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的临床研究

王双林

关键词:肺癌, 胸腔镜, 小切口手术, 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对于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进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的肺癌患者46例为观察对象,分析电视胸腔镜技术的运用方法,指导肺癌手术的实践研究.结果 46例进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后随访3年,并发症患者3例(6.52%),仅复发1例(2.17%)和死亡6例(13.04%).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有选择地进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能大化的保留胸廓的完整性,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降低肺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获得较长生存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病房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病房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9月,90例康复病房住院期间接受过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0例患者在尿管留置期间共有42例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总发生率为46.7%,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导管的时间有关,留置导管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结论 康复病房患者留置导尿管是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留置尿管期间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及护理,尤其是对女性患者,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可有效控制泌尿系感染.

    作者:赵扣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1例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1例腹膜透析患者施行6步骤的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着重提高患者的对应能力、扩大适应范围、促进适应反应.结果 该患者能适应每日的腹膜透析治疗,并能积极乐观的对待自己的疾病.结论 伊适应模式能指导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影响患者的刺激因素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维持患者良好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痛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痛风患者各个时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我科2010年4月-2012年6月治疗的106例痛风患者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资料.结果 通过对106例痛风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后,痛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讨论对痛风患者的正确护理能促进痛风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何勤;何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CT证实和1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化学位移成像表现.结果 目测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16例在反相位信号明显下降,5例病灶在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但脂肪抑制后信号明显下降,1例病灶在反相位和脂肪抑制序列信号都无明显下降.结论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结合MRI脂肪抑制序列对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质、脂肪有极高敏感性,有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玄东春;裴庆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60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诊治分析

    目的 对60例老年性溃疡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 保守治疗主要用药有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及奥美拉唑.手术治疗17例因出血或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结果 20例患者实施手术,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有17例,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死亡,其余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3%.结论 治疗上应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预防复发.一旦内科治疗无效应及早手术.

    作者:孙忠文;谭国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护理研究

    上消化道穿孔术后并发症的突发是十分常见的情况.本文通过对142名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临床观察,总结出上消化道穿孔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实用性.

    作者:孙小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系列示教视频制作应用的体会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系学生必学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理论教学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我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在实习阶段表现出来的不足,制作了一套供学生实验时学习和实习时参考的系列教学视频短片,收到良好的成效.

    作者:胡永林;江良飞;朱杰华;刘阳;李雪;张琼;李玲玲;陈泽慧;郑国波;刘清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方法及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残障恢复疗效明显,脑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临床上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传统治疗脑出血药物基础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东;黄月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入住我院的室性早搏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286例,其中男162例,女124例,年龄24-78岁,体重48-64kg,24h内Holter(动态心电图)测定室性早搏平均次数大于30次/h,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143名,对比组143名.治疗组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组只使用胺碘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心率转复率95.80%,有效率97.90%,对比组心率转复率72.73%,有效率79.02%.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明显好于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

    作者:高郑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农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体会

    目的 对基层乡镇医院的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方面的临床救治情况进行探究,研究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本院在2007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44例的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患者依据其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主要的临床用药为长托宁而对照组采用的临床药物为阿托品.在实际救治的过程中将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将救治的对象重度的轻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胆碱酯酶复能剂,与此同时还应该迅速地实施对毒物排除以及患者呼吸功能方面支持的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次研究的44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得到了治愈,而观察组中的患者仅有1例因为救治的不及时导致了死亡,治愈的患者中没有出现中间综合征而相应的推药次数也减少了许多;而在观察组中患者的死亡人数有3例,出现了中间综合征的患者有5例.结论 长托宁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药物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没有出现过多的不良反应,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也比较低,这给相关的医护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条件,故其值得在基层乡镇医院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韦校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护理和防护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液现已或成为需中长期输液病人的重要输液通路之一,应广泛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的建立等方面.还有极大的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导管不宜脱出液体流速不受患者的体位影响,避免化疗药物外渗保留时间长,经常应用于一些穿刺静脉条件差,体表静脉破坏多或需快速大量补液的病人.

    作者:斯琴格日乐;尚辉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目的 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行连续性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总结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并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普通组(86.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4.2857,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强化了护理风险意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的发生.

    作者:袁亚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6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因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和颈椎小关节紊乱等,造成对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和交感神经的刺激或压迫引起的急慢性征候群.其中以影响交感神经为主的交感型颈椎病在临床较容易被忽视,它主要表现为颈枕颈痛、偏头痛,眼睑无力视力模糊,发作时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出冷汗.笔者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确切,现将门诊16例病例资料小结如下.

    作者:周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麻醉处理

    目的 观察氯胺酮和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拟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4例遵守随机化的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取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中SpO2、肢体活动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肢体活动次数、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时麻醉方式的正确选择是确保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选择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患儿术中安静、术后苏醒时间快,不良反应少,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汪小湘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及资料查阅认识到工作环境对手术室护士带来的一系列职业危害,并研究了降低危害自我防护的方法途径.结果 加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改良工作环境、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有助于降低职业危害,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赵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非甾体药致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我院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A和观察组B,A组给予NSAIDs观察,B组未给予NSAIDs观察;并观察比较性别、心血管病史、胃镜表现、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水平(Hb).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消化道溃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心血管病史、Hb、住院时间、止血效果等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SAIDs是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针对老年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止血效果不好.

    作者:艾力哈木·艾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双辽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为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按照<地方病防治实施方案>要求和<中央补助吉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市于2009、2010年进行了该项目工作.工作从夯实基础,打造特色,注重基层入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做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衣伟;蒋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丫型留置针与直型留置针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优缺点分析

    目的 探讨丫型留置针与直型留置针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优缺点.本文根据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我院手术室患者300例,在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丫型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直型留置针穿刺,应用统计学X2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果:治疗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回血溢出污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舒适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由此可以认为:Y型留置针和直型留置针各有利弊,丫型留置针在手术室中的应用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回血溢出污染率,直型留置针有更好的应用舒适度.

    作者:王玉云;郑春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加强医患沟通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加强医患沟通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以2011年1月为分界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医生进行指导,使医患沟通更完善,作为实验阶段.以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为对照阶段.观察对比两阶段医患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随机抽取两阶段各10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阶段医患纠纷发生率更低,患者对医生满意度更高,与对照阶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有助于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患者需要.

    作者:赵云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62例老年硬膜外患者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 对6例老年硬膜外患者麻醉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62例要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同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在及时的处理和严格的监护下,62例患者对于麻醉效果均很满意,术中和术后患者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结论 硬膜外麻醉具有设备简单和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在对老年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之前和手术中要合理用药、完善各种抢救措施,在保障患者的利益,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春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