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李芳花

关键词:长期卧床病人,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长年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我院护理病房13年来收治患者的健康信息汇总分析,总结好的临床经验.结果 所有收治的300名患者中仅有7名是由于营养不良等特殊原因发生了褥疮,褥疮的发生率为2.3%,其中有45名入院前已发生了2-3度褥疮,经系统治疗,合理护理均痊愈.结论 合理科学的护理能够提高长年卧床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60例髋关节置换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2月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9髋)采用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51例(53髋)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33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8例(29髋).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8-16个月,平均11.5个月,出现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18.3%,假体松动下沉3例,髋臼磨损1例,假体无菌性松动3例,人工髋关节脱位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60例62髋经过治疗,优34髋,占56.7%,良16髋,占26.7%,中8髋,占13.3%,差2髋,占3.3%,优良率为83.3%.结论 掌握髋关节置换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假肢,良好的健康指导是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致因素及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6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入胺碘酮3-5mg/kg,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89.5%,8例无效,未见严重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功能不全无加重.结论 室壁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是顽固性室速的主要原因,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作者:吴晓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头孢类菌素不合理应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头孢类菌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为加强临床头孢类菌素等抗菌类药物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0月间因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而出现不良反应的病历或处方资料.结果 1468例样本有152例为头孢菌素药物不合理使用所在,占全部样本的10.3%.在不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表现形式上,抑菌药与杀菌药配伍使用占13%,无感染指征使用头孢菌素占37%;挑选对原菌不敏感的头孢菌素药物21%;给药剂量不合理13%;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9%;药物毒性增加5%;对毒副作用不了解2%.结论 重点加强对医师和药剂师等关于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增加使用抗菌药物后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避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肖建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螺旋CT对冠脉钙化的临床诊断效果(附68例报告)

    目的 研究单排螺旋CT在冠脉钙化诊断及预测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收治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采用单排螺旋CT扫描检查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68例中检出冠脉钙化的有66例,占97.06%;其中43例确诊为冠心病,25例为非冠心病,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平均钙化分数分别为(226.6±168.4)分、(21.3±3.9)分,冠心病组冠脉钙化评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钙化预测冠心病的准确率有所提高.结论 单层螺旋CT对冠脉钙化的检出率高,安全高效,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乔维海;杨林;张焕军;陈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精神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精神科患者满意度和改善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入住我院精神科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从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创建病区护理文化,美化病区环境,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优化护理文书书写,添置护理设备,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这几方面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对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总结.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均得到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其亲和力度,转变其服务理念,同时护患关系更加良好,沟通更有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

    作者:王怀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胎儿复合畸形1例

    1 病例资料22孕妇,23岁.因停经6个月来我院行产前常规检查.超声显示:胎儿颅骨环不连续,枕后部见连续性中断约18mm,膨出一大小约73×36mm,混合性包块(如图1),内可见脑组织及无回声区,颅内正常结构消失.眼距过近4mm,鼻骨显示不清,上唇正中可见连续性中断长约10mm(如图2).右上肢尺桡骨与左侧相比明显变短,左侧尺骨长约39mm,右侧尺骨长约29mm,右手腕向内屈曲(如图3).胎儿左室腔内见直径约3mm强回声点,室间隔见约2mm连续性中断.

    作者:万梅;邢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用药体会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1例,观察组使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甘露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入院时及入院第8d、20d时脑水肿体积变化,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出院时的残障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入院第8d、20d时脑水肿体积与入院时比较明显缩小,缩小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黄洋;冉光宝;任伶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多动症儿童学龄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目的 探讨多动症儿童学龄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7月-2011年1月间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多动症的儿童118例,对所有患儿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在学龄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及行为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儿实行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措施,使其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显著.118例患儿中,显效79例,好转3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2.4%,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儿的帮助较大.结论 对于多动症儿童,对其在学龄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分析,并实行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病情,而且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妇科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患者109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随机分成2组,于术中在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组)55例、未使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54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保留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治疗可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其可降低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朴升日;朴云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心脑血管方面预防和治疗研究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血压血脂普遍偏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多发性常见疾病.在医院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群占了很大比例,由此导致的因病致残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现象并不少见.笔者从医多年,深知心脑血管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生理上的痛楚和病人家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比较注意收集有关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一些常识和有效方法,供大家参考.本文客观地提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并列举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新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8例彩超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结果 38例经活产新生儿检查和引产胎儿尸检结果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采用彩色超声和多普勒技术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能及时发现诊断疾病,是预防和控制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途径.

    作者:于秀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在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因子宫异常出血而进行B超检查的患者,初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0-6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42.34岁,均经阴道超声于月经前后对比观察,均是宫腔见不规则强回声.结果 月经前后子宫内膜均不同程度增厚达1.2-2.3cm不等,内膜回声不规则,强弱分布不均,60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为内膜息肉,符合率为93.3%,2例为子宫内膜炎,2例为粘膜下小肌瘤,息肉与粘膜肌瘤在超声鉴别主要是粘膜肌瘤回声多为圆型、回声减弱,内膜基底层变形或者中断.结论 阴道超声可以提高超声对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其操作简捷准确,值得在临床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现代医学继续教育的新要求

    现代医学继续发展必须有更加科学的医学教育模式为之服务,医学知识的快速更新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医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强化医学以及人文等各个方面知识的学习,树立全新的健康价值理念.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对63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及X线诊断

    目的 深入探讨63例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小儿支气管炎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电视胸透及胸部拍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结果 对63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都做出了比较正确的诊断.结论 X线电视透视及拍片检查结合临床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可大大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率.

    作者:白英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长管骨骨折患者采用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情况.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接受带锁髓内钉治疗的68例长管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扩髓与不扩髓的带锁髓带锁髓内钉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全面性分析比较.结果 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均得到了有效改善,通过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骨愈合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情况.结论 对于长管骨骨折患者来说,采用扩髓与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对其病情的改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黄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解析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力衰竭

    目的 解析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选自2003年3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39例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在治疗前后所监测到的SaO2、平均SaO2的长低通气时限.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尿钠肽值(BN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力衰竭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疗效可靠,值得临床上借鉴及推广应用.

    作者:高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体会

    目的 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治疗71例,按ADL分级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16例,Ⅳ级29例,死亡3例.结论 小骨窗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把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根据病情轻重分为两组,对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案进行回顾式分析与比较.结果 总结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的普通性和特异性以及严重的并发症.经过联合用药和精心护理,其临床治疗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复杂,易合并肺大泡或者自发性气胸的发生,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情危重且复杂,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故观察其临床症状早期治疗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和控制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桂波;李桂色;黄金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给予及时科学的护理,从而延长PICC的使用寿命.方法 观察分析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护士对穿刺部位感染并发症的评估能力和处理能力.结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落实预防措施、及时正确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体外循环手术病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15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和107例.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工作模式进行管理.结果 实验组病人无医院感染的发生,对照组有两例发生医院感染;实验组病人对体外循环手术医院感染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掌握情况及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体外循环手术医院感染管理,提高病人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满意度和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认识,使体外循环手术团队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规范化,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张德惠;胡定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