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渊旭
目的 探讨紫花湿润烧伤膏在儿童足部冻伤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烧伤科采用紫花湿润烧伤膏早期治疗19例儿童足部冻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临床治愈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结论 紫花湿润烧伤膏早期治疗儿童足部冻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德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4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7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治愈率、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中医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及预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叶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孤独症与妊娠围产期不良因素的关系及中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自制儿童心理卫生调查表对孤独症患者128例与正常儿童对照组120例进行分析,研究孤独症与妊娠期不良因素的关系;从128例孤独症患儿中随机抽取40例应用头针治疗,来分析研究中医有效疗法.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孤独症组有明显高的妊娠围产期不良因素出现率;应用头针治疗的40例患儿中,32例有显著性恢复.结论 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出生时窒息、剖宫产等因素有关;头针治疗可使患儿的孤独感、语言重复、感情淡漠等有极大的改善,完全解除理解障碍等症状.
作者:苑金美;神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总结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脑出血住院患者80例,对其护理措施分析总结.结果 80例患者中14例病情过于严重,家属及患者放弃治疗;5例发生脑疝治疗无效死亡;61例经治疗明显好转出院,其中有45例达到生活自理.80例患者中对症治疗后出院,没有一人出褥疮现象.结论 加强对脑出血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致残率.
作者:吴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高血压是实际临床中十分常见,且多发于老年患者中,我国是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对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一直都是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分析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从收缩压、脉压差、血压昼夜节律、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及讨论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现状,主要临床用药情况,探索临床工作中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新突破,为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及良好预后效果的取得提供参考.
作者:赖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代谢产品,在分子生物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酒精、纺织、饲料以及食品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要重视对纤维素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应用进展的研究,从而极大化的发挥纤维素酶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作者:张东明;耿丽;邵兵;韩绪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也称为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ouple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是指全血先由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被吸附剂吸附(清除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等中大分子物质)后与血细胞混合,再经过第二个滤器的作用,清除多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毒素.百草枯(PQ),又名对草快,商品名克芜踪,人体吸收后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常规治疗效果差,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1].我中心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为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翠华;燕朋波;全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乳管镜对乳管内渗出性疾病进行灌注冲洗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1210例乳管内渗出性疾病患者实施乳管镜下灌注冲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210例乳管内渗出性疾病患者都通过此方法完成,临床总治愈率57.7%、总有效率91.5%,效果满意.结论 乳管镜灌注冲洗治疗是乳管内渗出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文慧;张术波;朱宝华;李海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是自身免疫系统弥漫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和肌肉弥漫性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皮肤发生红肿,肌肉发生炎症和变性引起肌无力,疼痛及肿胀,可伴有关节、心肌等多器官损害.但合并扩张性心肌病(DCM)非常少见,本文结合我院收治1例和文献报道9例总结如下:
作者:曹笑;王宇新;徐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1例腹腔干起始部动脉瘤患者,患者进行常规血管造影后,对相应目标血管进行旋转DSA及三维图像重建技术.结果 常规DSA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检出动脉瘤10例,(其中1例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解剖关系不清),1例不能作出准确诊断,4例未检出.左髂内动脉造影检出假性动脉瘤1例,腹腔干造影检出腹腔干起始部动脉瘤1例,经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后,明确了10例动脉瘤诊断,新检出动脉瘤1例,此11例动脉瘤其中7例进行介入栓塞,3例栓塞90%以上,4例栓塞80%以上,另外4例手术夹闭.左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腹腔干起始部动脉瘤行外科手术.结论 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是针对要显示的部位对病变可进行任意角度观察,可提供血管及病变的三维关系,为介入诊断及治疗提供精确的图像和数据.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急诊科的急腹症的分诊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的分诊情况以及相关的护理情况.一般急诊科分诊主要分为询问、观察和分诊三步.护理则需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安抚患者情绪、积极协助做好各项检查治疗相关准备.结果 外科急腹症分诊正确率为92.8%,内科急腹症分诊正确率为93.8%,分诊正确的妇科急腹症的分诊正确率为85.6%.结论 急诊科正确的分诊和护理能有效帮助提高医生对各类疾病的诊断成功率以及能帮助患者迅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永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心绞痛是严重的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此类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手术进行中所产生的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以及该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本医院152例的进行了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切除法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法进行治疗的a组与采用未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治疗的b组进行损伤比对,其治疗的情况差异明显.结论 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治疗组没有发生神经损伤的情况,而采用未显露法切除治疗的b组出现了6例神经损伤.由此可见,采用显露喉返神经切除治疗的方法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对神经的损伤较低.
作者:徐雪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对妇女健康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对20-40岁妇女采用答卷调查.结果 多数育龄妇女对健康保健知识了解不全面;相比较26-30岁育龄妇女对健康知识了解优于其他组;低社会阶层,低文化程度的妇女得分较低.结论 作为妇女保健医师,妇幼保健部门应该重视低社会层,低文化程度的妇女保健知识宣传.
作者:冷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70例创伤性血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并发症发生2例,无死亡案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并发症发生9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性高、出血少、并发症少,引流准确率高等优点,对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静;单振敏;刘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15例病患的临床表现与病症进行研究,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11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患者,按照年龄的界限进行有效划分:其中三到六岁的儿童有50例,六到九岁的儿童有65例.其中有肺外表现男性有60例,女性有55例.结果 在经过两到三个月的治疗之后,11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临床表现与体征都已经消失.在实验室的指标恢复正常之后,患者就可以出院.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的临床表现是:干咳、喘憋、呕吐以及发热等.如若不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快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研究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措施,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作者:刘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服用头痛宁胶囊,对照组28例服用尼莫地平片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7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从显效时间上看,头痛宁胶囊比尼莫地平片较慢.药品不良反应方面,头痛宁组要比尼莫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很多.结论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解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对于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水平也日益提升,从解放初期至今,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虽然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很大,也解决了很多公共卫生问题,但我们也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当前形势下传染病防控的几点建议.
作者:钟文映;庞倩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竞争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大,加之独生子女较多且父母从小娇惯,许多学生的交流能力极差,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敢独自和别人交流,更别说护理学生能够和病患者之间的交流.在护理学校开设人际沟通教学十分重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将交流极强融入到人际沟通课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本文就是根据学生交流现状,探析改革人际沟通课的教学方法,进而有效提升护理学生的交流能力.
作者:黄馨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路小切口结合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优缺点、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择57例行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同时应用等离子刀对椎管及椎间隙内残余组织进行消融、皱缩,成形,术中直视下观察手术视野,术后疗效评价.结果 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此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价,获得随访者45例,按改良Macnab治愈标准进行评价,优3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 后路小切口结合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安全,扩大了等离子刀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后路髓核摘除术的疗效.
作者:李良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