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子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对妇女健康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对20-40岁妇女采用答卷调查.结果 多数育龄妇女对健康保健知识了解不全面;相比较26-30岁育龄妇女对健康知识了解优于其他组;低社会阶层,低文化程度的妇女得分较低.结论 作为妇女保健医师,妇幼保健部门应该重视低社会层,低文化程度的妇女保健知识宣传.
作者:冷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份至2011年11月份收治的46例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另外选取46例健康人,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进行记忆力检测,对比病患与健康人在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记忆力上的不同.结果 对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观察组,甘油三酯与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指向记忆、记忆商以及联想回忆上,对照组的表现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是,记忆力出现一定下降,影响正常的认知功能,甘油三酯与超敏C反应蛋白会升高,伴随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降低.针对该病,需要及早确诊并对症治疗,控制疾病危害,维护老年群体的健康.
作者:李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饱胃病人在受到意外创伤或疾病的影响下,必须紧急以手术来救助生命和摆脱痛苦.然而胃内容物的返流误吸是麻醉期间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那么对饱胃病人急症手术的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实施,为临床麻醉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得当与否,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防止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麻醉风险的重要前提.
作者:高艳菊;宋绮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对于妇产科来说具有的问题和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方法 分析国内现今情况,大多数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必须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才能将母婴的安全问题升级,临床护理方面尤其要引起重视,对于保障孕妇的生产顺利,婴儿的健康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结果 分析国内妇产科方面在临床上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论 通过本文的一系列分析和探讨,不难看出临床护理在妇产科方面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对孕妇和婴儿的安全保障.
作者:李月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不良生活方式与癌症发生的相关关系,为预防癌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总结出和癌症发生高度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结果 人类40%癌症是由包括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食入高脂低纤维素饮食,喜食油炸,薰制食品,腌制蔬菜可增加大肠癌,胃癌,食道癌等的发生机率.长期大量吸烟可导致肺癌发生率增高,大量饮酒可导致肝癌发生率大大增加.结论 提出癌症一级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减少致癌、促癌因素,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作者:杨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CT与MRI的影像特点,比较两者在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经病理证实和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痊愈的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溶骨性、虫蚀状、碎骨片状骨质破坏伴有硬化,椎旁软组织中见砂粒样钙化,冷脓肿形成,椎间隙变窄,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椎骨质破坏,破坏区周围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型等.结论 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MRI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病变范围的确定方面要明显优于CT,而CT在显示死骨和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作者:李明鉴;王国栋;谢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乳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2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整体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疼痛例数比对照组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乳癌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疼痛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疾病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护肝片中绿原酸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护肝片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绿原酸对照溶液在8.11-162.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0.5%(n=5),三批次样品测得的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8055、0.8104、0.8093(单位mg/g).结论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护肝片绿原酸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杨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面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王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现代医学发展迅猛,以从单纯的物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病患的心理状态.本文根据消化内科病人特有的特点,探讨在消化内科中心理护理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作者:蔡微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5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前后心率、呼吸指标的变化,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的心率及呼吸指标基本恢复平稳,与护理前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后的昏迷、头痛、视力模糊、呕吐、恶心、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护理后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协助其早期恢复正常的心率及呼吸,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单振敏;刘爱美;赵洪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产后大出血临床诊治措施.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出血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无1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 通过准确的诊断及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使产后出血患者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张凤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监测、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疗法的指导、行为矫正等教育,对比教育前后两组的我管理能力、情绪变化以及吸烟量变化.结果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可以明显稳定患者的情绪,患者吸烟量明显降低.结论 在糖尿病健康管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得到促进和发展,大限度实现人人享受保健的战略目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的管理费用.
作者:谢明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对28例患者进行多导联监护仪监测,提前做好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监测,防止出血.加强气道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患者术后病情得到合理、有效的监测与护理.
作者:黄利红;米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骨科小儿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10年48例骨科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精心和积极的护理及治疗,48例小儿患者均治愈,小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十分满意.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骨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小儿患者的年龄、心理、身体的特殊性,开拓各方面的护理知识领域,加强工作责任心,有计划,有重点地来进行护理工作,促进小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应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及诱因.方法 对我院1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心力衰竭主要基础病因前3位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心病.发病诱因依次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压升高、休息不好、情绪激动等.结论 构成老年心力衰竭基础病因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心病.老年心力衰竭以多病因心衰为多见,占60%,心衰发病诱因前4位依次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作者:申素琼;王多姿;顼国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影响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09年06月至2011年06月的3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按照行为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6个月后使用Morisky-Green测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正常控制范围,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优良的百分率为77.8%,对照组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优良的百分率为5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2.2%,而对照组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4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高血压.
作者:刘妙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剖宫产所产生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如麻醉意外、大出血、生殖道及其它脏器损伤、术后感染、羊水栓塞、慢性盆腔炎、肠粘连、肠梗阻等问题在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研究表明,阴道分娩可避免剖宫产的多种并发症及后遗症.如何提高阴道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是妇产科医师亟需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就乐业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提高产妇阴道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的技术措施及效果予以综述.
作者:岑美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老年上睑松垂术中,除单纯地切险松驰的皮肤及眼轮匝肌外,同时还应处理因张力降低而松弛的眶筋和随之脱垂的泪腺.我科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眶隔重叠缝合法,及悬吊泪腺两种处理方法,行之有效,介绍如下.
作者:曾斌;倪红;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使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问卷和淡路性格向性检查卡调查问卷对80例癌症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表明高文化程度、高年龄、外向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支持是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保护因素;而低文化程度、低年龄、内向性格、是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为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白雪;文琼;王群玲;许倩茹;刘永芳;杨德兰;任道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