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龙玉云

关键词:糖尿病, 肝脓肿,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是讨论分析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共2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案,其中包括症状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结果 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2.1±2.1)天,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治愈.其中18例患者治愈出院,剩下9例患者则为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提供协助,能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其治疗过程中心身的痛苦,因此需要在临床上给予一定的重视.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治疗疗效.方法 我乡计生服务所进行子宫上环术的妇女72例,所有妇女在上环时均处于哺乳期,并且在接受子宫上环术后均给予中成药口服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月经量的变化,并与进行子宫上环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在子宫上环术后月经量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月经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患者的月经量与子宫上环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停药后随访均无复发,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使用中成药治疗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月经量,并且不良反应较小,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晓燕;郝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血脂、血尿酸浓度的检测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脂、血尿酸浓度的检测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时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无心、肾、肝、肺及糖尿病,无痛风史,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情况,将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的TC、TG、LDL和U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则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脂肪肝患者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尿酸代谢异常,血脂与血尿酸的检测对预防脂肪肝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月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表柔比星替代甲氨蝶呤CEF化疗方案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比较研究

    通过评价群体性调查研究来评估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法与表柔比星替代甲氨蝶呤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CEF可以增加的患者DFS率约17%(P=0.040),增加OS率约20%(P=0.038),可通过增加CEF化疗法中表柔比星的用量(50-100mg/m2)显著提高疗效,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上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青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使用.方法 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我院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的成功率、不良反应、患者焦虑状态及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的系统护理,所有患者检查均成功、期间无不良反应,患者的焦虑状态为(36.94±7.12),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1±0.03),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给予我院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CT增强扫描成功,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丁洁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术前心理护理在心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进行手术的患者应在手术前调整好自身的心态,不应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其会对手术治疗产生一定影响,故应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探访,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表现.心外科手术作为外科手术中大的手术,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更要强,做好心脏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因此,要充分的了解患者手术前心理变化特征和对于手术效果的影响等不利因素,应用相关心理知识与心理护理技术,做好病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保证接受治疗时的佳心理状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姜延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进行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1.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细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其临床效果较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肿瘤合并糖尿病放疗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放疗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给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较,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空腹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放疗期间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稳定血糖,对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杜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饱胃急诊病人手术的麻醉管理

    饱胃病人在受到意外创伤或疾病的影响下,必须紧急以手术来救助生命和摆脱痛苦.然而胃内容物的返流误吸是麻醉期间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那么对饱胃病人急症手术的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实施,为临床麻醉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得当与否,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防止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麻醉风险的重要前提.

    作者:高艳菊;宋绮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76例颌面外科婴幼儿全麻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颌面外科婴幼儿全麻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2月我院76例颌面外科婴幼儿全麻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 对76例婴幼儿行颌面外科手术全麻围手术期通过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后,所有患儿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颌面外科婴幼儿全麻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姜英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心理护理在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症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1年6月-2011年12月接收的孕产妇12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的是基础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是在对照组接受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QOL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而QOL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预防产妇产后出现抑郁的情绪,有效的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唐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分析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索分析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研究我院以往老年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案例,了解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方式,探讨老年病合并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方式.结果 老年病极易引发老年患者抑郁症,不同的疾病和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都会导致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出现.结论 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全面的心理护理.

    作者:谷先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及转归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111例CHF患者和110例健康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 ①CHF组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DD基因型:0.468比0.227,P<0.01;D等位基因:0.667比0.436,P<0.01).②病例组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DD>ID>II(P<0.05)心功能2级的例数占II型总例数的40.0%,心功能4级的占13.3%,DD型CHF患者中,心功能2级的例数占DD型总例数的13.3%,心功能4级的占35.0%,差别有显著性(P=0.014).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部分汉族人群CHF的发生及不良转归相关,ACE-DD型可能是该地区CHF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ACE基因多态性与CHF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强度依次为为:DD>ID>II.

    作者:梅啸;黄远贞;袁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及资料查阅认识到工作环境对手术室护士带来的一系列职业危害,并研究了降低危害自我防护的方法途径.结果 加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改良工作环境、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有助于降低职业危害,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赵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方法与效果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优质护理活动,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强化其基础护理能力,提升护理措施,深化护理内涵,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以往的88%提升到98.2%,每月的护理质量检查以及抽检、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基础护理以及医院感染等达标率提升至97.5%目前未出现因护理问题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结论 在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病情控制也具有较好的价值,可以在其他科室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方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维吾尔药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维吾尔药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的制备并建立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药材细粉与蔗糖、淀粉混合制粒压制成加瓦日西安比尔片,建立其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标准.结果 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论 经试验结果分析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等优点,为今后提高该片剂的制片工艺和保证质量奠定了基础.

    作者:阿力木江·阿布地热力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行无痛人流术孕妇,根据麻醉药物不同随机分为1组、2组、3组,每组各30例,1组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2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3组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对比各组术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1组术前后HR、SpO2、MAP变化均不明显,术中扭动人数少,术后宫缩疼痛轻,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人工流产术选择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具有安全、有效、低麻醉剂量、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祥庆;王艳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对于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进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的肺癌患者46例为观察对象,分析电视胸腔镜技术的运用方法,指导肺癌手术的实践研究.结果 46例进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后随访3年,并发症患者3例(6.52%),仅复发1例(2.17%)和死亡6例(13.04%).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有选择地进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能大化的保留胸廓的完整性,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降低肺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获得较长生存率.

    作者:王双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观察剖腹产手术中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临床观察剖腹产手术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剖腹产手术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差错事故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剖腹产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并发症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华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对做好肺结核治疗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104例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对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与观察,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雾化治疗组临床预后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有效率为73.21%,雾化组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肺结核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立凤;钱延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攻击行为带来的伤害.方法 对我院精神科的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有:被害妄想20例,占33.33%,命令性幻听18例,占30%,情绪不稳10例,16.67%,思维紊乱6例,占10%,要求得不到满足4例,占6.67%,药源性反应2例,占3.33%.结论 被精神症状所支配,是造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及时识别发生攻击行为的先兆和及时控制冲动的行为的发生,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降低攻击行为带来的伤害.

    作者:谢多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