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对孕13-28周,88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经临床观察记录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我院计划生育科选择88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均经末次月经核实和腹部B超确定为中期妊娠(平素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以早孕初次B超核实孕周).

    作者:文辉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芪仙安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芪仙安肠方应用于大鼠UC(溃疡结肠炎),对其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乙醇与TNBS(3硝基苯磺酸)联合造模法首先制备溃疡结肠炎的大鼠动物模型,再对动物进行随机分组,选择ELISA方法对血清中的IL-2与IL-4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免疫组化法来检测其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表达.结论 大鼠溃疡结肠炎应用芪仙安肠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主要机制同抑制其IL-2,并提高其IL-4,以及降低其κB转录的活性等关系密切.

    作者:贾丽丽;康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外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探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成为了脑外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把70例脑外伤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了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三类,每组的人数分别为20例、28例、22例,并设置了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脑外伤患者体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长时间的动态监测,并把所得的结果同正常人体内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比较,以此来研究脑外伤患者体内的血清hs-CRP水平.通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发现,脑外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患者的并且程度呈正相关性关系.后得出结论:可以通过监测脑外伤患者体内血清hs-CRP水平来判断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段绍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体验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为了探究分析体验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带教中的效果,选取我校2010届卫生学历教育士官108人,在基础护理带教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观察教学效果.结果 表明,大部分学员都能尽快的克服心理困难,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感,学会了沟通理解,运用团队意识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学员不仅可以对病人进行更好的照顾,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其实践、创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左智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分析联合用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问题

    目的 分析联合用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问题.方法 对心血管病人临床用药情况采取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进行连续监测,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心血管病人的300条临床用药医嘱单进行监测.291条药物相互作用合理,9条存在不合理配伍情况.结论 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联合用药问题要加强重视,监测观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定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方案及措施.

    作者:蒋倩;过勇;罗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口腔护理必要性的探讨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应用2%碳酸氢钠溶液常规口腔护理或不进行口腔护理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预防鹅口疮,口腔炎发生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产科顺产或剖宫产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98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95例不进行常规的口腔护理,对照组494例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炎及鹅口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3例鹅口疮及口腔炎发生,对照组有2列发生鹅口疮,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进行口腔护理及不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腔炎及鹅口疮的发生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取消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口腔护理.减少护理工作量,符合人性化护理宗旨.

    作者:郑秋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盐酸伊托必利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探析

    目的 探讨盐酸伊托必利联合艾司唑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口服盐酸伊托必利50mg+艾司唑仑1mg,餐前口服,3次/日;对照组25例口服多潘立酮10mg+艾司唑仑1mg,餐前口服,3次/日,以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不良反应未经过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联合艾司唑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理想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冯巨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2009年08月-2012年2月共接收妊娠例数为5610例,发生产后出血60例(1.07%).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0例出血产妇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均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出血产妇死亡以及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产后出血产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死亡率,改善了产妇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丽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积极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GDM的患者共200例,其中经产前筛查确诊,进行及时治疗血糖控制良好者为观察组(n=120例);而早期未及时发现并且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为对照组(n=80例).对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围产儿并发症比较发现,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GDM应早期进行常规筛查,并给予及时有效治疗,能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志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发展及安全性分析

    1 发展史碳青霉烯类抗生素(carbapenems)是一类具有特定分子结构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相对毒性较低等特点,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之一.另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选择性的与细菌的靶体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并极少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性.因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已经成为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院内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1].

    作者:覃纲;姜福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室亲情化护理的分析

    目的 探究亲情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取常规医学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医学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亲情化护理内容,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运用常规医学护理加亲情化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运用常规医学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为87%,满意度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亲情化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顾慧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议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不加重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1 呼吸肌瘫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应该与普鲁卡因胺联合使用,因为组合可能引起肌无力和呼吸麻痹.多粘菌素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或肌肉松弛剂合用,组合容易引起肌无力和呼吸暂停.全身麻醉药乙醚、硫贲妥钠等,琥珀胆碱、普鲁卡因胺、多粘菌素、硫酸镁等与氨基酸糖甙类抗生素合用,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乙醚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等,均可引起呼吸麻痹.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有盆腹腔手术史患者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的再次盆腔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有盆腹腔手术史者再次腹腔镜手术病例120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妇科盆腔手术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质量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两组盆腹腔粘连有明显差异,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中转开腹率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者盆腹腔粘连发生率高,增加了手术难度,但只要掌握手术技巧,手术成功率高,预后好,病人恢复快,应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作者:邵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米非司酮加利凡诺在瘢痕子宫中妊引产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加利凡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理我院近2年内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98例,按照随即原则将98例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和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引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引产,但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残存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米非司酮加利凡诺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患者安全性较高,在实际操作时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