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丫型留置针与直型留置针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优缺点分析

王玉云;郑春凤

关键词:丫型留置针, 直型留置针, 手术室
摘要:目的 探讨丫型留置针与直型留置针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优缺点.本文根据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我院手术室患者300例,在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丫型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直型留置针穿刺,应用统计学X2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果:治疗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回血溢出污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舒适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由此可以认为:Y型留置针和直型留置针各有利弊,丫型留置针在手术室中的应用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回血溢出污染率,直型留置针有更好的应用舒适度.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体会

    吸入性损伤是大面积烧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疼痛或困难、刺激性咳嗽、痰中含碳粒、肺部听诊早期出现哮鸣音,如不仔细观察和加强护理,常可发生意外而造成严重后果,早期认真观察,正确分析,仔细护理,可减少呼吸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对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作用.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06月共收治3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者,根据病情做好气管切开术前术后护理;呼吸道湿化以及排痰护理;加强心理疏导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蕊;张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 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分析疗效.方法 对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根据不同情绪个体给予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采取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后,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达48.76%和52.86%,效果较好.结论 心理护理可明显缩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正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老年上睑松垂患者眶隔筋膜及泪腺脱垂的处理

    中老年上睑松垂术中,除单纯地切险松驰的皮肤及眼轮匝肌外,同时还应处理因张力降低而松弛的眶筋和随之脱垂的泪腺.我科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眶隔重叠缝合法,及悬吊泪腺两种处理方法,行之有效,介绍如下.

    作者:曾斌;倪红;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一例马尾神经受损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浅谈一例因高处跌下而致马尾神经受损并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全过程.我们根据患者躯体及精神双重障碍的特点,与科室人员一道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住院月余,拄着双拐心情愉悦地出院了.

    作者:程菊英;程彩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超声造影对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6例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患者作为代偿性肝硬化组,另选取28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行空腹肝脏超声造影,观察两组参与者的肝脏形态、肝实质回声情况等.结果 健康对照组以及代偿性肝硬化组的肝静脉开始显影时间、肝脏通过时间及肝实质达峰值时间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造影无创、方便,是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早期诊断一种较灵敏的方法.

    作者:金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60例患者口服50mg的米非司酮,每日2次,坚持服用5周时间为1疗程.结果 在本组60例患者中,成功治愈共计52例,成功率达到了86.7%,另8例均治疗失败.结论 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成为了一种有效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将米非司酮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少的特性,以及在有效将杀死胚胎但却不会对输卵管组织造成损伤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就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保证了患者的生育能力不受影响.

    作者:段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011年荣成市急性农药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药中毒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有效控制和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荣成市各医疗单位上报的农药中毒个案报告卡,进行汇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2011年共发生农药中毒119例,生产性中毒9例,占全部中毒人数的7.56%;非生产性中毒110例,占92.43%;男女中毒比例为1:1.29;不同性别的中毒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明显的季节分布;65岁以上年龄组占26.89%;杀虫剂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类别,且以敌敌畏、氧乐果有机磷中毒为主.结论 非生产性中毒是该地区农药中毒的主要类型,应加强有机磷农药的管理,做好农药中毒防治工作.

    作者:程亚琪;杨霞;王玮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行两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两侧髂内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30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侧髂股动脉穿刺,分别对两侧髂内动脉插管和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和出血动脉分支,选用中效可溶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两侧髂内动脉.结果 30例患者经血管介入治疗后成功止血,止血效果好,无再出血,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操作方便,止血效果好.

    作者:孙苏;成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宫颈leep刀和药物爱宝疗在宫颈糜烂中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leep刀和药物爱宝疗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优缺点,以利于临床治疗中的选择.方法 通过leep刀爱宝疗治疗宫禁糜烂各120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轻中度糜烂中,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宫颈糜烂或合并有宫颈息肉或宫颈肥大患者leep刀组优于爱宝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重度宫颈糜烂合并有息肉或宫颈肥大的患者,考虑选用leep刀治疗;而对于轻中度单纯宫颈糜烂患者,考虑到治疗费用,可先选用爱宝疗药物保守治疗.

    作者:韩美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患者50例,全部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有患者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部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疼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麻醉药使用剂量、患者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药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贞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应用神经阻滞+红外偏振光+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皮损及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合并国产红外偏振光治疗(超激光疼痛治疗仪)CZ-660III照射,及臭氧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皮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红外偏振光照射,B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红外偏振光照射加臭氧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皮损改善的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有效率[1].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缓解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损改善的显效率A组为23.5%,B组为9.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缓解的显效率A组为15%,B组为21.8%.结论 神经阻滞合并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皮损改善优于神经阻滞合并红外偏振光照射加臭氧治疗,而后者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对疼痛缓解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凤;马国慧;刘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以我院护理过的1-5岁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心理特征,对不合作的患儿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儿合作程度明显提高,这样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何观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临床表现,提高耳鼻喉头-颈外科对该病的认知,避免误诊.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儿童后经内科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32例儿童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发热、淋巴结肿大、咽扁桃体炎、肝炎、肝脾肿大等症状为儿童IM的常见临床表现特征;患儿发病三天以上EBV_lgM,EBV_DNA检测结果呈阳性比例较大,且EBV_lgM检测阳性率大于EBV_DNA检测阳性率.结论 对于首次就诊于耳鼻喉头-颈外科,有短期发热、鼻塞、咽痛或扁桃体发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儿童,应考虑是否是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仔细做相关各项检查,避免误诊.

    作者:宗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07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高龄心力衰竭患者57例纳入研究,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6min步行距离上升,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心功能恢复.

    作者:廖红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 探讨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后不可避免引发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 笔者结合多年的治疗经验对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回顾.结果 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时,由于药物本身或者器具等因素非常容易引起不同的并发症.结论 充分了解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掌握相应的处理办法,在发现并发症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维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焦伟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维吾尔药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维吾尔药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的制备并建立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药材细粉与蔗糖、淀粉混合制粒压制成加瓦日西安比尔片,建立其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标准.结果 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论 经试验结果分析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等优点,为今后提高该片剂的制片工艺和保证质量奠定了基础.

    作者:阿力木江·阿布地热力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在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不孕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全面帮助和照顾,解决她们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方法 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整体护理改变了护士的传统形象,加强了护患关系,丰富了护理人员的人文科学知识和沟通交流技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不孕症患者的治愈率.结论 整体护理值得提倡和推广.

    作者:韩颖;李秀梅;韩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1例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1例腹膜透析患者施行6步骤的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着重提高患者的对应能力、扩大适应范围、促进适应反应.结果 该患者能适应每日的腹膜透析治疗,并能积极乐观的对待自己的疾病.结论 伊适应模式能指导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影响患者的刺激因素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维持患者良好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社区对高血压实施有效的三级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通过2010年对1000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其生活习惯进行了解和记录.结果 高血压患病224例(22.4%);男性患病率比女性患病率高,与同年龄组男性高血压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增长的趋势.老年组检出率高于中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体重、吸烟、饮酒、食盐量是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 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生活习惯的指导与干预,降低患病率,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张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354例孕妇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孕妇这一特殊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孕妇HBsAg的阳性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354名孕妇血清学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5项乙肝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乙肝标志物中出现12种模式,HBsAb373例,占27.54%,HBsAg阳性者192例,占14.18%,而大三阳孕妇有54例,占3.99%;乙肝小三阳93例,占6.87%;HBsAb阳性者373例,占27.55%.结论 感染HBV的孕妇,应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包群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